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03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阳春砂的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为了在实际生产育苗中更好地利用阳春砂植株的各部位材料,丰富阳春砂的育苗手段,解决阳春砂的种苗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即剪取阳春砂的根状茎作为插穗,先利用100‑500 mg·L

A method of rootstock cutting propagation of Amomum villos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阳春砂的繁殖
,具体涉及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阳春砂(AmomumvillosumLour.)属于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Roxb.),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入药部位为其干燥成熟的果实,又叫“春砂仁”,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阳春砂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主治脾胃气滞、宿食不消、腹痛痞胀。目前,阳春砂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等地,其中又以广东阳春产的品质最佳。阳春砂是我国传统大宗常用药材,具有1300多年的应用历史,其市场需求量较大,估计每年超过2.2×106kg,相关产业市场需求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而国内阳春砂的产量约为1.6×106kg,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阳春砂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有落果率高、自然结实率低、人工授粉强度大等。此外,阳春砂的立地环境和种质类型也会影响其产量。种苗来源是生产的关键环节,目前阳春砂的常规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种子繁殖的缺陷是种子发芽时间长、种子寿命短且不易贮藏,而分株繁殖的不足是繁殖系数低。为了在实际生产育苗中更好地利用阳春砂植株的各部位材料,丰富阳春砂的育苗手段,解决阳春砂的种苗问题,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阳春砂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当前,以阳春砂根状茎为插穗的扦插繁殖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在阳春砂种苗繁殖中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插穗的处理:剪取阳春砂的根状茎作为插穗,将插穗置于浓度为100-500mg·L-1的NAA(ɑ-萘乙酸)处理液中,浸泡处理2h;S2、扦插方法:用水将扦插基质浇透,把浸泡处理后的插穗横埋于扦插基质中,所述扦插基质由营养土、园土和珍珠岩混合而成;若用自来水浇透扦插基质,则应采用隔夜放置的自来水,因为刚收集的自来水中含有少量氯气,长期用来浇养植物,不利于植物的生长。采用横埋扦插方法,一方面插穗全部埋入土中,不受风吹日晒的影响,保温保鲜效果好,容易愈合生根,另一方面由于插穗与土面平行,在截面附近不易积水腐烂,提高成活率。S3、插后管理:扦插后避免阳光直晒(如扦插于阳棚等无阳光直晒的地方),视扦插基质湿度适当浇水,以保持扦插基质湿润为宜,并及时除杂草。为了在实际生产育苗中更好地利用阳春砂植株的各部位材料,本专利技术以阳春砂的根状茎为插穗进行扦插繁殖,研究不同浓度的NAA对插穗生长的影响,发现阳春砂的根状茎经过100-500mg·L-1的NAA处理后均能获得良好的扦插效果,与未经NAA处理相比,其成活率、生根率和出芽率等指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研究不同配方的扦插基质对插穗生长的影响,发现由营养土、园土和珍珠岩组成的扦插基质可以显著提高插穗的成活率;研究不同扦插方式对插穗生长的影响,发现横埋扦插方式更有利于提高插穗的成活率,表明阳春砂的根状茎可以有效地进行扦插繁殖。优选的,所述根状茎采集自当年或两年生的根状茎茎段,该阶段的根状茎生长物质含量较高,代谢活力强,更容易成活。优选的,插穗处理前,将所述根状茎置于水中,然后将其两端剪平,使其成为25~30cm长的插穗(如图1所示),将根状茎置于水中剪切可以防止根状茎的水分过多流失,更利于扦插;保留25~30cm长的插穗更有利于阳春砂根状茎的发芽和生长。优选的,所述NAA处理液的浓度为200mg·L-1,经研究发现,阳春砂根状茎在经过200mg·L-1的NAA处理液处理后,其成活率最好,达到96.67%,并且其它生长指标在此浓度处理下也得到最显著的提高。优选的,所述营养土、园土和珍珠岩的混合重量比为2-4:2-4:1,更优选的,所述营养土、园土和珍珠岩的混合重量比为3:3:1,经研究发现,由上述配方组成的扦插基质更符合阳春砂根状茎的生长习性,更有利于阳春砂根状茎的成活。优选的,所述根状茎的横埋深度为2~3cm,该横埋深度下,插穗距离地面近,地温高,空气流通,容易愈合生根,更有利于其发芽、生根和生长。优选的,所述扦插基质在扦插前事先经过曝晒消毒,以防病菌侵染插穗造成腐烂,影响插穗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在阳春砂种苗繁殖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插穗的处理、扦插方法和插后管理,具体为:剪取阳春砂的根状茎作为插穗,先利用100-500mg·L-1的NAA进行插穗处理,然后将插穗横埋于由营养土、园土和珍珠岩组成,并经水浇透的扦插基质中,最后经插后管理使阳春砂的根状茎得到成功的繁殖,从而初步建立了阳春砂根状茎的扦插繁殖体系,为今后阳春砂的快速扦插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扦插繁殖不仅操作简单、繁殖速度快,而且与分株繁殖相比,其所用的扦插材料轻便、占地体积小,可以有效地克服运输上的若干难题,与此同时,扦插材料可以采用清园出来的阳春砂根茎,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因此,扦插繁殖可以丰富阳春砂的育苗手段,解决阳春砂的种苗问题,对于阳春砂的生产有着积极的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插穗的形态与长度;图2为不同NAA浓度、不同扦插基质以及不同扦插方式对阳春砂根状茎成活率的影响;图3为不同NAA浓度对阳春砂根状茎生根率、出芽率的影响;图4为阳春砂的根状茎经扦插后的出芽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插穗的处理:采集阳春砂当年或两年生的根状茎,置于蒸馏水中将根状茎的两端剪平,并使其成为28cm长的插穗,然后将插穗置于浓度为0mg·L-1的NAA处理液中,浸泡处理2h;S2、扦插方法:扦插基质由营养土、园土和珍珠岩混合而成,营养土、园土和珍珠岩的混合重量比为:营养土:园土:珍珠岩=3:3:1,扦插基质经过曝晒消毒后分装到塑料长花盆(长×宽×高=50cm×15cm×15cm)中,用隔夜放置的自来水将扦插基质浇透,把浸泡处理后的插穗横埋于扦插基质中,横埋深度为2.5cm,每盆埋5个插穗,设置3组重复,每组2盆;S3、插后管理:扦插后将花盆置于阳棚里,避免阳光直晒,视扦插基质湿度适当浇水,以保持扦插基质湿润为宜,并及时除杂草;S4、结果统计:扦插后每周观察一次插穗的外部形态变化,两个月后统计插穗的成活率、生根率、出芽率和其他生长指标。根直径用游标卡尺在距离根基部2mm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插穗的处理:剪取阳春砂的根状茎作为插穗,将插穗置于浓度为100-500 m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插穗的处理:剪取阳春砂的根状茎作为插穗,将插穗置于浓度为100-500mg·L-1的NAA处理液中,浸泡处理2h;
S2、扦插方法:用水将扦插基质浇透,把浸泡处理后的插穗横埋于扦插基质中,所述扦插基质由营养土、园土和珍珠岩混合而成;
S3、插后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状茎采集自当年或两年生的根状茎茎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春砂的根状茎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插穗处理前,将所述根状茎置于水中,然后将其两端剪平,使其成为25~30cm长的插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振岳大明邱科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阔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