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分离、组合的胶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26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24
一种可分离组合的胶囊内窥,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相互配合的电连接件实现电连接,且两者通过电磁铁磁力组合或分离。通过组合完成胶囊内窥镜拍照功能,通过分离可以避免消化道卡滞,完成不同的采集任务,同时在特殊情况下两个本体能够分别提供不同照明范围的照明光源,避免光照死角。

Capsule endoscope with automatic separation and comb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分离、组合的胶囊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胶囊内窥镜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胶囊内窥镜尺寸虽然已经做到很小,但是在消化道某些狭窄区域还是会发生卡滞,导致胶囊内窥镜无法顺利通过消化道。大部分卡滞再经过一定时间都会消除,例如临床在1-2天内胶囊内窥镜都可以自行排出体外,但某些卡滞还是会延续较长时间。并且由于卡滞,胶囊内窥镜的工作目标难以按时完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但可伸缩空间毕竟有限,因此解决卡滞问题效果并不佳。如果提高可伸缩空间又会带来胶囊内窥镜中的放置元件的空间减小,影响胶囊内窥镜的配置。另外,现有胶囊内窥镜通常独立完成任务,这使得某些需要配合完成的项目无法开展,采集效果不佳。如果采用吞入多个胶囊内窥镜的方式,又会给用户带来痛苦和成本的增加。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可分离、组合的机械装置,但这些装置并不适合应用于体内环境,不适合应用于胶囊内窥镜装置中,且分离、组装较为复杂,时间长,操作要求高。因此,本领域急需解决以下问题:①能够解决卡滞问题,②适合体内环境使用,③能够提高采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胶囊内窥镜装置,具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第一本体具有透明头部壳体、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控制电路、无线发射装置、第一电容、第一电磁铁、第一电连接构件;第二本体内具有磁力感应线圈、第二控制电路、第二电容、第二电磁铁、第二电连接构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连接的底面还具有透明外壳,透明外壳对应的本体内部设置有对准图像采集设备,对准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第二本体的顶部图像;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相连接的顶面还具有多个指示光源,多个指示光源分别设置于透明外壳内;第一电连接构件为环形凹槽,分为正极凹槽和负极凹槽,第二电连接构件为凸起,凸起的俯视截面为环形的一段;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容向第一电磁铁供电,从而使得第一电磁铁产生磁力;第二控制电路将磁力感应线圈或第二电容,从而使得它们任意之一的电能传输至第二电磁铁,从而使得第二电磁铁产生磁力;第二本体内的磁力感应线圈用于接收外部电磁场,从而产生工作电流,第二控制电路将磁力感应线圈产生的电能分配至第二电连接构件,从而向第一本体供电。特别的,第二控制电路将多余电能分配存储于第二电容。特别的,在第二本体顶面的第二电连接构件的两边分别设置指示光源。特别的,第二电连接件的顶部涂黑,从而在该区域形成一个暗点,与其两端的指示光源形成明显对比。特别的,第一电磁铁中的电流的函数关系式为:其中a、b、c、d为经验系数。x为两个本体之间的距离,I0为标准电流大小。特别的,在分离状态下,第一本体中照明光源照亮第一区域,第二本体上的照明光源照亮第二区域,且第二区域部分包含于第一区域内。特别的,第二本体上的照明光源为红外波段。一种胶囊内窥镜分离方法,对所述胶囊内窥镜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进行分离。一种胶囊内窥镜组合方法,对所述胶囊内窥镜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进行组合。一种医疗设备,包括所述胶囊内窥镜。专利技术点及技术效果1、通过胶囊内窥镜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实现相互分离,在胶囊内窥经在消化道卡滞时能够缩小体积分别通过,避免卡滞带来的影响。同时通过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光源配合照明,使得采集图像更加丰富、质量更高。2、通过电磁铁控制胶囊内窥镜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离和组合,不仅连接牢固,并且分离更加容易,且控制更加方便、精确。使得在体内更容易操作实现,无需复杂结构,体积小,配重平衡。3、通过优化电磁铁控制,避免在体内组装时损坏内窥镜,且可以缩短组装时间。4、通过指示光源提高在体内组合的精度和速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胶囊内窥镜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胶囊内窥镜整体分离结构示意图;图3是胶囊内窥镜第一本体底面示意图;图4是胶囊内窥镜第二本体顶面示意图;图5是指示光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装置结构胶囊内窥镜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其中第一本体具有透明头部壳体、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控制电路、无线发射装置、第一电容、第一电磁铁11、第一电连接构件12;第二本体内具有磁力感应线圈、第二控制电路、第二电容、第二电磁铁12、第二电连接构件22。其中,第一本体的透明头部壳体为半球形,其内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用来采集消化道内图像。第一控制电路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和无线发射装置连接,控制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采集动作,同时将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发送至无线发射装置,并最终发射至体外接收装置。