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96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数据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收发器的电源电压管脚、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CAN收发器的待机模式控制输入管脚,与第一电阻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CAN收发器的高电平CAN总线管脚,与第二电阻一端,以及共模扼流圈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第三电容、第三电阻一端,以及所述CAN收发器的共模稳定输出管脚相连;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与所述CAN收发器的低电平CAN总线管脚,以及所述共模扼流圈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另一端接地。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对扭矩测量值进行传输。

A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通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扭矩测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新款车型层出不穷,汽车台架及道路测试越来越重要。现代发动机需要提高转速来改善机械性能,提高效率,而扭矩是电动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高精度、高可靠的扭矩测量。并且,得到的扭矩测量值需要传输至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因此,为了实现扭矩测量值的传输,亟需一种数据通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装置,以实现扭矩测量值的传输。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通信装置,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收发器的电源电压管脚、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CAN收发器的待机模式控制输入管脚,与第一电阻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CAN收发器的高电平CAN总线管脚,与第二电阻一端,以及共模扼流圈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第三电容、第三电阻一端,以及所述CAN收发器的共模稳定输出管脚相连;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与所述CAN收发器的低电平CAN总线管脚,以及所述共模扼流圈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另一端接地。可选的,还包括:电压转换装置;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二电压输入端电压为6-32伏,所述电压输出端电压为5伏。可选的,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包括: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四电容、第四电阻一端、以及开关稳压器的电压输入管脚相连;所述第四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启用和禁用输入管脚相连;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地面管脚接地;所述开关稳压器的自举电压管脚,与第五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开关节点管脚、电感一端、以及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电感,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一端、以及所述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另一端与第六电阻一端、以及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反馈管脚相连;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另一端均接地。可选的,所述第四电容为4.7微法;所述第五电容为100纳法;所述第六电容为10微法;所述第七电容为10微法;所述第八电容为100纳法。可选的,所述第四电阻为100千欧;所述第五电阻为54.9千欧;所述第六电阻为10千欧。可选的,所述电感为33微亨。可选的,所述二极管为MBR0520LT1G。可选的,所述第一电阻为10千欧;所述第二电阻为60.4欧、所述第三电阻为60.4欧。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容为10微法;所述第二电容为100纳法;所述第三电容为1纳法。可选的,所述CAN收发器为TJA1040。由上述内容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收发器的电源电压管脚、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CAN收发器的待机模式控制输入管脚,与第一电阻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CAN收发器的高电平CAN总线管脚,与第二电阻一端,以及共模扼流圈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第三电容、第三电阻一端,以及所述CAN收发器的共模稳定输出管脚相连;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与所述CAN收发器的低电平CAN总线管脚,以及所述共模扼流圈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另一端接地,因此能够基于CAN收发器实现对数据的传输,也即能够对扭矩测量值进行传输。并且,基于CAN收发器实现的CAN总线数据传输方式,具有传输数据稳定可靠、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的优点。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1、基于CAN收发器能够实现对数据的传输,也即能够对扭矩测量值进行传输。并且,基于CAN收发器实现的CAN总线数据传输方式,具有传输数据稳定可靠、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的优点。2、通过电压转换装置能够转换得到适合数据通信装置工作的电压值,保证数据通信装置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通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压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的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通信装置,能够对扭矩测量值进行传输。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通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数据通信装置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收发器的管脚3,即VCC(VoltCurrentCondenser,电源电压)管脚、第一电容C63、以及第二电容C64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63、第二电容C64,另一端接地;CAN收发器的管脚8,即STB(standbymodecontrolinput,待机模式控制输入)管脚,与第一电阻R56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56,另一端接地;CAN收发器的管脚7,即CANH(HIGH-levelCANbusline,高电平CAN总线)管脚,与第二电阻R57一端,以及共模扼流圈T2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57,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65、第三电阻R58一端,以及CAN收发器的管脚5,即SPLIT(common-modestabilizationoutput,共模稳定输出)管脚相连;第三电阻R58,另一端与CAN收发器的管脚6,即CANL(LOW-levelCANbusline,低电平CAN总线)管脚,以及共模扼流圈T2另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65,另一端接地。上述CAN收发器可以为TJA1040。TJA1040具有极低的电流待机模式,可以通过总线实现远程唤醒功能。CAN总线使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用于传输速率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收发器的电源电压管脚、第一电容(C63)、以及第二电容(C64)一端相连;/n所述第一电容(C63)、第二电容(C64),另一端接地;/n所述CAN收发器的待机模式控制输入管脚,与第一电阻(R56)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56),另一端接地;/n所述CAN收发器的高电平CAN总线管脚,与第二电阻(R57)一端,以及共模扼流圈(T2)一端相连;/n所述第二电阻(R57),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65)、第三电阻(R58)一端,以及所述CAN收发器的共模稳定输出管脚相连;/n所述第三电阻(R58),另一端与所述CAN收发器的低电平CAN总线管脚,以及所述共模扼流圈(T2)另一端相连;/n所述第三电容(C65),另一端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收发器的电源电压管脚、第一电容(C63)、以及第二电容(C64)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C63)、第二电容(C64),另一端接地;
所述CAN收发器的待机模式控制输入管脚,与第一电阻(R56)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56),另一端接地;
所述CAN收发器的高电平CAN总线管脚,与第二电阻(R57)一端,以及共模扼流圈(T2)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阻(R57),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65)、第三电阻(R58)一端,以及所述CAN收发器的共模稳定输出管脚相连;
所述第三电阻(R58),另一端与所述CAN收发器的低电平CAN总线管脚,以及所述共模扼流圈(T2)另一端相连;
所述第三电容(C65),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转换装置;
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
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二电压输入端电压为6-32伏,所述电压输出端电压为5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包括:
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四电容(C33)、第四电阻(R79)一端、以及开关稳压器的电压输入管脚相连;
所述第四电容(C33),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79),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启用和禁用输入管脚相连;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地面管脚接地;
所述开关稳压器的自举电压管脚,与第五电容(C32)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C32),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开关节点管脚、电感(L2)一端、以及二极管(D14)的负极相连;
所述二极管(D14)的正极接地;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小波桂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联长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