一种釜式淤浆聚乙烯反应器组合撤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552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釜式淤浆聚乙烯反应器组合撤热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大型聚合反应器撤热困难、生产装置规模受到限制的瓶颈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釜式淤浆聚乙烯反应器组合撤热方法,对于生产能力1~100万吨/年的聚乙烯装置来说,将溶剂蒸发和淤浆外循环以及反应釜夹套三种撤除聚合反应热方法进行组合,并同时运用在聚合反应流程中以强化撤热效果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釜式淤浆聚乙烯反应器组合撤热中。

A combined heat removal method of reactor for slurry polyethyle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釜式淤浆聚乙烯反应器组合撤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釜式淤浆聚乙烯反应器组合撤热方法。
技术介绍
乙烯聚合是放热反应,聚合热约为25千卡/克分子,放热量很大。因此,反应热的撤除是聚合反应釜设计的关键之一,也是聚乙烯装置规模放大过程中必须跨越的瓶颈问题。在聚乙烯工艺中,搅拌釜式浆液聚合工艺主要用于生产高密度聚乙烯,多采用双聚合釜并联或串联操作。与其他聚合工艺相比,该工艺反应条件较为平和:通常反应操作压力<3.0MPaG,反应操作温度60~95℃;催化剂对原料杂质要求也较低;可生产高质量及特殊性能的聚乙烯产品;因此,目前国内外该釜式淤浆聚乙烯工艺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日本三井油化公司CX聚乙烯工艺技术中,聚合反应热主要通过聚合釜釜顶己烷物料蒸发和聚合釜夹套换热撤除。现有技术中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0710121286.9一种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方法,公开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树脂聚合过程中气体外循环撤热方法,将聚合釜逸出的气相乙烯、氢气和己烷蒸汽进入冷凝器,己烷换热冷凝,再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釜式淤浆聚乙烯反应器组合撤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式淤浆聚乙烯反应器包括聚合反应釜、釜顶冷凝器、溶剂收集罐、循环气鼓风机、凝液循环泵、淤浆循环泵和淤浆循环冷却器,其中,所述聚合反应釜、所述釜顶冷凝器、所述溶剂收集罐和所述循环气鼓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形成第一管路,所述聚合反应釜、所述釜顶冷凝器和所述凝液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形成第二管路,所述聚合反应釜、所述淤浆循环泵和所述淤浆循环冷却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第三管路;/n包括以下步骤:/na)溶剂蒸发撤热/n位于所述聚合反应釜内的溶剂蒸发吸收反应热后,在所述第一管路中,经所述聚合反应釜、所述釜顶冷凝器、所述溶剂收集罐和所述循环气鼓风机,冷却的不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釜式淤浆聚乙烯反应器组合撤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式淤浆聚乙烯反应器包括聚合反应釜、釜顶冷凝器、溶剂收集罐、循环气鼓风机、凝液循环泵、淤浆循环泵和淤浆循环冷却器,其中,所述聚合反应釜、所述釜顶冷凝器、所述溶剂收集罐和所述循环气鼓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形成第一管路,所述聚合反应釜、所述釜顶冷凝器和所述凝液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形成第二管路,所述聚合反应釜、所述淤浆循环泵和所述淤浆循环冷却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第三管路;
包括以下步骤:
a)溶剂蒸发撤热
位于所述聚合反应釜内的溶剂蒸发吸收反应热后,在所述第一管路中,经所述聚合反应釜、所述釜顶冷凝器、所述溶剂收集罐和所述循环气鼓风机,冷却的不凝气返回至所述聚合反应釜底部,采用鼓泡的方式进行气液接触,对所述反应热进行撤热;在所述第二管路中,经所述釜顶冷凝器、所述溶剂收集罐和所述凝液循环泵,冷凝的液相溶剂返回至所述聚合反应釜,对所述反应热进行溶剂蒸发撤热;
b)淤浆外循环撤热
位于所述聚合反应釜内的淤浆吸收所述反应热后,在所述第三管路中,经所述淤浆循环泵和所述淤浆循环冷却器后返回至所述聚合反应釜,对所述反应热进行淤浆外循环撤热;
c)夹套撤热
在所述聚合反应釜的外壁设置夹套,向所述夹套内输入循环冷却水以对所述反应热进行夹套撤热;
d)将以上所述三种撤热方式同时运用于所述聚合反应釜,所有反应热由所述三种撤热方式撤除;其中,所述溶剂蒸发撤热、所述淤浆外循环撤热和所述夹套撤热按比例进行组合撤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釜式淤浆聚乙烯反应器组合撤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剂蒸发撤热中,位于所述聚合反应釜内的液相溶剂吸收反应热后,在所述聚合反应釜中蒸发为气相溶剂,并随循环气在所述釜顶冷凝器中冷凝、冷却,再进入所述溶剂收集罐中进行气液分离后,冷凝的液相溶剂由所述凝液循环泵增压后返回到所述聚合反应釜中;冷却的不凝气由所述循环气鼓风机增压后返回到所述聚合反应釜底部;
在所述淤浆外循环撤热中,位于所述聚合反应釜内的淤浆由所述淤浆循环泵强制抽出外循环并增压后返回所述聚合反应釜,在所述第三管路中,设置所述淤浆循环冷却器撤除所述反应热;
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世军项海定何琨张贤刘兴冰张斌潘炯彬朱彦博崔春霞高毕亚李勇陈永强丁智翔罗睿王涛徐怡孙丽丽白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