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058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包括将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挖取出来栽种于花盆A中,并保持澳洲睡莲植株的其余部分依然处于原有生长环境中;当漂浮于水面上的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分别将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取出,栽种于容积减小且盛装有培育基的花盆中,换花盆时,在花盆的底部垫设支撑物,并用固体无机盐在植株根部周围进行盐胁迫。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改变澳洲睡莲植株根部的生长环境以及生长空间,减弱根部的生长,进而减弱根部向花茎叶部位的养分供应,随着根系的生长减弱,花茎叶向根部输送养分,使得根部形成休眠球保护组织,贮藏养分,并分化多个侧芽增殖,使得抗寒性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澳洲睡莲的存活率。

A method of dormant overwintering of water lily in Austral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
技术介绍
睡莲为睡莲科(Nymphaeaceae)睡莲属(TV/fflpAaea)植物的统称,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花叶倶美,花色丰富,开花期长,观赏价值极高;睡莲的根能吸收水中的铅、汞、苯酚等有毒物质,是难得的水体净化植物;此外睡莲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睡莲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温带地区。睡莲生长时,花和叶浮于水面上,茎部位于水中,根部位于水下的泥土中。澳洲睡莲属于睡莲属中的一个亚属,直接栽种于露天环境泥土中的澳洲睡莲的根系发达,形成地下肉质根状茎,澳洲睡莲的营养主要从根部向花茎叶部位输送,使得花茎叶部位长势旺盛,当遇到逆境时,如遇到冬季寒冷天气时,无法休眠形成保护组织,因此常常受到冻害而致死。因此如何避免澳洲睡莲受冻害而致死,提高澳洲睡莲的越冬存活率对于澳洲睡莲的繁殖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提高澳洲睡莲的越冬存活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露天环境下生长的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从泥土中挖取出来,保持澳洲睡莲植株的其余部分依然处于原有生长环境中,然后将挖取出来的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栽种于盛装有培养基质的花盆A中;(2)当漂浮于水面上的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每减少10~40cm时,分别将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取出,栽种于容积减小且盛装有培育基的花盆中,即进行换花盆操作,直至水面上的叶片消失,停止取出根部进行换花盆栽种的操作,换花盆时,在花盆的底部垫设支撑物,使得花盆的顶部距离水面的距离为8~12cm,并用固体无机盐在植株根部周围进行盐胁迫。本专利技术中可选择根系发达且花茎叶长势旺盛的澳洲睡莲植株,保持在原有生长环境中,即花叶继续保持在原有环境的水面上,茎部继续保持在水中,将水面下的根部挖取出来栽种于花盆A中,即使得根部变成盆栽的方式生长,根部变换生长环境之后,相对于原有生长环境,盆栽的方式减少了根部的生长空间,可以起到控制根部生长的作用,根部生长减弱之后,可以起到减弱根部向花茎叶部位的养分供应。在叶片区域直径大小减少之后,又将根部从花盆A中挖出,并栽种于容积小于花盆A的花盆中,每减少一段长度,不断的根据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进行换花盆,在花盆中,进一步缩小根部生长空间,根部逐步收缩变小,并形成休眠球,根部的养分不能继续向植株上部的花茎叶供给养分,而转换形成上部的花茎叶向植株下部的根部输送养分。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抬高花盆中的高度,使得根部的位置抬高,并且对根部进行盐胁迫处理,可以起到催促养分从花茎叶部位回流输送至根部的作用。随着花茎叶的养分不断供给根部,上部的花茎叶部位逐渐枯萎消失,最后将根部从上述花盆中挖出,并栽种于花盆进行越冬贮藏,该花盆的容积小于上述最后一次栽种的花盆,进行越冬贮藏时,在花盆中根部形成休眠球保护组织,分化多个侧芽增殖,贮藏养分,抗寒性得到提高。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换花盆的次数,根据漂浮于说水面上的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进行更换,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至少进行两次换花盆的操作。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栽种于花盆A时,所述澳洲睡莲植株的叶片区域的直径为100~120cm。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当漂浮于水面上的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为70~80cm时,将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从花盆A中取出,进行第一次换花盆操作;当漂浮于水面上的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为50~60cm时,进行第二次换花盆操作;当漂浮于水面上的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为40~50cm时,进行第三次换花盆操作;当漂浮于水面上的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为20~30cm时,进行第四次换花盆操作。