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学松专利>正文

一种模拟脚部关节转动的仿生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31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31
一种模拟脚部关节转动的仿生脚,包括仿生脚掌、脚踝关节、动力传动件和仿生脚趾,所述脚踝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均连接在所述仿生脚掌上,所述脚裸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均在所述仿生脚掌上可活动转动,所述动力传动件设置在脚掌内,且所述动力传动件分别连接所述脚裸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所述脚裸关节与所述仿生脚趾之间可通过动力传动件传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模仿真脚脚部关节转动原理,通过脚踝关节的运动产生动力,经过动力传动件将动力传递给仿生脚趾,达到行走平稳,步态更轻盈自如,给需要的人带来更优良的体感,运用更加更广泛的目的。

A bionic foot simulating the rotation of foot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脚部关节转动的仿生脚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脚
,特别是一种模拟脚部关节转动的仿生脚。
技术介绍
现有的假肢脚其缺点是没有脚踝关节和脚趾等,只是一个脚型部件,使用者在使用时会感觉到脚步非常生硬,行走步态不是那么自如,当向前迈出时,缺乏向正常肢体一样来自脚趾与脚掌给出的推进力;当此脚从前位向后位转换时,由于缺少脚踝关节,导致人的体态过度生硬,会感觉到明显的不舒适感。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模仿真脚脚部关节转动,行走平稳,步态更轻盈自如,带来更优良的体感,运用更加更广泛的模拟脚部关节转动的仿生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脚部关节转动的仿生脚,包括仿生脚掌、脚踝关节、动力传动件和仿生脚趾,所述脚踝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均连接在所述仿生脚掌上,所述脚裸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均在所述仿生脚掌上可活动转动,所述动力传动件设置在脚掌内,且所述动力传动件分别连接所述脚裸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所述脚裸关节与所述仿生脚趾之间可通过动力传动件传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仿生脚掌内设置容纳腔,所述动力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曲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另一端连接所述曲轴的偏心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曲轴的偏心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和曲轴均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仿生脚掌上,均可在所述仿生脚掌上活动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安装在所述仿生脚趾的底部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仿生脚趾上可活动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裸关节下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脚裸关节转动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仿生脚趾铰接在所述仿生脚掌上可活动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仿生脚掌的底部设置为内凹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模仿真脚脚部关节转动原理,通过脚踝关节的运动产生动力,经过动力传动件将动力传递给仿生脚趾,达到行走平稳,步态更轻盈自如,给需要的人带来更优良的体感,运用更加更广泛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仿生脚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脚裸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动力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仿生脚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仿生脚掌、11容纳腔、2脚踝关节、3动力传动件、31第一传动齿轮、32第二传动齿轮、33第三传动齿轮、34第一连接件、35第二连接件、36曲轴、361偏心轮、4仿生脚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5,一种模拟脚部关节转动的仿生脚,包括仿生脚掌1、脚踝关节2、动力传动件3和仿生脚趾4,脚踝关节2和所述仿生脚趾4均连接在所述仿生脚掌1上,脚裸关节2和所述仿生脚趾4均在所述仿生脚掌1上可活动转动,仿生脚掌1内设置容纳腔11,动力传动件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且动力传动件3分别连接所述脚裸关节2和所述仿生脚趾4,且脚裸关节2与所述仿生脚趾4之间可通过动力传动件3传动。实施案例一:在本实施案例中,动力传动件3包括第一传动齿轮31、第二传动齿轮32、第三传动齿轮33、第一连接件34、第二连接件35和曲轴36,第一传动齿轮31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啮合,第二传动齿轮32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33啮合,第一连接件34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齿轮33,并随着第三传动齿轮33转动而前后移动,另一端连接所述曲轴36的偏心轮361,第二连接件35一端连接所述曲轴36的偏心轮361,第二连接件35另一端安装在所述仿生脚趾4的底部上,第二连接件35在所述仿生脚趾4上可活动转动,脚裸关节2下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1,脚裸关节2转动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1转动。第一传动齿轮31、第二传动齿轮32、第三传动齿轮33和曲轴36均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仿生脚掌1上,且均可在所述仿生脚掌1上活动转动。仿生脚掌1的底部设置为内凹结构,使用感受与真脚较为相近,方便穿鞋,且能起到减震作用,仿生脚趾4铰接在所述仿生脚掌1上可活动转动。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仿生脚安装在脚部后,人们行走时步态分为蹬、伸、缓冲三种。蹬时,此时脚处在人体后位,脚的活动角度为20°+10°,脚踝关节2与小腿相对于脚底水平线来说,以脚踝关节2为原点,向人前进方向移动,小腿与脚底水平线的夹角由90°向70°到60°改变,脚踝关节2在仿生脚掌1上也由90°向70°到60°改变,脚裸关节2转动带动仿生脚的第一传动齿轮31转动,第一传动齿轮3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2转动,第二传动齿轮32带动第三传动齿轮33转动,第三传动齿轮33转动使第一连接件34往后移动,带动曲轴36工作,曲轴36工作使第二连接件35也往后运动,使五个仿生脚趾4向下运动,产生推力使脚抬起,产生前伸动作。伸时,前伸动作在大腿和小腿的作用下,带动脚向前伸迈出一步,此时脚处在人体前位,脚的活动角度为30°+20°,脚踝关节2与小腿相对于脚底水平线来说,以脚踝关节2为原点,向人的后方移动,小腿与脚底水平线的夹角由90°向120°到140°改变,脚踝关节2也在仿生脚掌1上由90°向120°到140°改变,脚裸关节2转动带动仿生脚的第一传动齿轮31转动,第一传动齿轮3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2转动,第二传动齿轮32带动第三传动齿轮33转动,第三传动齿轮33转动使第一连接件34往前移动,带动曲轴36工作,曲轴36工作使第二连接件35也往前运动,使五个仿生脚趾4伸平或向上(下楼梯时向上)运动,使脚着地更加平稳可靠。缓冲,在脚由后向前和由前位变后位时,由于脚踝关节2的作用,使得人体在体位改变时,有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从而是使用者感觉舒适和平稳。本专利技术带有脚踝关节2、仿生脚掌1和仿生脚趾4,且仿生脚趾4与脚裸关节2之间设置动力传动件3,通过脚踝关节2的运动产生动力,经过动力传动件3将动力传递给仿生脚趾4,模拟真脚脚部转动关节转动,使用感受与真脚较为相近,达到行走平稳,步态更轻盈自如,给需要的人带来更优良的体感,运用更加更广泛的目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脚部关节转动的仿生脚,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生脚掌、脚踝关节、动力传动件和仿生脚趾,所述脚踝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均连接在所述仿生脚掌上,所述脚裸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均在所述仿生脚掌上可活动转动,所述动力传动件设置在脚掌内,且所述动力传动件分别连接所述脚裸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所述脚裸关节与所述仿生脚趾之间可通过动力传动件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脚部关节转动的仿生脚,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生脚掌、脚踝关节、动力传动件和仿生脚趾,所述脚踝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均连接在所述仿生脚掌上,所述脚裸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均在所述仿生脚掌上可活动转动,所述动力传动件设置在脚掌内,且所述动力传动件分别连接所述脚裸关节和所述仿生脚趾,所述脚裸关节与所述仿生脚趾之间可通过动力传动件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脚部关节转动的仿生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脚掌内设置容纳腔,所述动力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脚部关节转动的仿生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曲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另一端连接所述曲轴的偏心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学松
申请(专利权)人:彭学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