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00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包括:外壳、镜片和支撑柱,外壳一侧为迎风面,外壳另一侧凹陷形成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镜片,外壳底部安装有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支撑柱,从与支撑柱平行的方向上看外壳为二分之一椭圆形,外壳的非球面上开设安装槽。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从支撑柱平行方向看外壳为四分之一椭圆形而导致外壳风阻系数较大的问题。

A kind of low windage rearview mi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镜子,具体涉及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
技术介绍
汽车、船舶的风阻是影响其动力消耗的重要因素,特别因为空气阻力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对行驶速度在90Km/h以上的高速车辆,风阻是行驶中的最大能耗。为此,人们想方设法将高速运动物体的风阻设计、制造得最低。以轿车为例,目前整车风阻在0.28~0.35,超级跑车更低。而轿车的后视镜对风阻系数的影响值占0.01~0.03。例如,对于通常具有0.3风阻的轿车,其外后视镜的风阻约占到整车总风阻的7%,因此,这款轿车在高速运行时,约有7%的能耗花在了克服外后视镜的风阻上,因为这些原因,现在轿车设计上,针对外后视镜,为降低风阻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也在其外形上做了圆滑流线设计。另外,外后视镜除了产生风阻以外,由于其位置靠近车窗,高速行驶中,空气扰动与车体、外后视镜摩擦,会产生很大的气动噪音,而后视镜的风噪是最突出的噪音源之一。研究与经验表明,风阻系数每降低0.01,相当于减轻车重35~40Kg,在高速行驶时,相当于降低油耗0.2L/100Km,这种能源节约放在整个用车领域来看,总量仍然十分巨大。如果能把外后视镜的外形风阻降低50%,风噪也会有显著改善。那么如何实现降低外后视镜的风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后视镜包括:外壳、支撑柱以及镜片,镜片位于竖直方向上,外壳一侧为迎风面,外壳另一侧凹陷形成安装槽,镜片安装在安装槽内,外壳通过支撑柱安装在车体上,从与支撑柱平行的方向看外壳,外壳为四分之一椭圆形,外壳一侧非圆弧面用于开设安装槽,外壳另一侧非圆弧面用于安装支撑柱,由于外壳凹陷面为非圆弧面,由于风流的影响,导致风阻增大,通常现有后视镜风阻系数为0.4~0.6,因此该后视镜的风阻非常大,导致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产生额外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提供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从支撑柱平行方向看外壳为四分之一椭圆形而导致外壳风阻系数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包括:外壳、镜片和支撑柱,外壳一侧为迎风面,外壳另一侧凹陷形成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镜片,外壳底部安装有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支撑柱,从与支撑柱平行的方向上看外壳为二分之一椭圆形,外壳的非球面上开设安装槽。优选的是,在外壳的非球面上安装有整流罩,整流罩为二分之一椭圆形,整流罩盖在镜片外,整流罩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优选的是,整流罩通过安装组件与外壳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是,安装组件包括:凸环、压紧环以及螺钉,外壳的非球面凹陷形成环形槽,环形槽环绕在安装槽外,环形槽供凸环和整流罩的非球面端插入,凸环凸出在整流罩的非球面端外,压紧环用于将凸环压紧在环形槽内,压紧环通过螺钉与外壳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是,凸环底部设置有与环形槽紧贴的倾斜面,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锐角,倾斜面背离压紧环的边缘所在位置高于倾斜面靠近压紧环的边缘所在位置。优选的是,在外壳背离车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转向灯,安装腔通过一出光孔与外界连通,出光孔由出光盖封闭,出光盖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该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还包括:镜片除雾装置,镜片除雾装置的输出端位于镜片旁,镜片除雾装置用于对镜片进行除雾。优选的是,镜片除雾装置包括:热气供应装置、导向软管以及喷头,热气供应装置用于提供热气,热气供应装置安装在车体内,热气供应装置的输出端连通至导向软管一端,导向软管穿过支撑柱后伸入至外壳内,导向软管另一端连通至喷头,喷头用于向镜片吹风。优选的是,喷头包括:喇叭段以及吹风段,喇叭段一端与导向软管连通,喇叭段另一端吹风段连通,喇叭段的俯视图为喇叭状结构,吹风段另一端位于镜片底部,吹风段向上倾斜后向镜片倾斜,吹风段开设有喷口,喷口朝向镜片。