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表土剥离与回填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0145 阅读:4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地整理表土剥离与回填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自然界天然形成的表面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制定适合植物生长的一个的最低标准;S2、对地块进行区域划分,将地块划分为多个块段;S3、针对每个块段的表面土壤进行取样工作,针对不同的每个块段的表面土壤样土进行检测分析工作;S4、针对表面土壤低于最低标准值的块段进行标记;S5、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对被标记的块段地面进行杂物清除;S6、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对表面土壤进行剥离;S7、将剥离后的表面土壤与生物菌肥、有机肥进行堆积混合处理;S8、对混合处理过后的表面土壤进行回填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快速实现表面土壤养分修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地整理表土剥离与回填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治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地整理表土剥离与回填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自然界每形成1cm厚的表土,需要300-400年的时间。表层土壤是短时期内难以再生的宝贵资源,是耕地资源最宝贵的组成部分,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基础,是农作物增产的基础,是耕地生产力的核心。推行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回填,是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耕地数量和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在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公告号为CN10230184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丘陵区土地整理表土剥离与回填施工方法,首先进行地块划分,选择需整理的地块,并将地块划分为多个块段;然后进行表土剥离,从中间块段开始向两侧地块进行表土剥离,剥离表土集中统一堆置于地块两侧;之后进行地块平整,对表土剥离后的地块进行平整、整形和边坡整护;最后进行表土回填,从地块两侧向平整后的地块中间进行均匀表土回填。现有的这种施工方法,虽然能有效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表土资源不流失、表土空间组配优化、土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地整理表土剥离与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根据自然界天然形成的表面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制定适合植物生长的一个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nS2、对地块进行区域划分,将地块划分为多个块段;/nS3、针对每个块段的表面土壤进行取样工作,针对不同的每个块段的表面土壤样土进行检测分析工作;/nS4、针对表面土壤低于最低标准值的块段进行标记;/nS5、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对被标记的块段地面进行杂物清除;/nS6、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对表面土壤进行剥离;/nS7、将剥离后的表面土壤与生物菌肥、有机肥进行堆积混合处理;/nS8、对混合处理过后的表面土壤进行回填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地整理表土剥离与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自然界天然形成的表面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制定适合植物生长的一个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
S2、对地块进行区域划分,将地块划分为多个块段;
S3、针对每个块段的表面土壤进行取样工作,针对不同的每个块段的表面土壤样土进行检测分析工作;
S4、针对表面土壤低于最低标准值的块段进行标记;
S5、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对被标记的块段地面进行杂物清除;
S6、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对表面土壤进行剥离;
S7、将剥离后的表面土壤与生物菌肥、有机肥进行堆积混合处理;
S8、对混合处理过后的表面土壤进行回填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整理表土剥离与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对表面土壤进行剥离的深度为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整理表土剥离与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剥离后的表面土壤与生物菌肥、有机肥进行堆积混合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a、选取表面土壤、生物菌肥、有机肥比例为10:1:2;
b、表面土壤、生物菌肥、有机肥呈圆锥形堆砌;
c、首先放置一层生物菌肥、再放置一层表面土壤、再放置一层有机肥,然后依次三个层的顺序放置形成圆锥状;
d、使用塑料膜将形成的圆锥状的表面土壤、生物菌肥、有机肥的混合体包裹起来;
e、在塑料膜上均匀戳多个透气孔,放置在太阳下晒1-2小时;
f、移除塑料膜,通过人机结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正伟周绪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永川区水电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