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65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包括第一防护横梁、第二防护横梁以及间隔分布的立柱,所述第一防护横梁和第二防护横梁均呈波浪状穿设在多个立柱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横梁与第一防护横梁固定在同一个立柱上的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便捷、连接稳固、安全性能高、结构新颖的特点,提高了防护栏的减震和缓冲效果,延长了防护栏使用寿命,降低了综合成本。

A kind of highway protective fence with wave shaped protectiv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
本技术涉及公路防护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
技术介绍
公路护栏是一种吸能结构,在阻止车辆越出公路的同时,还通过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改变车辆方向,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传统的公路防护栏通常是以波纹状钢护栏板相互拼接并由主柱支撑的连接结构,上述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钢作为硬质材料,其断裂伸长只有3%左右,变形程度较小,吸能的效果较差;2、发生车祸或强烈的撞击时,钢护栏板极其容易插入车体,对车辆上的人员造成较大的伤害;3、钢护栏板的遮挡面积较大,安装在道路两侧时,由于长时间看见较长距离的护栏,会对道路上的行人造成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对行驶造成一定的影响;4、钢护栏板的制造能耗较高,特别是防腐镀锌过程,碳排放量、COD排放较大,对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节能环保效果不佳;5、钢护栏标准长度4.32m,每公里需要1000片,总重量60多吨,安装时需要单片螺栓连接,而且运输等费用较高;6、钢护栏每年需要进行一次或两次的涂漆、修补等养护工作,其综合维护费用成本级数逐年递增。基于上述原因,作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具有安装便捷、连接稳固、安全性能高的特点,提高了防护栏的减震和缓冲效果,延长了护栏使用寿命,降低了综合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包括第一防护横梁、第二防护横梁以及间隔分布的立柱,所述第一防护横梁和第二防护横梁均呈波浪状穿设在多个立柱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横梁与第一防护横梁固定在同一个立柱上的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每个所述立柱上均纵向间隔设置三个防阻块,所述第一防护横梁向下弯曲部分固定至一个立柱的上部防阻块且第一防护横梁向上弯曲部分固定至相邻的另一个立柱的下部防阻块。所述第二防护横梁向上弯曲部分固定至一个立柱的中部防阻块且第二防护横梁向下弯曲部分固定至相邻的另一个立柱的中部防阻块。所述第二防护横梁向上弯曲部分还可固定至一个立柱的下部防阻块且第二防护横梁向下弯曲部分固定至相邻的另一个立柱的上部防阻块。所述防阻块外壁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竖直部与防阻块外壁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所述固定件的竖直部与防阻块外壁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横梁或第二防护横梁卡合在固定件、紧固件及防阻块所形成的空间内。相邻两个立柱间的所述第一防护横梁部分和第二防护横梁部分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防护横梁和第二防护横梁均包括纤维层和包覆于纤维层外表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热塑性树脂层。所述保护层外壁设有若干沿第一防护横梁和第二防护横梁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棱。所述纤维层由多根纤维组成,单根纤维的拉伸强度大于等于900MPa,单根纤维的断裂强度大于等于8.0cN/detx,所述保护层的拉伸强度大于等于30MPa。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防护横梁和第二防护横梁主要由纤维层和树脂保护层组成,抗冲击力强,在发生碰撞时能有效减缓冲击力,提高安全性,且树脂的耐老化性能更加优良,阻燃效果佳,有效延长了防护梁的使用寿命,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与钢材相比,比重更低,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安装难度;第一防护横梁及第二防护横梁均成波浪状,结构新颖,连接方式简单稳固,安装快速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件与防阻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防护横梁的局部剖开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防护横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