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震作用的超厚剪力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
,具体为一种具有抗震作用的超厚剪力墙。
技术介绍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受剪切力破坏,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充分发挥钢板的性能,使钢板剪力墙受力时具备较高的防屈曲能力,通常需要在钢板剪力墙两侧设置足够的横向和纵向加劲肋,以保证钢板不发生整体屈曲和局部屈曲。然而,现有的剪力墙普遍存在防屈曲能力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震作用的超厚剪力墙,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震作用的超厚剪力墙,包括钢筋框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框架(8)包括横向钢筋(1)和纵向钢筋(2),所述横向钢筋(1)通过钢丝固定安装于纵向钢筋(2)上,所述纵向钢筋(2)的固定插接于地梁(3)的上端,所述地梁(3)上分别设置有槽钢架(4)和两组钢板(5),所述钢板(5)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固定插接有第一加强筋(7),所述钢筋框架(8)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9),所述第二加强筋(9)的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横向钢筋(1)和纵向钢筋(2)上,所述槽钢架(4)位于两组钢板(5)之间,所述钢筋框架(8)的内部浇筑有混凝土层(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震作用的超厚剪力墙,包括钢筋框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框架(8)包括横向钢筋(1)和纵向钢筋(2),所述横向钢筋(1)通过钢丝固定安装于纵向钢筋(2)上,所述纵向钢筋(2)的固定插接于地梁(3)的上端,所述地梁(3)上分别设置有槽钢架(4)和两组钢板(5),所述钢板(5)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固定插接有第一加强筋(7),所述钢筋框架(8)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9),所述第二加强筋(9)的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横向钢筋(1)和纵向钢筋(2)上,所述槽钢架(4)位于两组钢板(5)之间,所述钢筋框架(8)的内部浇筑有混凝土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作用的超厚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架(4)包括第一槽钢条(10)、第二槽钢条(11)和支撑钢条(12),所述第一槽钢条(10)设置有三组,所述第二槽钢条(11)的固定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磊,刘翰龙,闫瑞松,丁自帅,杨清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