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盖及其应用的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86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杯盖及其应用的保温杯。该杯盖包括主盖、掀盖和吸管,该杯盖还包括中盖,该主盖的中部设有一主盖通孔,该中盖的中部设有一中盖通孔;该中盖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主盖上,且该主盖通孔于中盖安装在主盖后被中盖封闭;该吸管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中盖上,且该中盖通孔于吸管安装在中盖后被吸管封闭该保温杯包括上述杯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杯盖及其应用的保温杯通过增加中盖,且让中盖及安装在中盖上的吸管均可自行拆卸及安装,以便于将杯盖进行更加全面的清洗,降低细菌滋生风险,令饮用水更加安全卫生。

Cup cover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杯盖及其应用的保温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杯盖及其应用的保温杯。
技术介绍
保温杯主要由杯体及杯体及盖设于杯体的开口端的杯盖所组成。杯盖通常包括主盖、掀盖和吸管,掀盖可转动地安装于主盖上以使掀盖在一合盖状态与一开盖状态之间转动切换,主盖上设有用于锁定处于合盖状态的掀盖的锁扣机构。现有的主盖结构为一体化,不便于清洗,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令饮用水更加安全卫生的杯盖,包括主盖、掀盖和吸管,该杯盖还包括中盖,该主盖的中部设有一主盖通孔,该中盖的中部设有一中盖通孔;该中盖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主盖上,且该主盖通孔于中盖安装在主盖后被中盖封闭;该吸管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中盖上,且该中盖通孔于吸管安装在中盖后被吸管封闭。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杯,包括杯体及盖设于杯体的开口端的杯盖,该杯盖为上述杯盖。本技术公开的杯盖通过增加中盖,且让中盖及安装在中盖上的吸管均可自行拆卸及安装,以便于将杯盖进行更加全面的清洗,降低细菌滋生风险,令饮用水更加安全卫生。本技术公开的保温杯应用上述杯盖而具有上述杯盖的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本技术的杯盖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其中掀盖处于开盖状态;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杯盖的立体分解图;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本技术的中盖、弹性密封圈、吸管以及弹性塞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主盖的俯视图;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中盖的俯视图;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杯盖的剖视图,其中掀盖处于开盖状态;图9示出了在图8的基础上将掀盖转动切换至合盖状态后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9的A-A剖视图;图11示出了图8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12示出了图8的C部局部放大图;图13示出了图10的D部局部放大图;图14示出了图10的E部局部放大图;图15示出了图8的F部局部放大图;图16示出了本技术的保温杯的示意图。附图标号:10主盖、101主盖通孔、102主盖盖板部、103主盖侧壁部、104环形杯口槽、105承台、106弹性卡钩、107弹性臂、108钩体、109缺口、110主盖挡部;20掀盖、201封堵柱;30吸管、301主管体、302吸管挡板、303环形凹槽;40中盖、401中盖通孔、402中盖盖板部、403中盖侧壁部、404中盖侧壁部远离中盖盖板部的一端、405环形卡槽、406托耳、407中盖挡部、408盖板通孔、409环形突起;50杯体、501杯口端;60弹性密封圈;70锁扣机构;80弹性塞、801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15所示的一种杯盖,包括主盖10、掀盖20和吸管30,该杯盖还包括中盖40,该主盖10的中部设有一主盖通孔101,该中盖40的中部设有一中盖通孔401;该中盖40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主盖10上,且该主盖通孔101于中盖40安装在主盖10后被中盖40封闭;该吸管30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中盖40上,且该中盖通孔401于吸管30安装在中盖40后被吸管30封闭。该技术方案通过增加中盖,且让中盖及安装在中盖上的吸管均可自行拆卸及安装,以便于将杯盖进行更加全面的清洗,降低细菌滋生风险,令饮用水更加安全卫生。该中盖40是透明的,该中盖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饮用水者透过中盖查看杯体内的水量。