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通信装置及IC ID自动增加通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18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IC通信装置及IC ID自动增加通信方法,该装置包括:多个感应IC,包括相邻配置的第一感应IC至第N感应IC,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以及控制器,与上述第一感应IC连接,其中,在处于睡眠(SLEEP)模式的上述控制器接收唤醒信号而发送给所述第一IC时,向上述第一感应IC至第N感应IC的相邻配置的两个感应IC双向发送所述唤醒信号。

IC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IC ID automatic increase commun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IC通信装置及ICID自动增加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DAISYCHAIN连接结构的ICID(identity)自动增加通信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IC(integratedcircuit)通信装置(ICIDautoincrementcommunicationmethodwithdaisychainconnectionstructureandICcommunicationdeviceperformingthesame)。更加详细地,利用双向通信方式能够减少多个IC消耗的通信用电流的通信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IC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最近,大部分的车辆导入了数字技术,随着搭载于车辆的电子产品的数量大量增加,出现了需要考虑车辆内外的多个变量来控制车辆的必要性。由此,使用有除了控制发动机的功能之外,还用于控制驱动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等车辆的所有部分的车辆用电子控制装置(ElectronicControlUnit,ECU)。这样的车辆用电子控制装置在内部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IC,从而执行车辆控制功能,为此,从外部的电源供给装置(例如电池)接收电源。但是,在电子控制装置内具备多个IC的情况下,存在为了执行各功能而消耗相当多的电流的问题。由此,为了实现多个IC消耗的电流量的最小化,使用了将多个IC转换为睡眠(SLEEP)模式的方式,但是,为了再次激活睡眠(SLEEP)模式的IC,需要唤醒(Wake-up)达到几十个的IC,并且需要为每一个IC赋予识别码,从而存在消耗更多的电池电流的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出用于实现在达到几十个的IC的通信激活过程中消耗的电流的最小化的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的技术。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000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9-0030136号(2009.03.24。)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将睡眠(SLEEP)模式的多个IC快速地转换为可进行通信的正常(NORMAL)模式的IC通信方法以及IC通信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不限定于在上述中言及的技术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从下面的记载中可明确的理解未言及的其它的技术问题。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IC通信装置,包括:多个IC,所述多个IC包括相邻配置的第一IC至第NIC,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以及控制器,与所述第一IC连接,其中,在处于睡眠(SLEEP)模式的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唤醒信号而发送给所述第一IC时,向所述第一IC至第NIC的相邻配置的两个IC双向发送唤醒信号。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多个IC在所述控制器接收唤醒信号之前的初始ID识别码可以设定为0,所述多个传感IC随着接收一个唤醒信号,ID识别码增加一。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多个IC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IC在ID识别码设定为1以上的状态下接收到唤醒信号时,可以将唤醒信号单向发送到不是发送唤醒信号的IC的相邻配置的其它的IC。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IC至第NIC可以通过菊花链(Daisychain)方式连接。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IC通信装置执行IC通信的方法,其中,IC通信装置包括相邻配置的第一IC至第NIC(N是2以上的整数),所述IC通信方法包括:向第一IC发送唤醒信号的第一发送步骤;将在所述第一发送步骤中发送的唤醒信号同时向与所述第一IC相邻配置的控制器和第二IC双向发送的第二发送步骤;将在所述第二发送步骤中发送的唤醒信号同时向与所述第二IC相邻配置的所述第一IC和第三IC双向发送的第三发送步骤;以及将在所述第三发送步骤中发送的唤醒信号同时向所述第三IC至第NIC的相邻配置的两个IC双向发送的步骤。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发送步骤还可以包括根据在所述第一发送步骤中发送的所述唤醒信号,将所述第一IC的ID识别码增加1的第一识别步骤,所述第二发送步骤还可以包括根据在所述第二发送步骤中发送的所述唤醒信号,将所述第二IC的ID识别码增加1的第二识别步骤。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三发送步骤还可以包括根据在所述第三发送步骤发送的唤醒信号,将所述第三IC的ID识别码增加1并且将所述第一IC的ID识别码额外地增加1的第三识别步骤。根据一实施例,在所述第三发送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确认与所述第三IC相邻配置的IC的数量,当所述相邻配置的IC确定为一个时,将在所述第三发送步骤中发送的唤醒信号发送到与所述第三IC相邻配置的所述第二IC,向与所述第一IC连接的所述控制器单向发送唤醒信号的第四发送步骤。