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52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包括扦插板、托板网架和底槽,所述扦插板设置在托盘网架上方,所述托盘网架设置在底槽上方,所述底槽的侧壁设有通风结构;所述扦插板上分布有若干插孔,所述插孔凹下形成上部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底部设有划开状开口,从而花木嫩枝可穿过底部划开状开口固定,所述空腔内可填充培养基质,以实现无土栽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花木嫩枝扦插装置,结构简单,培育方便,便于移栽,且栽培过程中插条不直接接触培养基质,能够保持通风,加快了生根,且不会出现病菌的反复交叉感染。

A device for cutting flowers and tre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木嫩枝扦插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木嫩枝扦插装置。
技术介绍
花木嫩枝扦插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快速繁育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然而目前在花木嫩枝扦插过程中,插条在整个生根过程中,病菌极易在基质中交叉反复感染,从而导致扦插失败;进一步,插条扦入土壤、水等基质中,生根很慢,且存活后移栽不方便,还损耗大。因此,为有效防止病菌多次反复交叉感染,加快生根和方便移栽,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无土栽培花木嫩枝扦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其结构简单,培育方便,便于移栽,且栽培过程中插条不直接接触培养基质,能够保持通风,加快了生根,且不会出现病菌的反复交叉感染。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包括扦插板、托板网架和底槽,所述扦插板设置在托板网架上方,所述托板网架设置在底槽上方,所述底槽的侧壁设有通风结构;所述扦插板上分布有若干插孔,所述插孔凹下形成上部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底部设有划开状开口,从而花木嫩枝可穿过底部划开状开口固定,所述空腔内可填充培养基质,以实现无土栽培。作为优选,所述扦插板、托板网架与底槽的大小匹配,从而便于扦插板和托板网架的固定,以保持栽培环境稳定。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空腔的上部开口面积大于下底面的面积,所述上顶面和下底面呈圆形或多边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划开状开口交叉设置,以便于卡紧插条。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质包括固体培养基质和液体培养基质,所述固体培养基质包括珍珠岩或蛭石;所述液体培养基质包括生根剂、杀菌剂、消毒水和微肥溶液。进一步地,所述底槽的通风结构包括若干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开设在底槽侧壁的上部。进一步地,所述底槽的上部开口分设有里口和外口,所述外口高于里口,所述里口形成支撑固定托板网架的槽。进一步地,所述扦插板为塑料材质,所述扦插板的插孔之间设有分割线。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其实现了无土栽培,解决了过去在土壤等基质中扦插经常出现的病菌反复交叉感染问题,可成倍增加扦插的成活率,提高效率和效益。2、本技术的花木嫩枝扦插装置的扦插板为一次性产品,可采用易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随苗木进入其他环节,在移栽过程中,人手抓在漏斗形外套上,不直接接触苗木,也能有效防止感染和抓伤苗木。3、本技术的花木嫩枝扦插装置,用底槽开孔代替透气的基质,既安全又高效,而且底槽和托板网架可多次重复使用,大大缩短了育苗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4、本技术的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小弓棚、大棚、现代温室或家庭阳台中,也可作为现代智能自动化育苗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现代林业智能育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扦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槽和托板网架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托板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扦插板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扦插板单个插孔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扦插板单个插孔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底槽的壁面截面图;图8是本技术的底槽