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料出料口粉尘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733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料出料口粉尘回收系统,包括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下端的出料口设有与包装箱适配的盖板,盖板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吸尘口,吸尘口与吸尘管连接,吸尘管另一端与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连通,吸尘管上还设有控制吸尘管通止的开关阀。该粉料出料口粉尘回收系统将粉尘回收利用,保证了车间环境。

A dust recovery system at powder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料出料口粉尘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料出料口粉尘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粉料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后合规粉料从出料口出来进入包装箱包装,再此过程中,由于是粉料,不可避免会产生粉尘飘离,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通过罩壳尽可能与包装箱吻合,但装料非常不便,而且防尘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粉尘回收利用的粉料出料口粉尘回收系统。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粉料出料口粉尘回收系统,包括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下端的出料口设有与包装箱适配的盖板,盖板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吸尘口,吸尘口与吸尘管连接,吸尘管另一端与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连通,吸尘管上还设有控制吸尘管通止的开关阀。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出料管口设置盖板,并在盖板上开设吸尘口,利用旋风分离器的负压将飘逸的粉尘通过吸尘管回收到旋风器中,减少粉尘的产生,并将粉尘进行回收重新下料,结构简单实用。作为优选,吸尘管另一端连接在旋风分离器的进料管上。作为优选,旋风分离器相对进料口的另一侧内壁向前凹陷形成弧状凹腔,且凹腔凹陷深度向着形成风旋的方向逐渐减小。进一步的,盖板为平面板,盖板的外轮廓略大于包装箱开口的轮廓,且盖板不低于出料管口的高度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粉料出料口粉尘回收系统,包括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旋风分离器1,旋风分离器1下端的出料口设有与包装箱适配的盖板2,盖板2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吸尘口,吸尘口与吸尘管3连接,吸尘管3另一端与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连通,吸尘管3上还设有控制吸尘管通止的开关阀4,开关阀4可选用常规球阀。具体的,由于出料口为一向下延伸的出料管,可在出料管上套设法兰并焊接固定,利用法兰与盖板螺接固定,盖板2为平面板,盖板2的外轮廓略大于包装箱开口的轮廓,且盖板2不低于出料管口的高度设置,这样不会影响到包装箱的放置,吸尘口的直径为8cm左右,吸尘管端部与其中一个吸尘口密封焊接,并在吸尘管上连接一根支管,利用支管与另一吸尘口密封连接。作为优选,吸尘管3另一端连接在旋风分离器的进料管5上,同样以焊接方向连通并密封焊接。这样,可通过旋风分离器的吸风管6产生的负压使得吸尘管将下料时飘逸的粉尘进行吸收并回用到旋风分离器中。另外,为了风旋稳定,且使得合规粉料可下料到旋风分离器中,旋风分离器相对进料口的另一侧内壁向前凹陷形成弧状凹腔,且凹腔凹陷深度向着形成风旋的方向逐渐减小。下料时,飘散的粉尘会通过吸尘管回收到旋风分离器中重新下料,避免粉尘污染车间。以上仅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料出料口粉尘回收系统,包括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旋风分离器下端的出料口设有与包装箱适配的盖板,盖板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吸尘口,吸尘口与吸尘管连接,吸尘管另一端与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连通,吸尘管上还设有控制吸尘管通止的开关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料出料口粉尘回收系统,包括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旋风分离器下端的出料口设有与包装箱适配的盖板,盖板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吸尘口,吸尘口与吸尘管连接,吸尘管另一端与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连通,吸尘管上还设有控制吸尘管通止的开关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出料口粉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吸尘管另一端连接在旋风分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钱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