进行四次换花盆操作只会,使得根部依次收缩减小,最后形成一个贮藏养分的休眠球保护组织进行越冬贮藏。作为优选,所述花盆A的直径为55cm,高为30cm;所述步骤(2)中进行了两次换花盆操作,更换的花盆分别为花盆B和花盆C,所述花盆B的直径为30cm,高为25cm;所述花盆C的直径为20cm,高为18cm。作为优选,所述花盆A中盛装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质为泥土。本专利技术中保持根部依然原有生长时的泥土中,减小花盆的容积大小,可以在供给澳洲睡莲植株营养成分的同时,起到控制根部生长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换的花盆中盛装的培养基均为泥土。作为优选,所述固体无机盐由硫酸钾和过磷酸钙按照质量比2~6:1~4混合而成。在该配比范围内,更好地催促养分从花茎叶部位回流输送至根部的作用。作为优选,进行盐胁迫时,每个澳洲睡莲的根部周围使用40g无机盐固体进行盐胁迫,每隔5天进行一次盐胁迫,连续三次。作为优选,所述花盆B的顶部与水面之间的距离为10cm。在距离为10cm时,更好地催促养分从花茎叶部位回流输送至根部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中可选择根系发达且花茎叶长势旺盛的澳洲睡莲植株,保持在原有生长环境中,即花叶继续保持在原有环境的水面上,茎部继续保持在水中,将水面下的根部挖取出来栽种于花盆A中,即使得根部变成盆栽的方式生长,根部变换生长环境之后,相对于原有生长环境,盆栽的方式减少了根部的生长空间,可以起到控制根部生长的作用,根部生长减弱之后,可以起到减弱根部向花茎叶部位的养分供应。在叶片区域直径大小减少之后,又将根部从花盆A中挖出,并栽种于容积小于花盆A的花盆中,每减少一段长度,不断的根据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进行换花盆,在花盆中,进一步缩小根部生长空间,根部逐步收缩变小,并形成休眠球,根部的养分不能继续向植株上部的花茎叶供给养分,而转换形成上部的花茎叶向植株下部的根部输送养分。即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改变澳洲睡莲植株根部的生长环境以及生长空间,使得根部收缩变小,进而减弱根部向花茎叶部位的养分供应,随着根系的生长减弱,花茎叶向根部输送养分,使得根部形成休眠球保护组织,贮藏养分,并分化多个侧芽增殖,使得抗寒性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澳洲睡莲的存活率。(2)本专利技术中还抬高根部的高度,可以缩短根部距离水面的距离,茎叶的高度也被抬升,使得生长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催促养分从花茎叶部位回流输送至根部,并且本专利技术中对根部进行盐胁迫处理,催促养分从花茎叶部位回流输送至根部,提高澳洲睡莲的存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露天环境下生长的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从泥土中挖取出来,然后将挖取出来的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栽种于花盆A中,并保持澳洲睡莲植株的其余部分依然处于原有生长环境中,其中花盆A中培养基质为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露天环境下生长的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从泥土中挖取出来,保持澳洲睡莲植株的其余部分依然处于原有生长环境中,然后将挖取出来的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栽种于盛装有培养基质的花盆A中;/n(2)当漂浮于水面上的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每减少10~40cm时,分别将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取出,栽种于容积减小且盛装有培育基的花盆中,即进行换花盆操作,直至水面上的叶片消失,停止取出根部进行换花盆栽种的操作,换花盆时,在花盆的底部垫设支撑物,使得花盆的顶部距离水面的距离为8~12cm,并用固体无机盐在植株根部周围进行盐胁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露天环境下生长的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从泥土中挖取出来,保持澳洲睡莲植株的其余部分依然处于原有生长环境中,然后将挖取出来的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栽种于盛装有培养基质的花盆A中;
(2)当漂浮于水面上的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每减少10~40cm时,分别将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取出,栽种于容积减小且盛装有培育基的花盆中,即进行换花盆操作,直至水面上的叶片消失,停止取出根部进行换花盆栽种的操作,换花盆时,在花盆的底部垫设支撑物,使得花盆的顶部距离水面的距离为8~12cm,并用固体无机盐在植株根部周围进行盐胁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至少进行两次换花盆的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栽种于花盆A时,所述澳洲睡莲植株的叶片区域的直径为100~120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澳洲睡莲休眠越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当漂浮于水面上的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为70~80cm时,将澳洲睡莲植株的根部从花盆A中取出,进行第一次换花盆操作;当漂浮于水面上的叶片区域的直径大小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凌云杨梦飞李怡鹏田敏黄树建朱天龙李朵姣徐金晶张雷林贤锐郑寨生张尚法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