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排酸酸洗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96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排酸酸洗槽,包括顶端开口的箱状主体和覆盖于主体开口处的顶盖,主体上部设置有进酸口,底部设置有排酸口,主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酸洗层,下层为储液层,酸洗层和储液层之间通过隔板分隔,酸洗层和储液层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排酸装置连接,所述排酸装置包括排酸管道,排酸管道一端连接于酸洗层底部,另一端连接储液层上部,排酸管道上设置有阀门,酸洗层上部和储液层上部均设置有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快速排酸酸洗槽,上层为酸洗层,下层为储液层,酸洗层和储液层之间通过多个排酸装置连接,在酸洗完成后,酸洗层内酸液通过多个排酸装置同时向酸洗层内排液,加快排液速度,减少酸液排至试样表面以下的时间。

A fast acid wash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排酸酸洗槽
本技术涉及试样酸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排酸酸洗槽。
技术介绍
为改善酸洗工作环境,减少酸雾排放,目前采用的低倍热酸洗工艺大部分采用干进干出酸洗方式,将试样放入密封的酸洗槽中,酸液通过进酸口进入,试样浸泡入酸液后,酸液通过排酸口排出。此方法虽然避免了酸雾溢出至工作环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但与以前人工直接将试样从热酸液中捞出的方式相比,试样表面酸迹斑明显,效果较差,另外酸洗效率也有所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酸洗槽相对密闭,且只有一孔排酸,排酸时间长,酸液排至试样表面以下时间稍长,由于试样表面温度高,表面残酸及易被蒸发干,在后期冲洗中不能去除,留下酸迹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快速排酸酸洗槽,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速排酸酸洗槽,包括顶端开口的箱状主体和覆盖于主体开口处的顶盖,主体上部设置有进酸口,底部设置有排酸口,主体分为上下两个腔体,上部腔体为酸洗层,下部腔体为储液层,酸洗层和储液层之间通过隔板分隔,酸洗层和储液层之间通过不少于2个排酸装置连接,所述排酸装置包括排酸管道,排酸管道一端连接于酸洗层底部并联通至酸洗层内部,酸洗层底部设置有与排酸管道端部联通的开口,排酸管道另一端连接储液层侧壁上部并联通至储液层内部,排酸管道上设置有阀门,酸洗层侧壁上部设置有气管。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储液层侧壁上部设置有气管。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气管设置有可控制开闭的阀。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排酸装置箱状主体一周均匀设置有4个,每个排酸装置高度一致。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所公开的快速排酸酸洗槽,具有两层结构,上层为酸洗层,下层为储液层,酸洗层和储液层之间通过多个排酸装置连接,在酸洗完成后,酸洗层内酸液通过多个排酸装置同时向酸洗层内排液,加快排液速度,减少酸液排至试样表面以下的时间。2、本技术所公开的快速排酸酸洗槽,酸洗层和储液层均设置有气管,气管可连接气泵设备,在进行排液时,向酸洗层内充气,储液层部分气管连接抽气泵或者放空,在气压作用下,可以加快酸洗层内酸液排放速度。附图说明图1、所述快速排酸酸洗槽结构示意图;图2、所述快速排酸酸洗槽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所述快速排酸酸洗槽俯视图;图4、所述排酸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体;2、顶盖;3、排酸装置;4、进酸口;5、排酸口;6、气管;101、酸洗层;102、储液层;301、排酸管道;302、阀门;303、进液口;304、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如图1所示的一种快速排酸酸洗槽,包括顶端开口的箱状主体1和覆盖于主体1开口处的顶盖2,主体1上部设置有进酸口4,底部设置有排酸口5,主体1侧壁均匀分布有排酸装置3。如图2所示,主体1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酸洗层101,下层为储液层102,酸洗层101和储液层102之间通过隔板分隔,酸洗层101上部和储液层102上部均设置有气管6,气管6上设置有可控制开闭的阀。如图3所示,排酸装置3绕主体1一周均匀分布有4个。如图4所示,酸洗层101和储液层102之间通过排酸装置3连接,排酸装置3为包括排酸管道301,排酸管道301一端为进液口303,连接于酸洗层101底部;另一端为出液口304,连接储液层102上部,排酸管道301上设置有阀门302。在使用过程中,排酸装置3阀门302关闭,酸洗层101气管6连接气泵,储液层102气管6连接抽气泵,气管6阀均关闭,排酸口5连接废液池,排酸口5与废液池连接管道设置开关阀。将试样放置于酸洗层101内,酸液通过进酸口4进入,在酸洗完成后,酸洗装置阀门302打开,酸洗层101气管6阀打开,储液层102气管6阀打开,气泵向酸洗层101内充气,储液层102内气体被抽气泵抽出,储液层102内形成负压,酸洗层101内形成高压,酸液通过多个排酸管道301排入储液层102内,极大加快排液速度,减少酸液排至试样表面以下的时间,提高试样酸洗质量。待酸液全部进入储液层102之后,关闭气管6阀,打开排酸口5与废液池之间的开关阀,将酸液排放至废液池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排酸酸洗槽,包括顶端开口的箱状主体和覆盖于主体开口处的顶盖,主体上部设置有进酸口,底部设置有排酸口,其特征在于,主体分为上下两个腔体,上部腔体为酸洗层,下部腔体为储液层,酸洗层和储液层之间通过隔板分隔,酸洗层和储液层之间通过不少于2个排酸装置连接,所述排酸装置包括排酸管道,排酸管道一端连接于酸洗层底部并联通至酸洗层内部,酸洗层底部设置有与排酸管道端部联通的开口,排酸管道另一端连接储液层侧壁上部并联通至储液层内部,排酸管道上设置有阀门,酸洗层侧壁上部设置有气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排酸酸洗槽,包括顶端开口的箱状主体和覆盖于主体开口处的顶盖,主体上部设置有进酸口,底部设置有排酸口,其特征在于,主体分为上下两个腔体,上部腔体为酸洗层,下部腔体为储液层,酸洗层和储液层之间通过隔板分隔,酸洗层和储液层之间通过不少于2个排酸装置连接,所述排酸装置包括排酸管道,排酸管道一端连接于酸洗层底部并联通至酸洗层内部,酸洗层底部设置有与排酸管道端部联通的开口,排酸管道另一端连接储液层侧壁上部并联通至储液层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良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