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流量高压节段式多级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483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流量高压节段式多级泵,包括出口段、中段、叶轮、耐磨板和入口段,所述中段的一侧设置有出口段,且中段的内部设置有导叶,所述导叶的一侧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一侧设置有耐磨板,所述耐磨板通过螺钉与中段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中段的左端设置有入口段,所述中段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泵轴,所述泵轴的中部设置有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工艺简单,叶轮可以精铸,也可以采用铣削方式,铸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叶轮直径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泵的扬程,保证较高的效率,耐磨板与叶轮使用不同的材质,且存在一定硬度差,以防止叶片与耐磨板相咬合,均压孔可以保证后盖板的前后压差不会过大,从而不会引起较大的轴向力。

A small flow high pressure segmental multistag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流量高压节段式多级泵
本技术属于相关多级泵
,具体涉及一种小流量高压节段式多级泵。
技术介绍
节段式多级泵由于其能产生比单级泵更高的压力,因而在电力、化工、钢铁、矿山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泵流量很小且扬程很高时,该泵为小流量高压节段式多级泵,泵的比转速ns很小,当流量小于1.5m3/h或ns小于40时,叶轮的流道变得很窄,最小达到2-3mm,致使铸造变得特别困难。现有技术的小流量高压节段式多级泵如果同时要保证很高的扬程,使得单个叶轮直径很大,泵叶轮内部损失及圆盘损失很大,也就是说不能单靠加大叶轮直径保证高扬程。此时,对于多级泵可以采用增加叶轮级数的方法提高扬程,但这样会增加泵的长度尺寸,无形中增大了泵的成本。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采用特殊设计。现有的小流量高压节段式多级泵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效率较低:由于流量小,流道窄,使得叶轮内水力损失较大,泵的效率较低;同时由于泵的扬程较高,采用加大叶轮直径的方式提高扬程,会使圆盘损失激增,泵的效率也会较低。2、铸造工艺复杂:叶轮具有前后盖板,流道窄,铸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流量高压节段式多级泵,包括出口段(1)、中段(2)、叶轮(4)、耐磨板(5)和入口段(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2)的一侧设置有出口段(1),且中段(2)的内部设置有导叶(3),所述导叶(3)的一侧设置有叶轮(4),所述叶轮(4)的一侧设置有耐磨板(5),所述叶轮(4)包括后盖板(41)、长叶片(42)、短叶片(43)和均压孔(44),所述长叶片(42)和短叶片(43)沿圆周相间均匀分布,且长叶片(42)和短叶片(43)只弯曲不扭曲,所述长叶片(42)入口角较小为3°-5°,所述长叶片(42)的出口角接近90°,所述长叶片(42)和短叶片(43)的外侧设置有均压孔(44),且长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流量高压节段式多级泵,包括出口段(1)、中段(2)、叶轮(4)、耐磨板(5)和入口段(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2)的一侧设置有出口段(1),且中段(2)的内部设置有导叶(3),所述导叶(3)的一侧设置有叶轮(4),所述叶轮(4)的一侧设置有耐磨板(5),所述叶轮(4)包括后盖板(41)、长叶片(42)、短叶片(43)和均压孔(44),所述长叶片(42)和短叶片(43)沿圆周相间均匀分布,且长叶片(42)和短叶片(43)只弯曲不扭曲,所述长叶片(42)入口角较小为3°-5°,所述长叶片(42)的出口角接近90°,所述长叶片(42)和短叶片(43)的外侧设置有均压孔(44),且长叶片(42)和短叶片(43)的中部插接有后盖板(41),所述长叶片(42)和短叶片(43)与耐磨板(5)之间有0.5-0.8mm的轴向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世群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