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42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44
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包括进水管、第一污水处理池、与第一污水处理池连通的第二污水处理池、位于第二污水处理池一侧的收集池和出水管,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的顶部架设有至少一块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设有用于搅拌的搅拌装置和投放净水剂的净水剂投放装置,投放入净水剂后絮凝物于第二污水处理池内上浮,通过刮板将絮凝物刮至收集池收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很好地打捞絮凝物,提升打捞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省时省力。

A separation mechanism of sewage and floccu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
技术介绍
对于污水的处理,根据处理原理不同,可以将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在实际应用中,单一的处理手段往往无法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一般是几种方法联合处理,通过多个处理池才能将污水得以处理完成。现有的污水的处理,通常是加入铝系絮凝剂来去除污水中的杂质或其他污染物,加入铝系絮凝剂形成的絮凝物分布于污水处理池中,需要待絮凝物上浮后经人工进行打捞以去除絮凝物,如此,费时费力,打捞效率低,处理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包括进水管、第一污水处理池、与第一污水处理池连通的第二污水处理池、位于第二污水处理池一侧的收集池和出水管,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的顶部架设有至少一块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设有搅拌装置和净水剂投放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内,所述净水剂投放装置朝向第一污水处理池内设置,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的顶部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污水处理池的两池壁顶部的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连接两个主动轮的第一转轴、连接两个从动轮的第二转轴、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随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转动的两条传送带,所述两条传送带上固定连接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刮板,所述收集池与第二污水处理池连通并朝向收集池底部凹进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顶部高于所述刮板的底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收集池的下方并连通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污水处理池一侧的第二电机、由第二电机驱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的转轴和与转轴的底部连接的搅拌叶。进一步地,所述净水剂投放装置内设有净水剂,所述净水剂为铝系絮凝剂。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2根,所述两根连接杆间的距离为整条传送带长度的一半。进一步地,所述刮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与连接杆连接的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连接的第二基板和与第二基板连接的勾状板,所述勾状板与第二污水处理池的底部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和第二污水处理池的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与第二污水处理池的连通处设有第二阀门。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设有过滤器。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如上所述的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结构合理,能很好地打捞絮凝物,提升打捞效率;2、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主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包括进水管1、第一污水处理池2、与第一污水处理池2连通的第二污水处理池3、位于第二污水处理池3一侧的收集池4和出水管5,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2的顶部架设有至少一块第一安装板21,所述第一安装板21上固定连接设有搅拌装置22和净水剂投放装置23,所述搅拌装置22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2内,所述净水剂投放装置23朝向第一污水处理池2内设置,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3的顶部设有分离机构31,所述分离机构31包括设置在第二污水处理池3的两池壁顶部的两个主动轮311、两个从动轮312、连接两个主动轮311的第一转轴313、连接两个从动轮312的第二转轴314、驱动主动轮311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随两个主动轮311和两个从动轮312转动的两条传送带315,所述两条传送带315上固定连接设有连接杆316,所述连接杆316的中部设有刮板317,所述收集池4与第二污水处理池3连通并朝向收集池4底部凹进设有收集槽41,所述收集槽41的顶部高于所述刮板317的底部,所述出水管5位于所述收集池4的下方并连通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3。所述搅拌装置22包括固定在第一污水处理池2一侧的第二电机221、由电机221驱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上的转轴222和与转轴222的底部连接的搅拌叶223。搅拌装置22将第一污水处理池2中的净水剂与污水充分搅拌接触,提高反应效率,使产生絮凝物更快的结合上浮。所述净水剂投放装置23内设有净水剂,所述净水剂为铝系絮凝剂。所述连接杆316的数量为2根,所述两根连接杆316间的距离为整条传送带315长度的一半。如此间隔设置的两根连接杆316,每根连接杆316上设置刮板能保证至少一块刮板位于第二污水处理池3内将絮凝物刮至收集池4.所述刮板317包括与连接杆316连接一体成型的第一基板3171、与第一基板3171连接的第二基板3172和与第二基板3172连接的勾状板3173,所述勾状板3173与第二污水处理池3的底部平行。所述连接杆316的数量为2根,所述刮板317的数量也为两块,所述两块刮板317具体为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当所述第一刮板转动至朝向第二污水处理池3的底部时,第一刮板的勾状板朝向收集池4且其勾状板与第二污水处理池3的底部平行,此时,第二刮板背离第二污水处理池3的底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随传送带315移动,将朝向第二污水处理池3的底部的刮板向收集池4移动将絮凝物推送至收集池4的收集槽41内。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2和第二污水处理池3的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6。第一阀门6用于控制第二污水处理池3内的水位,其控制水位与收集槽41的顶部相平。所述出水管5与第二污水处理池3的连通处设有第二阀门7。第二阀门7用于控制第二污水处理池3的水位以及用于处理后的污水的排放。所述出水管5设有过滤器51。所述过滤器51内含有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吸附污染物。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如上所述的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结构合理,能很好地打捞絮凝物,提升打捞效率;2、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省时省力;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技术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第一污水处理池、与第一污水处理池连通的第二污水处理池、位于第二污水处理池一侧的收集池和出水管,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的顶部架设有至少一块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设有搅拌装置和净水剂投放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内,所述净水剂投放装置朝向第一污水处理池内设置,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的顶部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污水处理池的两池壁顶部的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连接两个主动轮的第一转轴、连接两个从动轮的第二转轴、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随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转动的两条传送带,所述两条传送带上固定连接设有至少一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刮板,所述收集池与第二污水处理池连通并朝向收集池底部凹进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顶部高于所述刮板的底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收集池的下方并连通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第一污水处理池、与第一污水处理池连通的第二污水处理池、位于第二污水处理池一侧的收集池和出水管,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的顶部架设有至少一块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设有搅拌装置和净水剂投放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内,所述净水剂投放装置朝向第一污水处理池内设置,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的顶部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污水处理池的两池壁顶部的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连接两个主动轮的第一转轴、连接两个从动轮的第二转轴、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随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转动的两条传送带,所述两条传送带上固定连接设有至少一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刮板,所述收集池与第二污水处理池连通并朝向收集池底部凹进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顶部高于所述刮板的底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收集池的下方并连通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污水处理池一侧的第二电机、由第二电机驱动设置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明华阮忠强朱春莲陆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知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