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05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精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块茎诱导、选地处理、移栽催苗、前期处理、遮阴管理、后期管理、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黄精种子进行育苗种植,避免了根状茎繁殖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不高的缺点,在成苗种植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管理,在种植地块上铺设麦杆,能够有效阻挡杂草种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照、氧分等条件,避免黄精周围杂草的生长,抑制效果好,同时能够使黄精周围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水分过度蒸发,为黄精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该种种植方法成苗率高、种植周期较短,能够科学的为黄精生长提供其所需肥料,管理合理,收获的黄精产量高、质量好。

A planting method of Polygonat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精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黄精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是一味常用中药,以前主要用作配药,其市场需求量不大,来源也以野生采挖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对黄精应用的不断深入,黄精用途大大扩宽,除药用以外,其还可以加工成蜜饯、饮料及保健品和护肤品,以及作动物饲料添加剂,并可作为蔬菜、观赏花卉等进行栽培。黄精野生于阴湿的山地灌木丛及林边草丛中,耐寒,幼苗能在田间越冬,但不宜在干燥地区生长,随着人们对营养保健、老年疾病预防等方面关注程度的不断增加,黄精的市场应用前景广阔,黄精的开发和研究也备受瞩目。然而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黄精的人工栽培已成为市场供求的主体。目前,在人工栽培黄精的技术中,育苗技术是目前研究的关键,在现有的技术中,黄精的育苗技术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两种方式,其中根状茎繁殖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不高,由于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繁殖,容易携带病毒、品种退化致使黄精产量和品质降低,现在黄精种子育苗技术不成熟且种子育苗周期长,通常需要三年左右才会发芽成苗,且发芽率较低。随着药材市场对黄精需求量增大,黄精的快速繁殖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黄精种植成本投入大,部分黄精后期管理不善,黄精产量小,导致投入与产出差距较大,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精种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黄精出苗率低、种植产量不理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黄精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块茎诱导:在10月期间,采收成熟的黄精种子,将种子放置在阴凉处发酵48-72小时,搓去果皮,将种子清洗沥干,然后与基质土混合后放入漂盘中进行育苗,漂盘需要足够深,以确保黄精种子形成块茎,育苗期间漂盘温度控制在20-25℃;每立方厘米拌入2-3粒黄精种子,诱导100-120天,然后降低漂盘的温度,使温度保持在10-15℃,保持漂盘湿润,使种子形成的块茎进入休眠期,休眠期为50-60天;S2、选地处理:在2-3月份选取湿润、疏松、腐殖质沙性土地,在土壤中添加混合物,混合物体积组分为松果屑30-40份、桦木碎屑40-50、柏树碎叶30-40份,混合物与土壤的体积比例为1:8-1:10,然后按宽40-50cm、高5-8cm起垄,垄间距为10-15cm;S3、移栽催苗:将休眠后的黄精块茎从漂盘取出,用0.1mg/L的植物生长激素GA3浸泡3-5h,再用多菌灵溶液稀释1000倍后浸泡10-20min,然后移栽至起好的垄上,移栽时块茎株距为3-5cm,移栽后喷洒益富源催芽生根剂,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S4、前期处理:在地