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盲区近红外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769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盲区近红外监测系统,包括MCU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近红外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及报警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近红外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及报警模块分别与MCU模块电连接;MCU模块用于运行图像处理算法程序及各个模块的数据;语音识别模块用于提取驾驶员语音信号特征,并通过搜索和匹配策略输出标准语音指令到MCU模块;近红外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属指定盲区的近红外影像信息并通信传输到所述MCU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指定盲区的近红外图像信息;报警模块用于输出报警音频信息;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监测系统不受异常天气及光照影响,有利于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

A near infrared monitoring system for vehicle blind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盲区近红外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驾驶
,特别涉及一种不受环境影响的车辆盲区智能近红外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视野与安全驾驶息息相关,如果无法准确的判断路况信息,即使拥有再好的安全配置和驾驶技术,那么也难以确保行车安全。由于车身构造,无论是大型车辆还是小型车辆,都存在盲区。所谓盲区就是驾驶员在坐进驾驶室之后,正常行驶行为中的视觉角度死角,简单的地说就是我们坐在主驾驶上开车难以看见的区域。由于人眼视场的限制、驾驶室遮挡及后视镜视场限制等因素,任何车辆都会存在盲区。如附图1所示,为大型卡车的盲区示意图。A区、C区和E区属于半盲区。在半盲区中,由于驾驶室遮挡,司机无法看到靠近车辆的区域中的景象,半盲区中不可见区域的大小取决于车辆结构和自身尺寸。B区、D区、F区、G区和H区属于全盲区。B区和D区分别是由车辆A柱和B柱遮挡造成的视线盲区,F区、G区和H区是由于超出司机直接视线范围以及左右和后视镜视线范围造成的。由于车辆盲区的存在,每年都造成大量车辆剐蹭、碰撞、碾压行人等事故。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问题,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盲区近红外监测系统,根据驾驶员的视角范围,所述车辆的周围可分为多个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MCU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近红外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及报警模块;/n所述语音识别模块、近红外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及报警模块分别与所述MCU模块电连接;/nMCU模块,用于运行图像处理算法程序及各个模块的数据;/n语音识别模块,用于提取驾驶员语音信号特征,并通过搜索和匹配策略输出标准语音指令到MCU模块;/n近红外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属指定盲区的近红外影像信息并通信传输到所述MCU模块;/n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指令显示指定盲区的近红外图像信息;/n报警模块,用于输出报警音频信息;/n其中,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盲区近红外监测系统,根据驾驶员的视角范围,所述车辆的周围可分为多个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MCU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近红外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及报警模块;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近红外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及报警模块分别与所述MCU模块电连接;
MCU模块,用于运行图像处理算法程序及各个模块的数据;
语音识别模块,用于提取驾驶员语音信号特征,并通过搜索和匹配策略输出标准语音指令到MCU模块;
近红外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属指定盲区的近红外影像信息并通信传输到所述MCU模块;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指令显示指定盲区的近红外图像信息;
报警模块,用于输出报警音频信息;
其中,所述近红外采集模块包括多个近红外采集单元,所述近红外采集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近红外相机,用于进行双目检测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CAN总线系统,与所述MCU模块电连接,用于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MCU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红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系统传输到MCU模块的汽车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杰孙涛谢晓方王诚成王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