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边梁的支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737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边梁的支模机构,包括模板、牵拉件、模板固定件和密封件;模板上设有若干定位件,各定位件成一横排且相互间隔地固定在模板,定位件凸出模板的表面并与模板的表面相互垂直;模板通过定位件架设在边梁的上端面,并通过模板固定件与边梁固定连接;牵拉件的一端与模板的上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叠合层的结构筋连接;密封件固定在模板与边梁的侧面并将模板与边梁外侧缝隙封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件和牵拉件来固定模板,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托块,便于拆卸,也减少了对边梁的损伤;密封件能将模板与边梁的侧面封堵,避免了浇筑叠合层混凝土时的混凝土浆泄漏出来,无需进行二次清洁。

A formwork supporting mechanism of assembled sid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边梁的支模机构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支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边梁的支模机构。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中,当预制梁安装完成后,接下来需要浇筑叠合层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为板的厚度。对于边梁而言,由于处在整个装配式结构的外围,且不能在预制梁面留设纵向施工缝,因此边梁叠合层现浇范围内的边梁支模成为一个较难的课题。传统的做法是将模板通过多排水泥钉钉在边梁的外侧,以防止模板发生倾斜,并且在模板的底部另外固定一托块,托块也通过水泥钉固定定在边梁上,起到支撑模板的作用,防止模板下滑。这种方式中,需要在边梁上钉上多根水泥钉,由于边梁是预制构件,钉钉子的次数多容易损伤预制构件;由于有托块及钉子的存在,在后续的模板拆除时比较费时;在浇筑叠合层混凝土期间,混凝土浆容易沿模板和预制梁外侧的缝往下流,造成污染,二次清理费时、费工。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模板带来的损伤边梁、拆除耗时多,二次清理费时费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边梁的支模机构,其有利于减少对边梁的损伤、便于拆卸、无需二次清理。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边梁的支模机构,包括模板、牵拉件、模板固定件和密封件;所述模板上设有若干定位件,各所述定位件成一横排且相互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模板上,所述定位件凸出所述模板的表面并与模板的表面相互垂直;所述模板通过所述定位件架设在边梁的上端面,并通过所述模板固定件与所述边梁固定连接;所述牵拉件的一端与所述模板的上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叠合层的结构筋连接;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模板与所述边梁的侧面并将模板与边梁外侧缝隙封堵。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模板的上端面设有凸出模板的上端面的牵拉固定件,所述牵拉件靠近所述模板的一端与所述牵拉固定件固定连接。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牵拉固定件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模板的上端面的第一固定钉。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二固定钉,所述第二固定钉的一端穿过并超出所述模板。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固定钉至少超出所述模板3cm。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模板固定件包括成一横排设置在所述模板下端的若干第三固定钉,所述第三固定钉穿过所述模板并插入所述边梁中。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模板固定件为步步紧。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模板为木模板或铝模板。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件包括双面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定位件和牵拉件来固定模板,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托块,便于拆卸,也减少了对边梁的损伤;密封件能将模板与所述边梁的侧面封堵,避免了浇筑叠合层混凝土时的混凝土浆泄漏出来,无需进行二次清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边梁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附图标记:1-模板;11-定位件;12-牵拉固定件;2-牵拉件;3-模板固定件;31-第三固定钉;4-密封件;5-边梁;6-叠合层;61-结构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参照图1和图2,一种装配式边梁的支模机构,包括模板1、牵拉件2、模板固定件3和密封件4。其中,所述模板1上设有若干定位件11,各所述定位件11成一横排且相互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模板1上,所述定位件11超出所述模板1并与模板1的表面相互垂直;所述模板1通过所述定位件11架设在边梁5的上端面。所述定位件11为第二固定钉,所述第二固定钉的一端穿过并凸出所述模板1的表面。实际使用中,第二固定钉为铁钉。第二固定钉垂直定在模板1上,其与模板1形成直角,可以贴靠边梁5的侧面与顶面的直角进而将模板1进行竖直架设在边梁5的外侧进行定位。为了保证模板1在边梁5上贴靠架设时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固定钉超出所述模板1至少3cm,其超出的长度越长,越有利于其稳定,避免一架设上去就向外倾斜滑落。架设好模板1后,需要进一步将模板1与边梁5进行固定,本技术中通过模板固定件3与所述边梁5固定连接。具体地,模板固定件3可以采用步步紧来将模板1夹固在边梁5上,步步紧在夹固的过程中不对边梁5造成损伤。由于步步紧是本行业内一种常用的模板夹紧工具,因此对于步步紧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言。模板固定件3也可以采用第三固定钉31来穿过模板1并插入所述边梁5中将模板1固定在边梁5上。第三固定钉31有若干个,并成一横排设置。通过一排第三固定钉31来将模板1钉在边梁5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多排钉子进行固定的方式,其对边梁5是损伤更小。其中,所述牵拉件2的一端与所述模板1的上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叠合层6的结构筋61连接;为了便于牵拉件2与模板1的上沿进行固定,本技术在所述模板1的上端面设有凸出模板1的上端面的牵拉固定件12,所述牵拉件2靠近所述模板1的一端与所述牵拉固定件12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牵拉固定件12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模板1的上端面的第一固定钉;牵拉件2可以采用扎线或铁丝。牵拉件2的设置,将模板1的上端进行了限制,防止模板1向外侧倾斜;而模板1的下端通过模板固定件3来进行固定,防止模板1向内侧倾斜;牵拉件2和模板固定件3一上一下对模板1进行固定和限位,保证模板1竖直设置。为了解决浇筑叠合层6混凝土时的混凝土浆从模板1与边梁5侧面的缝隙中泄漏出来,本技术在模板1与边梁5的侧面设置了密封件4,该密封件4将模板1与边梁5外侧缝隙封堵,起到防止混凝土浆泄漏的作用,避免了后续进行二次清洁。具体地,密封件4为括双面胶,双面胶贴附在模板1与边梁5的侧面将模板1与边梁5外侧缝隙封堵。其中,所述模板1为木模板1或铝模板1,质量较轻,降低搬运和安装固定的难度。基于上述的结构,下面简述其使用过程:在安装完成预制的边梁5后,安装好叠合层6的结构筋61;清洁边梁5的上侧;在模板1上顶上第二固定钉,并确保第二固定钉超出模板13cm以上;在边梁5的侧边贴附上密封件4(即双面胶);将模板1利用第二固定钉贴靠架设在边梁5的上侧,第二固定钉紧贴边梁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边梁的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牵拉件、模板固定件和密封件;/n所述模板上设有若干定位件,各所述定位件成一横排且相互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模板上,所述定位件凸出所述模板的表面并与模板的表面相互垂直;/n所述模板通过所述定位件架设在边梁的上端面,并通过所述模板固定件与所述边梁固定连接;/n所述牵拉件的一端与所述模板的上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叠合层的结构筋连接;/n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模板与所述边梁的侧面并将模板与边梁外侧缝隙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边梁的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牵拉件、模板固定件和密封件;
所述模板上设有若干定位件,各所述定位件成一横排且相互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模板上,所述定位件凸出所述模板的表面并与模板的表面相互垂直;
所述模板通过所述定位件架设在边梁的上端面,并通过所述模板固定件与所述边梁固定连接;
所述牵拉件的一端与所述模板的上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叠合层的结构筋连接;
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模板与所述边梁的侧面并将模板与边梁外侧缝隙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边梁的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的上端面设有凸出模板的上端面的牵拉固定件,所述牵拉件靠近所述模板的一端与所述牵拉固定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边梁的支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固定件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模板的上端面的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景杨张文邓强章王名铭邱炜升罗林昕翁文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