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待出苗率达50%后将薄膜去掉,待苗体生长至2-3cm时,在垄下撒一层复合肥,垄上由下至上依次覆盖1~2cm土壤、1~2cm有机肥,然后在垄与垄之间和垄上铺设麦杆,已出苗的使苗体露出,麦杆铺设厚度为1-2cm,确保麦杆完全覆盖铺设地面,不露出土壤,每隔6~7天浇水一次,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S5、遮阴管理:苗出齐后,在田间搭设遮阳网,遮阳网的遮阳度在70%-80%之间;S6、后期管理:黄精主茎株高12-15厘米时,追施富硒叶面肥,每年春季和冬季各施有机肥一次;每年6月份对黄精植株喷洒波尔多液,每10天喷洒一次,喷洒2—3次,在黄精植株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捕装置;S7、收获:移栽种植后第三年的9月份,待黄精植株茎叶枯黄时挖出,洗净后放入开水中翻煮10—15分钟,捞出晒成七成干,搓去毛根后晒至全干即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基质土中混合辛硫磷乳油,辛硫磷乳油与基质土的混合比例为1:50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在起好的田垄四周挖设排水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麦杆在铺设前需要先均匀撒上消毒粉,然后将麦杆阴干。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麦杆铺设时采用两层叠加式的铺设方法进行铺设,上下两层麦杆纵横交错铺设,将麦杆过长部分剪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麦杆一年铺设一次,需要连续铺设2-3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复合肥以重量计包括有机肥50—60份,磷矿粉20-30份,草木灰30-40份,磷酸二铵40-50份,腐熟的鸡粪10-20份。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富硒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海藻12-20份、聚赖氨酸3-6份、表面活性剂3-5份、钼酸铵1-3份、磷酸二氢钾3-5份、壳聚糖3-5份、腐植酸2-5份、微量元素0.1-1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黄精种子进行育苗种植,避免了根状茎繁殖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不高的缺点,同时将种子进行湿埋诱导,加快其育苗速度,减少种子育苗周期,在成苗种植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管理,在种植地块上铺设麦杆,能够有效阻挡杂草种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照、氧分等条件,避免黄精周围杂草的生长,抑制效果好,同时能够使黄精周围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水分过度蒸发,为黄精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该种种植方法成苗率高、种植周期较短,能够科学的为黄精生长提供其所需肥料,管理合理,收获的黄精产量高、质量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10月期间,采收成熟的黄精种子,将种子放置在阴凉处发酵48-72小时,搓去果皮,将种子清洗沥干,选取基质土,在基质土中混合辛硫磷乳油,辛硫磷乳油与基质土的混合比例为1:500,然后与基质土混合后放入漂盘中进行育苗,漂盘需要足够深,以确保黄精种子形成块茎,一般选取深度为5-8cm的漂盘,育苗期间漂盘温度控制在20-25℃;每立方厘米拌入2-3粒黄精种子,诱导100-120天,然后降低漂盘的温度,使温度保持在10-15℃,保持漂盘湿润,使种子形成的块茎进入休眠期,休眠期为50-60天;然后在2-3月份选取湿润、疏松、腐殖质沙性土地,在土壤中添加事先配制好的混合物,混合物体积组分包括松果屑30-40份、桦木碎屑40-50、柏树碎叶30-40份,混合物与土壤的体积比例为1:8-1:10,然后按宽40-50cm、高5-8cm起垄,垄间距为10-15cm,然后根据当地地形条件设置灌溉装置,灌溉装置注意不能直接对黄精的根部进行浇灌,起垄后,在田垄四周挖设排水沟,防止水流积累过多,不利于黄精块茎的生长;田垄起好后,将休眠后的黄精块茎从漂盘取出,用0.1mg/L的植物生长激素GA3浸泡3-5h,再用多菌灵溶液稀释1000倍后浸泡10-20min,然后移栽至起好的垄上,移栽时块茎株距为3-5cm,移栽后喷洒益富源催芽生根剂,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在地