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扦插板,2-托板网架,3-底槽,4-外口,5-里口,6-通气孔,7-插孔,701-孔壁,702-底部开口,8-分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包括扦插板1、托板网架2和底槽3,所述扦插板1、托板网架2和底槽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且扦插板1、托板网架2与底槽3的大小匹配;扦插板1用于花木嫩枝的扦插;托板网架2可固定在底槽3上,从而托板网架2可以支撑扦插板1,以避免扦插板1掉落;底槽3的侧壁设有通风结构,从而底槽3能够在扦插过程中起到隔离外界、避免外界环境对扦插花木造成不良影响的同时,对花木根部起到持续通风利于生根的作用;所述空腔内可填充培养基质,培养基质可促进插条根部生根,且插条根部未与培养基质直接接触,使插条能够实现无土栽培同时不会出现病菌交替反复感染的现象;进一步,扦插板1、托板网架2和底槽3的结构简单,使用和操作均方便,栽培效果好,花木嫩枝存活率高,适合小弓棚、大棚、现代温室或家庭阳台的使用。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培养基质包括固体培养基质和液体培养基质,所述固体培养基质包括珍珠岩或蛭石,蛭石可以固定插条,且能保持透气,同时多余的药水可渗下去到底槽;所述液体培养基质包括生根剂、杀菌剂、消毒水和微肥溶液。如图1和图4-6所示,所述扦插板1上分布有若干插孔7,所述插孔7凹下形成空腔,空腔的上部开口面积大于下底面的面积,以便于扦插,所述上顶面和下底面呈圆形或多边形结构,优选空腔为漏斗形,漏斗形的顶面和底面都呈圆形,孔壁701倾斜,形成圆台;顶面直径不高于2.0cm,底面直径不高于1.0cm,且底面设有交叉划开的开口702,优选为十字形开口,以便插条穿过开口并卡紧插条。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扦插板为塑料材质,优选采用易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可根据场地大小和生产需要设置成100、200、300、500等不同整数的扦插孔数量,均匀排列,便于统计育苗数量。所述扦插板1的每个插孔7之间预留分割线8,分割线8将单个插孔分割出来,便于移栽时单个插条能轻松分离,非常方便。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底槽3侧壁的上部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6,通气孔6优选设置一排或者两排,以保证通风效果;同时底槽3的上部开口分设为里口5和外口4,且外口4高于里口0.5cm-1.5cm,优选为1.0cm,里口5形成支撑固定托板网架2的槽,且托板网架2的大小尺寸与里口的大小尺寸匹配,从而托板网架2可以卡在槽里,实现固定,避免其上方放置的扦插板1掉落,以维持扦插栽培的稳定环境。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底槽3可根据固定或移动式育苗要求,做成砖块+混凝土浇注,或定制成塑料、铁皮、泡沫等材质,深度不高于30cm;如图3所示,托板网架2根据承载重量大小用钢丝或钢筋制成,网格大小6*6cm或者10*10cm等等,可根据材料和实际承重需要灵活把握。实施例2基于上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利用本扦插装置扦插的方法,具体如下:(1)将剪好的半木质化花木嫩枝插条芽朝上,下部插入十字划开的插孔中,插入深度约为插条的2/3-1/2,保证上部留有芽或未摘除的叶片。(2)边插边用消过毒的珍珠岩或蛭石将漏斗插孔装至近满,插完一盘后,用小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扦插板(1)、托板网架(2)和底槽(3),所述扦插板(1)设置在托板网架(2)上方,所述托板网架(2)设置在底槽(3)上方,所述底槽(3)的侧壁设有通风结构;所述扦插板(1)上分布有若干插孔(7),所述插孔(7)凹下形成上部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底部设有划开状开口(702),从而花木嫩枝可穿过底部划开状开口(702)固定,所述空腔内可填充培养基质,以实现无土栽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扦插板(1)、托板网架(2)和底槽(3),所述扦插板(1)设置在托板网架(2)上方,所述托板网架(2)设置在底槽(3)上方,所述底槽(3)的侧壁设有通风结构;所述扦插板(1)上分布有若干插孔(7),所述插孔(7)凹下形成上部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底部设有划开状开口(702),从而花木嫩枝可穿过底部划开状开口(702)固定,所述空腔内可填充培养基质,以实现无土栽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板(1)、托板网架(2)与底槽(3)的大小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7)空腔的上部开口面积大于下底面的面积,所述上顶面和下底面呈圆形或多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木嫩枝扦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划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临洮县林业和草原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