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四发送步骤还可以包括:根据在所述第四发送步骤中发送的唤醒信号,将所述第二IC的ID识别码额外地增加1的第四识别步骤。根据一实施例,在所述第四发送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向与所述第二IC连接的所述第一IC单向发送所述唤醒信号的第五发送步骤。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五发送步骤还可以包括:根据在所述第五发送步骤中发送的所述唤醒信号,将所述第一IC的ID识别码额外地增加1的第五识别步骤。根据一实施例,在所述第五识别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对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唤醒信号的数量进行计数,将计数的唤醒信号的数量与整体IC数量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设定ID识别码的步骤。专利技术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睡眠(SLEEP)模式的多个IC双向进行通信,从而具有可以缩短转换为正常(NORMAL)模式所需的时间的效果。并且,根据每一个IC的ID识别码,将唤醒信号的发送方向设置为不同,从而具有能够减少多个IC之间的通信过程中消耗的电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不限定于上述提及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通过下面的说明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它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现有的用于多个IC进行动作的网络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IC通信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多个IC进行动作的网络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图4a是示出现有的多个IC的网络状态转换所需时间的图。图4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个IC的网络状态转换所需时间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0:IC通信装置;10:第一IC;20:第二IC;30:第三IC;5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以及特征和用于实现这些的方法将通过附图和详细说明的实施例变得清楚。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下面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其它各种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仅用于完整地公开本专利技术,为了向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提供专利技术的范畴而提供,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来定义本专利技术。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成元素。在没有其它定义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的术语(包括技术以及科学术语)以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意思使用。并且,在没有明确地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C通信装置,包括:/n多个IC,所述多个IC包括相邻配置的第一IC至第NIC,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以及/n控制器,与所述第一IC连接,/n其中,在处于睡眠模式的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唤醒信号而发送给所述第一IC时,向所述第一IC至第N IC的相邻配置的两个IC双向发送唤醒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8 KR 10-2018-01114181.一种IC通信装置,包括:
多个IC,所述多个IC包括相邻配置的第一IC至第NIC,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以及
控制器,与所述第一IC连接,
其中,在处于睡眠模式的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唤醒信号而发送给所述第一IC时,向所述第一IC至第NIC的相邻配置的两个IC双向发送唤醒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通信装置,其中,
在所述多个IC中,在所述控制器接收唤醒信号之前的初始ID识别码设定为0,
所述多个IC随着接收到一个唤醒信号,ID识别码增加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IC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IC在ID识别码设定为1以上的状态下接收到唤醒信号时,
将唤醒信号单向发送到不是发送唤醒信号的IC的相邻配置的其它的I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IC至第NIC通过菊花链方式连接。


5.一种ICID自动增加通信方法,其为一种包括相邻配置的第一IC至第NIC的IC通信装置执行IC通信的方法,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所述ICID自动增加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IC通信装置向第一IC发送唤醒信号的第一发送步骤;
所述IC通信装置将在所述第一发送步骤中发送的唤醒信号同时向与所述第一IC相邻配置的控制器和第二IC双向发送的第二发送步骤;
所述IC通信装置将在所述第二发送步骤中发送的唤醒信号同时向与所述第二IC相邻配置的所述第一IC和第三IC双向发送的第三发送步骤;以及
所述IC通信装置将在所述第三发送步骤中发送的唤醒信号同时向所述第三IC至第NIC的相邻配置的两个IC双向发送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CID自动增加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步骤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荣根金瑟孔朴载民朴栽成李相镐崔钟元
申请(专利权)人:奥特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