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待出苗率达50%后将薄膜去掉,待苗体生长至2-3cm时,在垄下撒一层复合肥,所述复合肥以重量份计包括有机肥50—60份,磷矿粉20-30份,草木灰30-40份,磷酸二铵40-5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精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块茎诱导:在10月期间,采收成熟的黄精种子,将种子放置在阴凉处发酵48-72小时,搓去果皮,将种子清洗沥干,然后与基质土混合后放入漂盘中进行育苗,漂盘需要足够深,以确保黄精种子形成块茎,育苗期间漂盘温度控制在20-25℃;每立方厘米拌入2-3粒黄精种子,诱导100-120天,然后降低漂盘的温度,使温度保持在10-15℃,保持漂盘湿润,使种子形成的块茎进入休眠期,休眠期为50-60天;/nS2、选地处理:在2-3月份选取湿润、疏松、腐殖质沙性土地,在土壤中添加混合物,混合物体积组分为松果屑30-40份、桦木碎屑40-50、柏树碎叶30-40份,混合物与土壤的体积比例为1:8-1:10,然后按宽40-50cm、高5-8cm起垄,垄间距为10-15cm;/nS3、移栽催苗:将休眠后的黄精块茎从漂盘取出,用0.1mg/L的植物生长激素GA3浸泡3-5h,再用多菌灵溶液稀释1000倍后浸泡10-20min,然后移栽至起好的垄上,移栽时块茎株距为3-5cm,移栽后喷洒益富源催芽生根剂,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nS4、前期处理:在地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待出苗率达50%后将薄膜去掉,待苗体生长至2-3cm时,在垄下撒一层复合肥,垄上由下至上依次覆盖1~2cm土壤、1~2cm有机肥,然后在垄与垄之间和垄上铺设麦杆,已出苗的使苗体露出,麦杆铺设厚度为1-2cm,确保麦杆完全覆盖铺设地面,不露出土壤,每隔6~7天浇水一次,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nS5、遮阴管理:苗出齐后,在田间搭设遮阳网,遮阳网的遮阳度在70%-80%之间;/nS6、后期管理:黄精主茎株高12-15厘米时,追施富硒叶面肥,每年春季和冬季各施有机肥一次;每年6月份对黄精植株喷洒波尔多液,每10天喷洒一次,喷洒2—3次,在黄精植株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捕装置;/nS7、收获:移栽种植后第三年的9月份,待黄精植株茎叶枯黄时挖出,洗净后放入开水中翻煮10—15分钟,捞出晒成七成干,搓去毛根后晒至全干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精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块茎诱导:在10月期间,采收成熟的黄精种子,将种子放置在阴凉处发酵48-72小时,搓去果皮,将种子清洗沥干,然后与基质土混合后放入漂盘中进行育苗,漂盘需要足够深,以确保黄精种子形成块茎,育苗期间漂盘温度控制在20-25℃;每立方厘米拌入2-3粒黄精种子,诱导100-120天,然后降低漂盘的温度,使温度保持在10-15℃,保持漂盘湿润,使种子形成的块茎进入休眠期,休眠期为50-60天;
S2、选地处理:在2-3月份选取湿润、疏松、腐殖质沙性土地,在土壤中添加混合物,混合物体积组分为松果屑30-40份、桦木碎屑40-50、柏树碎叶30-40份,混合物与土壤的体积比例为1:8-1:10,然后按宽40-50cm、高5-8cm起垄,垄间距为10-15cm;
S3、移栽催苗:将休眠后的黄精块茎从漂盘取出,用0.1mg/L的植物生长激素GA3浸泡3-5h,再用多菌灵溶液稀释1000倍后浸泡10-20min,然后移栽至起好的垄上,移栽时块茎株距为3-5cm,移栽后喷洒益富源催芽生根剂,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
S4、前期处理:在地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待出苗率达50%后将薄膜去掉,待苗体生长至2-3cm时,在垄下撒一层复合肥,垄上由下至上依次覆盖1~2cm土壤、1~2cm有机肥,然后在垄与垄之间和垄上铺设麦杆,已出苗的使苗体露出,麦杆铺设厚度为1-2cm,确保麦杆完全覆盖铺设地面,不露出土壤,每隔6~7天浇水一次,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S5、遮阴管理:苗出齐后,在田间搭设遮阳网,遮阳网的遮阳度在70%-80%之间;
S6、后期管理:黄精主茎株高12-15厘米时,追施富硒叶面肥,每年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本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众鑫益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