第一电容通过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一电磁铁连接,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容向第一电磁铁供电,从而使得第一电磁铁产生磁力。第二本体内的磁力感应线圈用于接收外部电磁场,从而产生工作电流。第二控制电路将磁力感应线圈产生的电能分配至第二电连接构件,从而向第一本体供电。同时第二控制电路将多余电能分配存储于第二电容。第二控制电路将磁力感应线圈或第二电容,从而使得它们任意之一的电能传输至第二电磁铁,从而使得第二电磁铁产生磁力。卡扣、螺纹等分离组合方式,在体内狭小且无法直接操作的环境下不仅控制复杂,机械实现难度也较高,这也制约了分离组合式胶囊内窥镜的专利技术。而且无论通常可分离组装的部件都需要可动部件构成,例如卡扣需要移动才能卡在卡槽内,公母螺纹需要相对转动才能配合。这种可动部件在其他装置中容易实现,但在胶囊内窥镜这种微小设备中难以实现,会导致胶囊体积增大。并且可动部件在运动、碰撞过程中极易损坏,这也使得其难以应用于胶囊内窥镜中。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电磁铁的组合、分离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特别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也实现了对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配重,使得整个胶囊内窥镜配重平衡。而如果采用其他分离的方式,可动部件通常位于其中一个本体中,相应驱动装置(电机)也位于该本体中,则会导致配重不平衡。第一电连接构件为环形凹槽,分为正极凹槽和负极凹槽。第二电连接构件为凸起,凸起的俯视截面为环形的一段。凹槽和凸起两者相互配合形成稳定的电连接关系,从而使得第二本体中产生的电能能够传输至第一本体中。虽然图示中两者尺寸较大,但这只是为了更清楚地在图中示出。实际上第一电连接构件的凹陷深度并不需要很大,同理第二电连接构件的凸起也不需要很高。这样可以提高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表面的光滑度,防止卡滞。通常电能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可直接用于第一本体中的各个元件,同时,还向第一本体中的第一电容进行充电,以保证分离时第一本体具有足够电能。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分离状态进行组合时,第一电磁铁靠近第二本体的方向产生磁场为N级,第二电磁铁靠近第一本体的方向产生的磁场为S级,从而两者可以紧密吸引在一起。在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离、组合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n其中第一本体具有透明头部壳体、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控制电路、无线发射装置、第一电容、第一电磁铁、第一电连接构件;/n第二本体内具有磁力感应线圈、第二控制电路、第二电容、第二电磁铁、第二电连接构件;/n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连接的底面还具有透明外壳,透明外壳对应的本体内部设置有对准图像采集设备,对准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第二本体的顶部图像;/n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相连接的顶面还具有多个指示光源,多个指示光源分别设置于透明外壳内;/n第一电连接构件为环形凹槽,分为正极凹槽和负极凹槽,第二电连接构件为凸起,凸起的俯视截面为环形的一段;/n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容向第一电磁铁供电,从而使得第一电磁铁产生磁力;/n第二控制电路将磁力感应线圈或第二电容,从而使得它们任意之一的电能传输至第二电磁铁,从而使得第二电磁铁产生磁力;/n第二本体内的磁力感应线圈用于接收外部电磁场,从而产生工作电流,第二控制电路将磁力感应线圈产生的电能分配至第二电连接构件,从而向第一本体供电;/n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产生的磁力共同作用,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分离或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离、组合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其中第一本体具有透明头部壳体、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控制电路、无线发射装置、第一电容、第一电磁铁、第一电连接构件;
第二本体内具有磁力感应线圈、第二控制电路、第二电容、第二电磁铁、第二电连接构件;
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连接的底面还具有透明外壳,透明外壳对应的本体内部设置有对准图像采集设备,对准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第二本体的顶部图像;
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相连接的顶面还具有多个指示光源,多个指示光源分别设置于透明外壳内;
第一电连接构件为环形凹槽,分为正极凹槽和负极凹槽,第二电连接构件为凸起,凸起的俯视截面为环形的一段;
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容向第一电磁铁供电,从而使得第一电磁铁产生磁力;
第二控制电路将磁力感应线圈或第二电容,从而使得它们任意之一的电能传输至第二电磁铁,从而使得第二电磁铁产生磁力;
第二本体内的磁力感应线圈用于接收外部电磁场,从而产生工作电流,第二控制电路将磁力感应线圈产生的电能分配至第二电连接构件,从而向第一本体供电;
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产生的磁力共同作用,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分离或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若鹏张晓雪孙玉岭朱荣涛王维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