该主盖10包括主盖盖板部102和呈圆筒状的主盖侧壁部103,该主盖侧壁部103自主盖盖板部102向下延伸,该主盖通孔101设于主盖盖板部102上;该中盖40包括中盖盖板部402和呈圆筒状的中盖侧壁部403,该中盖侧壁部403自中盖盖板部402向下延伸,该中盖通孔401设于中盖盖板部402上,该主盖通孔101于中盖40安装在主盖10后被中盖盖板部402封闭;该主盖侧壁部103包围中盖侧壁部403,且于主盖侧壁部403与中盖侧壁部403之间形成一供杯体的杯口端501置入的环形杯口槽104,本实施例中,主盖侧壁部403的内壁可设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出),杯体的杯口端501的外壁可设置有外螺纹(图中未示出),杯体的杯口端501置入的环形杯口槽104时,主盖侧壁部403的内壁的内螺纹与杯体的杯口端501的外壁的外螺纹配合;中盖侧壁部远离中盖盖板部的一端404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弹性密封圈60,本实施例中,该中盖侧壁部远离中盖盖板部的一端404设有环形卡槽405,弹性密封圈60局部嵌入环形卡槽405中,借此以实现弹性密封圈60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中盖侧壁部远离中盖盖板部的一端404。本实施例中,当杯体的杯口端501置入环形杯口槽104时,中盖侧壁部远离中盖盖板部的一端404伸入杯体50内,且弹性密封圈60能够与杯体50的杯壁紧密接触,以提高密封保温效果。该主盖的主盖盖板部102与中盖的中盖盖板部402之间设有卡扣结构,该卡扣结构可实现中盖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主盖上。该技术方案采用卡扣结构来实现中盖与主盖的可拆装式装配,以便于中盖的拆装操作。该卡扣结构包括承台105和弹性卡钩106;该承台105和弹性卡钩106均设于主盖盖板部102上,且该承台105和弹性卡钩106分立于主盖通孔101的两侧,该弹性卡钩106呈“L”形;该中盖盖板部402于中盖40安装在主盖10后被承托于承台105和弹性卡钩106上。该技术方案公开的卡扣结构结构简单,掰动弹性卡钩即可实现中盖的拆装,拆装操作方便快捷。该中盖盖板部402的边缘处设有两个托耳406,该两个托耳406在中盖盖板部402的周向上等间隔分布,即两个托耳406在中盖盖板部402的周向上以180度角间隔分布;该中盖40安装在主盖10后,其中一个托耳406被承托在承台105上,另一个托耳406被承托在弹性卡钩106上,借此以实现中盖盖板部于中盖安装在主盖后被承托于承台和弹性卡钩上。该技术方案设计合理,安装中盖时,一个托耳搭在承台上,另一个托耳与弹性卡钩扣合,便于拆装操作。该主盖盖板部102上位于主盖通孔101的边缘处设有两个缺口109,该两个缺口109在主盖通孔101的周向上等间隔分布,即两个两个缺口109在主盖通孔101的周向上以180度角间隔分布;该承台105设于其中一个缺口109处,该弹性卡钩106设于另一个缺口109处。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缺口,以便于拆装,同时便于弹性卡钩及承台的清洗操作。该中盖盖板部402的边缘处还设有两个中盖挡部407,该两个中盖挡部407在中盖盖板部402的周向上等间隔分布,且中盖挡部407与托耳406在中盖盖板部402的周向上是错开的,尤其是90度角错开;该主盖盖板部102上设有两个主盖挡部110,该两个主盖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盖,包括主盖、掀盖和吸管,其特征在于:该杯盖还包括中盖,该主盖的中部设有一主盖通孔,该中盖的中部设有一中盖通孔;/n该中盖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主盖上,且该主盖通孔于中盖安装在主盖后被中盖封闭;/n该吸管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中盖上,且该中盖通孔于吸管安装在中盖后被吸管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盖,包括主盖、掀盖和吸管,其特征在于:该杯盖还包括中盖,该主盖的中部设有一主盖通孔,该中盖的中部设有一中盖通孔;
该中盖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主盖上,且该主盖通孔于中盖安装在主盖后被中盖封闭;
该吸管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中盖上,且该中盖通孔于吸管安装在中盖后被吸管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该中盖是透明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该主盖包括主盖盖板部和呈圆筒状的主盖侧壁部,该主盖侧壁部自主盖盖板部向下延伸,该主盖通孔设于主盖盖板部上;
该中盖包括中盖盖板部和呈圆筒状的中盖侧壁部,该中盖侧壁部自中盖盖板部向下延伸,该中盖通孔设于中盖盖板部上,该主盖通孔于中盖安装在主盖后被中盖盖板部封闭;
该主盖侧壁部包围中盖侧壁部,且于主盖侧壁部与中盖侧壁部之间形成一环形杯口槽;
中盖侧壁部远离中盖盖板部的一端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弹性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该主盖的主盖盖板部与中盖的中盖盖板部之间设有卡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该卡扣结构包括承台和弹性卡钩;
该承台和弹性卡钩均设于主盖盖板部上,且该承台和弹性卡钩分立于主盖通孔的两侧,该弹性卡钩呈“L”形;
该中盖盖板部于中盖安装在主盖后被承托于承台和弹性卡钩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该中盖盖板部的边缘处设有两个托耳,该两个托耳在中盖盖板部的周向上等间隔分布;
该中盖安装在主盖后,其中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仙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联众动漫文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