优选的是,外壳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环,旋转环内壁上固定有导线环,导线环内供导向软管穿过,导线环环绕在旋转轴外,旋转轴固定在支撑柱上,导线环能围绕旋转轴旋转。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后视镜外壳相比现有技术少了一个非圆弧面,减少了风阻力,风阻力系数由0.4~0.6降低到了0.2到0.4,大大降低了风阻,相当于减轻了车重,减少了油耗,节约了能源,同时也减少了风冲击后视镜形成的噪声,使得乘坐者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几种形状收到的空气阻力示意图;图2为没有导流罩时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的空气阻力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导流罩和凸环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转向灯处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图8为喷管的俯视图;图9为喷管的侧视图;图10为外壳与支撑柱铰接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外壳1、支撑柱3、整流罩4、安装组件5、凸环51、压紧环52、倾斜面55、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a、黄灯61、白灯62、移动板71、动力源72、壳体721、电磁铁722、第二弹簧723、永磁铁724、伸缩杆725、弹性安装机构8、安装座81、移动杆82、滑轮83、第一弹簧84、凸部80、第一触发开关91、第二触发开关92、挤压头911、第三弹簧912、导电环913、正极片914、负极片915、第一小灯罩93、第二小灯罩94、大灯罩95、出光罩96、导向软管10、喷头11、喇叭段111、吹风段112、导线环12、旋转环13、旋转轴1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包括:外壳1、镜片和支撑柱3,外壳1一侧为迎风面,外壳1另一侧凹陷形成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镜片,外壳1底部安装有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支撑柱3,从与支撑柱3平行的方向上看外壳1为二分之一椭圆形,外壳1的非球面上开设安装槽。从图1可以看出,椭圆形受到的阻力更小,设椭圆的轴径一个为a、另一个轴径为b,也就是a减去b的绝对值,越大受到的阻力就越小。该后视镜外壳1相比现有技术少了一个非圆弧面,减少了风阻力,风阻力系数由0.4~0.6降低到了0.2到0.4,大大降低了风阻,相当于减轻了车重,减少了油耗,节约了能源。为了进一步减少风阻,在外壳1的非球面上安装有整流罩4,整流罩4为二分之一椭圆形,整流罩4盖在镜片外,整流罩4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从图2可以看出,如果仅是二分之一椭圆形的外壳1,会有空气反流至外壳1的非圆弧面,导致空气阻力增大,而设置为图1中第四个图的结构,可以明显降低风阻,因此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镜片和支撑柱,外壳一侧为迎风面,外壳另一侧凹陷形成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镜片,外壳底部安装有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支撑柱,从与支撑柱平行的方向上看外壳为二分之一椭圆形,外壳的非球面上开设安装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镜片和支撑柱,外壳一侧为迎风面,外壳另一侧凹陷形成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镜片,外壳底部安装有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支撑柱,从与支撑柱平行的方向上看外壳为二分之一椭圆形,外壳的非球面上开设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非球面上安装有整流罩,整流罩为二分之一椭圆形,整流罩盖在镜片外,整流罩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整流罩通过安装组件与外壳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包括:凸环、压紧环以及螺钉,外壳的非球面凹陷形成环形槽,环形槽环绕在安装槽外,环形槽供凸环和整流罩的非球面端插入,凸环凸出在整流罩的非球面端外,压紧环用于将凸环压紧在环形槽内,压紧环通过螺钉与外壳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风阻的车、船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凸环底部设置有与环形槽紧贴的倾斜面,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锐角,倾斜面背离压紧环的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蒙王明銮刘颖杨云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开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