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60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用收集装置,包括缸体和支架,缸体设置于支架上部,缸体包括圆筒部、第一漏斗部和第二漏斗部,第一漏斗部与圆筒部一体成型,第二漏斗部设置于第一漏斗部内,第二漏斗部出口端贯穿第一漏斗部,第一漏斗部与第二漏斗部一体成型,第一漏斗部和第二漏斗部下端均设置有开关阀,缸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片和隔离板,隔离板设置于支撑片上部,隔离板中部设置有镂空部,镂空部内设置有饲喂盒,饲喂盒与隔离板铰接,饲喂盒上设置有推杆,推杆与饲喂盒铰接,缸体上部设置有固定杆,推杆与固定杆活动连接。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装置在收集粪便和残饵的过程中存在的容易干扰水产动物的正常活动以及残饵收集不充分等问题。

A collection device for aqua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用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收集装置
,具体涉及到一种水产养殖用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在推动水产养殖,节省养殖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摄食量和粪便中营养元素含量是鱼类营养研究的两个基础指标。摄食量统计中的重要环节是统计残饵量。然而,由于水生动物生活在水体中,残饵的收集困难,这已成为相关领域专家必须要关注的重点。同样,由于水生动物的粪便极易分散在水体中,要将整个水体进行分析又不现实,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收集水体中的粪便是水产动物营养专家关注的另一个问题。目前,对于摄食浮性饲料的水生动物可使用捞取法收集残饵,然而对于摄食沉性饵料的水生动物,目前主要方法是依据虹吸原理收集剩余饵料。这包括使用吸管人工吸取或用小型仪器吸取。这两种方法都存在需要不停地移动入水一端的吸管,从而严重干扰了实验水产动物的正常运动和生理活动,进而影响到一些实验的准确性;同时,虹吸法还存在收集残饵不充分,无法满足实验要求的问题。此外,人工捞取沉性残饵的方法由于工作量大,且存在极大的人为误差,建议不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收集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装置在收集粪便和残饵的过程中存在的容易干扰水产动物的正常活动以及残饵收集不充分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产养殖用收集装置,包括缸体和支架,所述缸体设置于所述支架上部,所述缸体包括圆筒部、第一漏斗部和第二漏斗部,所述第一漏斗部与所述圆筒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漏斗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漏斗部内,所述第二漏斗部出口端贯穿所述第一漏斗部,所述第一漏斗部与所述第二漏斗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漏斗部和第二漏斗部下端均设置有开关阀,所述缸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片和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置于所述支撑片上部,所述隔离板中部设置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内设置有饲喂盒,所述饲喂盒与所述隔离板铰接,所述饲喂盒设置于所述第二漏斗部上部,所述饲喂盒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饲喂盒铰接,所述缸体上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固定杆活动连接。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漏斗部开口的直径与圆筒部的直径相等,第一漏斗部与圆筒部的下端一体成型,圆筒部内为水产动物的活动区,第一漏斗部用于收集水产动物的粪便,第二漏斗部用于收集水产动物的饲料残饵,圆筒部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片,支撑片与圆筒部为固定连接,支撑片至少设置有4个,4个支撑片分别均匀设置于圆筒部的四周,推杆设置于远离饲喂盒与隔离板铰接部的一侧,隔离板上设置有若干供粪便通过的圆孔。使用时,将隔离板放置在支撑片上,隔离板与支撑片为可拆卸连接的,可根据养殖的水产动物粪便的大小,更换孔径不同的隔离板,隔离板可水产动物进行阻挡,使水产动物在圆筒部活动,水产动物产生的粪便掉落在隔离板上,并通过隔离板沉积在第一漏斗部内,打开第一漏斗部上的开关阀,便可将收集的粪便排放出来;隔离板中部设置的镂空部用于放置饲喂盒,饲喂盒的边缘与隔离板铰接,饲喂盒可沿着铰接轴上下移动,使用时,取一根管子插入到饲喂盒内,然后将饲料通过管子投在饲喂盒内共水产动物食用,收集时,将推杆从固定杆上取下,然后向下推动推杆,饲喂盒的一侧便在推杆的推力作用向下倾斜,饲喂盒内的生鱼饲料便在重力作用下掉进第二漏斗部内,打开第二漏斗部上的开关阀,便可将残饵排放出来,以供科研需要,该装置可有效的将残饵和粪便进行分离回收,且回收的效果好。进一步地,推杆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推杆的挂钩。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挂钩挂在固定杆上,实现对推杆的固定,设置有挂钩,方便推杆的固定和拿取,提高使用方便性。进一步地,饲喂盒侧壁上设置有饲料出口。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设置饲料出口可提高残饵流出的速度,提高使用的效果。进一步地,第一漏斗部和第二漏斗部的开口处于同一平面内。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第二漏斗部的开口与隔离板接触,饲喂盒倾斜时,其内部的残饵便可完全掉进第二漏斗部内,实现收集。