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43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包括反硝化滤池、进水管、投料管,所述反硝化池包括进水区、反应区和出水区,且反硝化池的进水区安装有进水DO仪及进水硝氮仪表,所述出水区安装有出水DO仪、硝氮仪及COD检测仪表,所述进水管管路上安装有进水泵和进水流量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具有逐级混合功能的碳源混合均匀箱,所述投料管也与碳源混合均匀箱连通并通过外接给料泵进行给料,且投料管上安装有投料流量计,所述碳源混合均匀箱的出水口与进水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碳源在投加时能够与进水区充分混合后进入到反应区中,并可以根据进水水质情况间歇性投加碳源,减少了碳源的投加成本。

A device for adding carbon source in denitrification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及相关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水体污染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也逐步提高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由于我国城镇污水碳氮比普遍较低,为了控制出水总氮指标达标,且考虑到提标改造的投资、进度、效果等方面因素,后置深床反硝化滤池工艺在一级A提标改造中运行较为广泛。深床反硝化滤池的运行主要依靠外加碳源来控制反硝化反应保证出水总氮指标达标,反硝化滤池内部生物膜的活性是反硝化反应的核心因素,且需要通过外加碳源来维持其活性。硝化反应是生物处理过程中对氮进行去除的重要环节,污水生物处理脱氮中,经过氨化的有机氮转变成氨氮,氨氮在硝化菌作用下生成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该两种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在缺氧环境中以有机物为电子受体,最终变为氮气释放到空气中。目前,为保证反硝化反应的正常进行,满足日益严格的出水指标要求,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投加碳源的方式来提高反硝化效果。碳源投加方式为:将碳源液体通过计量泵投加至水中,但投加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污水中局部碳源不足、碳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影响污水的脱氮效果。同时现有碳源投加系统主要依据对硝酸盐、溶氧等单一指标的检测,动态控制外加碳源的投加量,且投加时大多以恒量投加或者一次性大量投加为投加方式,使反应不充分,反应时间长,而且易出现投加过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能够使得碳源在投加时能够与进水区充分混合后进入到反应区中,保证反应区中碳源浓度均一且适中,同时在进水口设置硝氮和DO检测仪表,出水口设置硝氮、DO和出水COD检测仪表,保证了碳源的间歇性投加,减少了碳源的投加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包括反硝化滤池、进水管、投料管,所述反硝化池包括进水区、反应区和出水区,且反硝化池的进水区安装有进水DO仪及进水硝氮仪表,出水区安装有出水DO仪、硝氮仪及COD检测仪表;所述进水管管路上安装有进水泵和进水流量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具有逐级混合功能的碳源混合均匀箱,所述投料管也与碳源混合均匀箱连通并通过外接给料泵进行给料,且投料管上安装有投料流量计,所述碳源混合均匀箱的出水口与进水区连通。优选的,所述碳源混合均匀箱包括第三混合箱、设置在第三混合箱内的第二混合箱和设置在第二混合箱内的第一混合箱,且三者处于同一中心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箱固定在第三混合箱内,且其顶部开有进水口和进料口,所述进水口和进料口分别与进水管和投料管连通,且进水管和投料管均伸入到第一混合箱内,所述第一混合箱侧面上部开有出水槽口。优选的,所述第二混合箱固定在第三混合箱内,且第二混合箱顶部开口有设置,所述第二混合箱的侧面中上部开有多个渗水孔。优选的,所述第二混合箱的内径为第一混合箱外径的1.1-1.3倍,所述第三混合箱的内径为第二混合箱外径的1.1-1.3倍。