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燃烧器内部混合燃料气和氧化剂的微型内混式催化燃烧器。
技术介绍
微燃烧是相对于传统燃烧发生在较大的尺度范围而言的,目前研究的微燃烧一般发生在很小的尺度范围内,它们通常在低于1cm3的容积内发生。通过微燃烧产生的能量在微机电系统、微型航空航天设备、个人移动电子设备等设备上作为能量的提供者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燃烧与电池相比,有比电池高几十倍的能量密度、价格低、输出电压稳定、环境污染小和添加燃料方便等特点。目前研究的微燃烧器可以直接输出热能或者通过采用微型燃气轮机产生动力和热电转化、热离子转化、热光伏电池等直接转化为电力的形式输出能量。由于微燃烧室尺度的微小,对燃料在其中的燃烧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微尺度下表面积/体积比比宏观尺度下的表面积/体积比大很多,表面散热造成的热损失很大,这样导致了燃烧室内温度低,难以维持燃烧稳定;同时尺度的减小使得燃料燃烧所需的化学反应时间和燃料在燃烧室中的停留时间接近,不易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目前研究的微尺度燃烧器大多数是燃烧预混气体,而且这些预混气体大都是在燃烧室外部预混以后才通入到燃烧器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内混式催化燃烧器,包括单晶硅材料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还分别有单晶硅材料的上预热室和下预热室与燃烧室上下表面键合形成三层结构;所述上预热室和下预热室内部各有一条蚀刻的预热通道,预热通道的入口分别在上预热室和下预热室外表面,两 个预热通道的出口在上预热室和下预热室内表面,并穿透燃烧室相互连通;所述燃烧室内部有依次相互连通的蚀刻的预混通道、燃烧区空腔和排气通道,预混通道入口与两个预热通道的出口相互连通,排气通道的末端穿过上预热室或下预热室其中任意一层并在其外 表面形成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虎,岑可法,杨卫娟,刘建忠,程军,周志军,黄镇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