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装置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725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1:16
公布了一种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链节、第二铰链节、第三铰链节、第一转动组件及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设置于所述第三铰链节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铰链节经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所述第二铰链节经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以使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相对所述第三铰链节转动时,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相互靠近或远离。还公布了一种电子装置。

Hinge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装置及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铰链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显示屏相对于传统的显示装置而言,具有可折叠、曲面、柔性和可拉伸等优点,广泛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有技术中,在折叠柔性显示设备时,柔性显示设备的两侧的折弯过程不对称,导致折弯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及电子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折叠柔性显示设备折弯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链节、第二铰链节、第三铰链节、第一转动组件及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设置于所述第三铰链节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铰链节经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所述第二铰链节经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以使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相对所述第三铰链节转动时,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相互靠近或远离。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柔性显示屏及铰链装置,所述柔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铰链装置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铰链节和第二铰链节相对第三铰链节弯折时,第一铰链节和第二铰链节相互靠近,第一铰链节和第二铰链节相对第三铰链节展开时,第一铰链节和第二铰链节相互远离,避免了铰链装置不同位置的折弯半径不同对折弯效果的影响,铰链装置可以折弯较大的角度,弯折效果好,对应电子设备的折叠和展平状态时,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的距离变化补偿了铰链装置与柔性显示屏的相对位移,对柔性显示屏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铰链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铰链装置处于弯折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铰链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铰链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第一转动组件的立体图。图7为第二转动组件的立体图。图8为第一转动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9为第二转动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10为第三铰链节的立体图。图11为第一铰链节的立体图。图12为第二铰链节的立体图。图13为一种实施方式中铰链装置的俯视图。图14为图13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图15为铰链装置展开时的立体图。图16为铰链装置弯折时的立体图。图17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铰链装置的俯视图。图18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铰链装置的俯视图。图19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铰链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用于显示图像。具体的,显示设备可以为仅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显示器等,也可以为集成有触控功能的电子设备等,当然,电子装置也可以为具有通信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是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铰链装置2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的铰链装置200为展开状态,图3所示的铰链装置200为弯折状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100包括铰链装置200及设置于铰链装置200上的柔性显示屏300。柔性显示屏300设置于铰链装置200上。柔性显示屏300包括可折弯区域300a,以及连接于可折弯区域300a相对的两侧的两个非折弯区域300b,可折弯区域300a随着铰链装置200的弯折或展开而弯折或展开。铰链装置20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300。本实施例中,铰链装置200包括第一铰链节202、第二铰链节204及第三铰链节206,第一铰链节202和第二铰链节204位于第三铰链节206的相对的两侧,并且第一铰链节202和第二铰链节204均与第三铰链节206活动连接。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铰链节202、第二铰链节204及第三铰链节206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塑料等,进一步的,第一铰链节202、第二铰链节204及第三铰链节206可以通过胚体通过机械加工形成,也可以通过注塑等方式形成。一方面,第一铰链节202和第二铰链节204均与第三铰链节206转动连接,即第一铰链节202可以相对第三铰链节206转动,第二铰链节204亦可以相对第三铰链节206转动,从而可以实现铰链装置200的弯折或展开。另一方面,第一铰链节202和第二铰链节204均与第三铰链节206滑动连接,即第一铰链节202可以相对第三铰链节206滑动,第二铰链节204亦可以相对第三铰链节206滑动。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铰链装置200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铰链装置200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铰链装置200还包括联动机构400,第一铰链节202经联动机构400活动连接第二铰链节204。具体的,联动机构400设置于第三铰链节206上,第一铰链节202转动连接至联动机构400,第二铰链节204转动连接至联动机构400。第一铰链节202相对第三铰链节206转动时,受到联动机构400的作用,第二铰链节204相对于第三铰链节206同步转动,第一铰链节202与第二铰链节204的活动过程同步,铰链装置200的弯折效果好,对应电子装置100的折叠和展平过程,第一铰链节202和第二铰链节204对柔性显示屏300的作用力对称、均匀,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屏300的弯折效果并防止柔性显示屏300因受力不均而被损坏。进一步的,第一铰链节202与第二铰链节204的转动方向相反,以使铰链装置200实现弯折和展开的状态。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铰链装置200还包括第一转动组件22和第二转动组件24,第一铰链节202经第一转动组件22转动连接第三铰链节206,第二铰链节204经第二转动组件24转动连接第三铰链节206,第一转动组件22和第二转动组件24均滑动连接第三铰链节206,以使第一铰链节202和第二铰链节204相对第三铰链节206转动时,第一铰链节202和第二铰链节204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铰链节202和第二铰链节204相对第三铰链节206弯折时,第一铰链节202和第二铰链节204相互靠近,第一铰链节202和第二铰链节204相对第三铰链节206展开时,第一铰链节202和第二铰链节204相互远离,避免了铰链装置200不同位置的折弯半径不同对折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铰链节、第二铰链节、第三铰链节、第一转动组件及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设置于所述第三铰链节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铰链节经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所述第二铰链节经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以使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相对所述第三铰链节转动时,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相互靠近或远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1 CN PCT/CN2018/1228891.一种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铰链节、第二铰链节、第三铰链节、第一转动组件及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设置于所述第三铰链节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铰链节经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所述第二铰链节经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以使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相对所述第三铰链节转动时,所述第一铰链节和所述第二铰链节相互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展开时,所述第一铰链节与所述第二铰链节相互远离;
所述铰链装置弯曲时,所述第一铰链节与所述第二铰链节相互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所述第一铰链节经所述第二转动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以使所述第一铰链节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且可以相对所述第三铰链节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设有第一联动齿轮,所述第三铰链节设有对应所述第一联动齿轮的第一联动齿条,当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时,所述第一联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联动齿条啮合,以使所述第一转动杆在所述第三铰链节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的第三转动杆和第四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所述第二铰链节经所述第四转动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以使所述第二铰链节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节,且可以相对所述第三铰链节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转动杆设有第三联动齿轮,所述第三铰链节设有对应所述第三联动齿轮的第三联动齿条,当所述第四转动杆转动时,所述第三联动齿轮与所述第三联动齿条啮合,以使所述第三转动杆在所述第三铰链节上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华灵陈松亚凡小飞欧阳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