优选的,所述第三混合箱顶部开有供进水管和投料管伸入的进水口和进料口,且其底部开有与进水泵管路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第三混合箱下部固定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设置在第二混合箱下方,且锥形挡板中部开有出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碳源混合均匀箱的三级混合箱,可使得加入到碳源能够较好的溶解在污水中,不会造成局部浓度过高;通过进水区安装的进水DO仪及进水硝氮仪表,出水区安装的出水DO仪、硝氮仪及COD检测仪表,可间歇性投加碳源,来维持生物膜的活性,即保证了投加碳源的经济性,又维持了生物膜的活性,保证了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碳源混合均匀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混合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混合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三混合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硝化滤池;2-进水泵;21-进水流量计;2-进水阀;3-投料管;31-投料流量计;4-碳源混合均匀箱;41-第一混合箱;42-第二混合箱;43-第三混合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一种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包括反硝化滤池1、进水管、投料管3,所述反硝化池1包括进水区、反应区和出水区(图1中从左至右排布顺序),且反硝化池1的进水区安装有进水DO仪及进水硝氮仪表,出水区安装有出水DO仪、硝氮仪及COD检测仪表;所述进水管管路上安装有进水泵2和进水流量计21,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具有逐级混合功能的碳源混合均匀箱4,所述投料管3也与碳源混合均匀箱4连通并通过外接给料泵进行给料,为了便于控制加料量,在投料管3上安装有投料流量计31,所述碳源混合均匀箱4的出水口与进水区连通,可根据进水管上的进水泵2和进水流量计21了解及控制进水量,同时根据进水量调整加药量。参照图2-5,所述碳源混合均匀箱4包括高度递减的第三混合箱43、设置在第三混合箱43内的第二混合箱42和设置在第二混合箱42内的第一混合箱41,且三者处于同一中心线上,三个混合箱43的尺寸可根据实际处理量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混合箱41固定(焊接固定或制成法兰盘采用法兰盘固定)在第三混合箱43内,且其顶部开有进水口和进料口,所述进水口和进料口分别与进水管和投料管3连通,且进水管和投料管3均伸入到第一混合箱41内,所述第一混合箱41侧面上部开有出水槽口,使得污水可从出水槽口流出,当添加碳源时,污水在第一混合箱41底部与碳源初步混合,并随污水增加,初步稀释后的碳源从出水槽口随污水一同流出。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混合箱42固定(焊接固定或制成法兰盘采用法兰盘固定)在第三混合箱43内,且第二混合箱42顶部开口有设置,其内径为第一混合箱41外径的1.1-1.3倍,所述第二混合箱42的侧面中上部开有多个渗水孔,当从第一混合箱41流出的污水流入到第二混合箱42内,可暂存并进一步混合,使得污水中碳源浓度更均匀。如图5所示,第三混合箱43的内径为第二混合箱外径42的1.1-1.3倍,所述第三混合箱43顶部开有供进水管和投料管3伸入的进水口和进料口,且其底部开有与进水泵5管路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第三混合箱43下部固定有锥形挡板(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包括反硝化滤池、进水管、投料管,所述反硝化池包括进水区、反应区和出水区,且反硝化池的进水区安装有进水DO仪及进水硝氮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区安装有出水DO仪、硝氮仪及COD检测仪表,所述进水管管路上安装有进水泵和进水流量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具有逐级混合功能的碳源混合均匀箱,所述投料管也与碳源混合均匀箱连通并通过外接给料泵进行给料,且投料管上安装有投料流量计,所述碳源混合均匀箱的出水口与进水区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包括反硝化滤池、进水管、投料管,所述反硝化池包括进水区、反应区和出水区,且反硝化池的进水区安装有进水DO仪及进水硝氮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区安装有出水DO仪、硝氮仪及COD检测仪表,所述进水管管路上安装有进水泵和进水流量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具有逐级混合功能的碳源混合均匀箱,所述投料管也与碳源混合均匀箱连通并通过外接给料泵进行给料,且投料管上安装有投料流量计,所述碳源混合均匀箱的出水口与进水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混合均匀箱包括第三混合箱、设置在第三混合箱内的第二混合箱和设置在第二混合箱内的第一混合箱,三者处于同一中心线上,且相邻两混合箱两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箱固定在第三混合箱内,且其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佳陈雪祥沈英杰凌江宋飞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