立柱1、第一防护横梁2、纤维层21、保护层22、凸棱221、第二防护横梁3、防阻块4、固定件5、紧固件5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5所示,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包括第一防护横梁2、第二防护横梁3以及间隔分布的立柱1,所述第一防护横梁2和第二防护横梁3均呈波浪状穿设在多个立柱1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横梁3与第一防护横梁2固定在同一个立柱1上的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本技术中,第一防护横梁2的数量设置为一个,第二防护横梁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每个所述立柱1上均纵向间隔设置三个防阻块4,三个防阻块4为上、中、下等间距设置,防阻块4为中空结构,发生碰撞时,撞击力传递至防阻块4,防阻块4将发生形变并逐步进行能量的稀释释放,提高了缓冲性能。第一防护横梁2的穿设方式为:所述第一防护横梁2向下弯曲部分固定至一个立柱1的上部防阻块4且第一防护横梁2向上弯曲部分固定至相邻的另一个立柱1的下部防阻块4。第二防护横梁3的穿设方式为:所述第二防护横梁3向上弯曲部分固定至一个立柱1的中部防阻块4且第二防护横梁3向下弯曲部分固定至相邻的另一个立柱1的中部防阻块4;所述第二防护横梁3向上弯曲部分还可固定至一个立柱1的下部防阻块4且第二防护横梁3向下弯曲部分固定至相邻的另一个立柱1的上部防阻块4。所述防阻块4外壁设有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的竖直部与防阻块4外壁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所述固定件5的竖直部与防阻块4外壁间通过紧固件51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横梁2或第二防护横梁3卡合在固定件5、紧固件51及防阻块4所形成的空间内。相邻两个立柱1间的所述第一防护横梁2部分和第二防护横梁3部分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防护横梁2和第二防护横梁3均包括纤维层21和包覆于纤维层21外表面的保护层22。所述保护层22为热塑性树脂层,所述保护层22的拉伸强度大于等于30MPa,保护层22可采用PVC或改性PVC等树脂材料加工而成,保护层22的设置不仅对纤维层21形成良好地保护,还可增加第一防护横梁2和第二防护横梁3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保护层22外壁设有若干沿第一防护横梁2和第二防护横梁3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棱221,凸棱221的截面呈弧状结构,可进一步增加第一防护横梁2和第二防护横梁3的强度。所述纤维层21由多根纤维组成,纤维层21可以是由多根纤维组成的单层纤维层或由多层纤维层叠放而成,纤维层21采用材料的是涤纶工业丝纤维,单根纤维的拉伸强度大于等于900MPa,单根纤维的断裂强度大于等于8.0cN/detx,纤维的密度小,比强度高,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在发生碰撞时能有效吸收车辆撞击第一防护横梁2和第二防护横梁3的能量,减缓冲击力,减小或甚至是避免对车内人员的伤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包括第一防护横梁(2)、第二防护横梁(3)以及间隔分布的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横梁(2)和第二防护横梁(3)均呈波浪状穿设在多个立柱(1)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横梁(3)与第一防护横梁(2)固定在同一个立柱(1)上的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包括第一防护横梁(2)、第二防护横梁(3)以及间隔分布的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横梁(2)和第二防护横梁(3)均呈波浪状穿设在多个立柱(1)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横梁(3)与第一防护横梁(2)固定在同一个立柱(1)上的弯曲部分的弯曲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1)上均纵向间隔设置三个防阻块(4),所述第一防护横梁(2)向下弯曲部分固定至一个立柱(1)的上部防阻块(4)且第一防护横梁(2)向上弯曲部分固定至相邻的另一个立柱(1)的下部防阻块(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横梁(3)向上弯曲部分固定至一个立柱(1)的中部防阻块(4)且第二防护横梁(3)向下弯曲部分固定至相邻的另一个立柱(1)的中部防阻块(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横梁(3)向上弯曲部分还可固定至一个立柱(1)的下部防阻块(4)且第二防护横梁(3)向下弯曲部分固定至相邻的另一个立柱(1)的上部防阻块(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波浪状防护横梁的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阻块(4)外壁设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超石教学曾卫卫吴赛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