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飞专利>正文

移动式变电站及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610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变电站及变电站监控系统,该移动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及人字形顶盖,人字形顶盖设置于变电站本体的顶部;人字形顶盖上设置有避雷装置;变电站本体内部设置有主控板、红外热像仪、电磁辐射检测仪、时间同步装置、温湿度传感器、温控装置、通信装置、断电总开关及报警装置;变电站本体的检修门上设置有身份认证装置;红外热像仪、电磁辐射检测仪、时间同步装置、温湿度传感器、温控装置、通信装置、断电总开关、报警装置及身份认证装置分别与主控板连接;移动式变电站通过通信装置与监控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移动式变电站测控功能不全面,安全防护性能较差,不能实现精确的自动控制问题。

Mobile substation and substation monito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变电站及变电站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变电站
,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变电站及变电站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移动式变电站是一种将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机电一体化,全封闭运行,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近年来,电网在不断吸纳工业化、信息化成果,各类新技术、新材料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变革提供了技术基础,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科研创新的必由之路。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移动式变电站,移动式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使得无人值守、少人值班成为可能,同时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也要求现有的移动式变电站逐步实现无人值守的创新设计。随着无人值守模式的推广,伴随而来的是对移动式变电站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然而,移动式变电站故障问题时有发生,现有的移动式变电站测控功能不全面,安全防护性能较差,不能实现精确的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变电站及变电站监控系统,以缓解了现有的移动式变电站测控功能不全面,安全防护性能较差,不能实现精确的自动控制的问题,提高了安全防护性能,实现了精确的自动控制。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变电站,该移动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以及人字形顶盖,所述人字形顶盖设置于所述变电站本体的顶部;所述人字形顶盖上设置有避雷装置;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设置有主控板、红外热像仪、电磁辐射检测仪、时间同步装置、温湿度传感器、控温装置、通信装置、报警装置以及断电总开关;所述变电站本体的检修门上设置有身份认证装置;所述红外热像仪、所述电磁辐射检测仪、所述时间同步装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温装置、所述通信装置、所述报警装置、所述断电总开关、以及所述身份认证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移动式变电站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监控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还设置有滑动导轨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红外热像仪安装在所述滑动导轨上,所述红外热像仪上还配有可见光摄像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红外热像仪在所述滑动导轨上滑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时间同步装置包括GPS模块、北斗模块以及时钟处理单元,所述GPS模块和所述北斗模块均连接至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伸出至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外部;所述时钟处理单元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人字形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和一组或者多组LED灯线性阵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保存至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所述光敏传感器、一组或者多组所述LED灯线性阵列供电;所述光敏传感器、一组或者多组所述LED灯线性阵列分别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多组所述LED灯线性阵列具有不同的照射角度,所述身份认证装置包括人脸识别摄像头、门锁装置;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能够多角度旋转;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门锁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雨水感应器和多个温控窗,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多个所述温控窗一一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对应的所述温控窗的打开和闭合,所述雨水感应器、各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所述检修门上设置有指示装置;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指示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指示装置包括指示灯、仪表盘以及报警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结合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振基座,所述防振基座内部均匀填充有减振层。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防振基座下端面的每个角上均设置有万向轮与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液压升降装置控制所述万向轮的收缩。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所述变电站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管理平台以及一个或者多个如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移动式变电站;所述移动式变电站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监控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移动式变电站内部进行监测,以保证移动式变电站内部所有运行的电气设备不存在潜伏性的热隐患,有效防止火灾、停电等事故发生;利用电磁辐射检测仪对移动式变电站的工频电磁环境进行检测,以使相关维修人员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利用时间同步装置对移动式变电站进行时间同步,提高对移动式变电站的控制精度和性能;利用控温装置调节移动式变电站内的温度和湿度,减少高温与短路故障的发生;利用身份认证装置,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电行为以及减少人身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利用通信装置实现移动式变电站与远程的监控管理平台之间的无线通信,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故障并检修,降低移动式变电站的故障问题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式变电站及变电站监控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移动式变电站测控功能不全面,安全防护性能较差,不能实现精确的自动控制的问题,提高了安全防护性能,实现了精确的自动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变电站的通信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认证装置工作中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标:300-变电站本体;400-人字形顶盖;500-避雷装置;600-检修门;700-温控窗;100-主控板;101-红外热像仪;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变电站本体以及人字形顶盖,所述人字形顶盖设置于所述变电站本体的顶部;所述人字形顶盖上设置有避雷装置;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设置有主控板、红外热像仪、电磁辐射检测仪、时间同步装置、温湿度传感器、控温装置、通信装置、报警装置以及断电总开关;所述变电站本体的检修门上设置有身份认证装置;/n所述红外热像仪、所述电磁辐射检测仪、所述时间同步装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温装置、所述通信装置、所述报警装置、所述断电总开关、以及所述身份认证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板连接;/n所述移动式变电站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监控管理平台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变电站本体以及人字形顶盖,所述人字形顶盖设置于所述变电站本体的顶部;所述人字形顶盖上设置有避雷装置;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设置有主控板、红外热像仪、电磁辐射检测仪、时间同步装置、温湿度传感器、控温装置、通信装置、报警装置以及断电总开关;所述变电站本体的检修门上设置有身份认证装置;
所述红外热像仪、所述电磁辐射检测仪、所述时间同步装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温装置、所述通信装置、所述报警装置、所述断电总开关、以及所述身份认证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所述移动式变电站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监控管理平台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还设置有滑动导轨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红外热像仪安装在所述滑动导轨上,所述红外热像仪上还配有可见光摄像头;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红外热像仪在所述滑动导轨上滑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同步装置包括GPS模块、北斗模块以及时钟处理单元,所述GPS模块和所述北斗模块均连接至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伸出至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外部;
所述时钟处理单元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人字形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和一组或者多组LED灯线性阵列;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保存至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所述光敏传感器、一组或者多组所述LED灯线性阵列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飞
申请(专利权)人:彭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