进一步地,第一漏斗部和第二漏斗部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开关阀。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有两个开关阀,回收时,可先打开上部的开关阀,使残饵或者粪便先流进两个开关阀之间的区域,然后关闭上部的开关阀,打开下部的开关阀,粪便或者残饵便在重力作用下排出,设置有两个开关阀可大大提高分离的效果,避免由于水压过大,使得排出的粪便或者残饵被冲散。进一步地,缸体上部设置有进水口。进一步地,缸体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口。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进水口用于对缸体进行补水时使用,溢流口的位置决定了缸体内水位的位置,可根据水产动物的习性进行设置,以便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充分对水产动物的粪便和饲料进行分离回收,提高回收效果,而且,在回收过程中不会对水体造成过大搅动,不会影响水产动物的正常活动。附图说明图1为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圆筒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饲喂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缸体;2、支架;3、圆筒部;4、第一漏斗部;5、第二漏斗部;6、开关阀;7、支撑片;8、隔离板;9、镂空部;10、饲喂盒;11、推杆;12、固定杆;13、挂钩;14、饲料出口;15、进水口;16、溢流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收集装置,包括缸体1和支架2,缸体1设置于支架2上部,优化地,缸体1上部设置有进水口15。优化地,缸体1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口16。缸体1包括圆筒部3、第一漏斗部4和第二漏斗部5,第一漏斗部4与圆筒部3一体成型,第二漏斗部5设置于第一漏斗部4内,第二漏斗部5出口端贯穿第一漏斗部4,第一漏斗部4与第二漏斗部5一体成型,优化地,第一漏斗部4和第二漏斗部5的开口处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漏斗部4和第二漏斗部5下端均设置有开关阀6,优化地,第一漏斗部4和第二漏斗部5上均设置有两个开关阀6。缸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片7和隔离板8,隔离板8设置于支撑片7上部,隔离板8中部设置有镂空部9,镂空部9内设置有饲喂盒10,饲喂盒10与隔离板8铰接,优化地,饲喂盒10侧壁上设置有饲料出口14。饲喂盒10上设置有推杆11,推杆11与饲喂盒10铰接,缸体1上部设置有固定杆12,推杆11与固定杆12活动连接,优化地,推杆11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推杆11的挂钩13。上述结构的使用过程如下:水产动物的粪便通过隔离板8沉降在第一漏斗部4内,收集时,先打开上部的开关阀6,让粪便沉积在两个开关阀6之间的区域,然后关闭上部的开关阀6,打开下部的开关阀6,此时,水体的压力较小,粪便便在重力作用下掉出,实现了收集的目的;喂食时,通过圆管子将饲料投进饲喂盒10内,收集时,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和支架(2),所述缸体(1)设置于所述支架(2)上部,所述缸体(1)包括圆筒部(3)、第一漏斗部(4)和第二漏斗部(5),所述第一漏斗部(4)与所述圆筒部(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漏斗部(5)设置于所述第一漏斗部(4)内,所述第二漏斗部(5)出口端贯穿所述第一漏斗部(4),所述第一漏斗部(4)与所述第二漏斗部(5)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漏斗部(4)和第二漏斗部(5)下端均设置有开关阀(6),所述缸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片(7)和隔离板(8),所述隔离板(8)设置于所述支撑片(7)上部,所述隔离板(8)中部设置有镂空部(9),所述镂空部(9)内设置有饲喂盒(10),所述饲喂盒(10)与所述隔离板(8)铰接,所述饲喂盒(10)设置于所述第二漏斗部(5)上部,所述饲喂盒(10)上设置有推杆(11),所述推杆(11)与所述饲喂盒(10)铰接,所述缸体(1)上部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推杆(11)与所述固定杆(12)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和支架(2),所述缸体(1)设置于所述支架(2)上部,所述缸体(1)包括圆筒部(3)、第一漏斗部(4)和第二漏斗部(5),所述第一漏斗部(4)与所述圆筒部(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漏斗部(5)设置于所述第一漏斗部(4)内,所述第二漏斗部(5)出口端贯穿所述第一漏斗部(4),所述第一漏斗部(4)与所述第二漏斗部(5)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漏斗部(4)和第二漏斗部(5)下端均设置有开关阀(6),所述缸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片(7)和隔离板(8),所述隔离板(8)设置于所述支撑片(7)上部,所述隔离板(8)中部设置有镂空部(9),所述镂空部(9)内设置有饲喂盒(10),所述饲喂盒(10)与所述隔离板(8)铰接,所述饲喂盒(10)设置于所述第二漏斗部(5)上部,所述饲喂盒(10)上设置有推杆(11),所述推杆(11)与所述饲喂盒(10)铰接,所述缸体(1)上部设置有固定杆(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琼汪斌陈虎周波齐锦雯陈德芳唐妮王书瑶吴源冰田正志王美徐少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