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智能算法驱动的主被动一体化康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75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生智能算法驱动的主被动一体化康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智能算法驱动的主被动一体化康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以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生智能算法驱动的主被动一体化康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用户包含运动意图的脑电信号;获取用户包含运动信息的肌电信号;获取用户对运动执行机构施加的力控信号;根据脑电信号、肌电信号和力控信号合成运动执行机构的控制输出信号;所述运动执行机构根据所述控制输出信号带动用户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大脑康复训练领域。

Active passive integrated rehabilitation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device driven by bionic intelligent algorith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生智能算法驱动的主被动一体化康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生智能算法驱动的主被动一体化康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适用于大脑康复训练领域。
技术介绍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缺血或出血性损伤而引起脑功能缺失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中国居民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约270万,新发病率与死亡率相当,并且大约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脑卒中复发率高,加之近年来该病呈年轻化趋势,使得中国脑卒中防控形势严峻。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运动损伤及交通事故等造成的患者肢体障碍,我国康复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采用智能机器人辅助治疗会成为一种趋势。脑卒中极易造成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针对患肢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机械运动来提高患肢肌力、避免肌肉萎缩、避免产生压疮等,更重要的是需要提高患者主动参与训练的意图,刺激患者大脑受损区域的神经重塑,使其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摆脱对康复设备的依赖。目前对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主要采用按摩、针灸、电刺激、治疗师辅助患者运动,以及康复机器人辅助运动的方法。治疗师辅助运动方式所需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智能算法驱动的主被动一体化康复方法,其特征在于:/n获取用户包含运动意图的脑电信号;/n获取用户包含运动信息的肌电信号;/n获取用户对运动执行机构施加的力控信号;/n根据脑电信号、肌电信号和力控信号合成运动执行机构的控制输出信号;/n所述运动执行机构根据所述控制输出信号带动用户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智能算法驱动的主被动一体化康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用户包含运动意图的脑电信号;
获取用户包含运动信息的肌电信号;
获取用户对运动执行机构施加的力控信号;
根据脑电信号、肌电信号和力控信号合成运动执行机构的控制输出信号;
所述运动执行机构根据所述控制输出信号带动用户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智能算法驱动的主被动一体化康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输出信号根据以下算法得到:
N=K1*N脑电+K2*N肌电+K3*N力控+K4*N补偿;
K1+K2+K3+K4=1;
其中N为控制输出信号,K1为脑电系数,N脑电为脑电特征;K2为肌电系数,N肌电为肌电特征;K3为力控系数,N力控为力控特征;K4为补偿系数,N补偿为补偿特征;
当脑电、肌电、力控信号中一种或多种信号较强时,对应的脑电、肌电、力控系数提高,补偿系数相应降低;
当脑电、肌电、力控信号中一种或多种信号较弱时,对应的脑电、肌电、力控系数降低,补偿系数相应升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智能算法驱动的主被动一体化康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包含运动意图的脑电信号包括:
向用户呈现能激发患者镜像神经元产生主动运动意念的外界刺激;
获取用户包含主动运动意念的脑电信号。


4.一种仿生智能算法驱动的主被动一体化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脑机接口模块(1),用于获取用户包含运动意图的脑电信号;
肌电模块(2),用于获取用户包含运动信息的肌电信号;
力控模块(3),用于获取用户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正哲陈卫东朱世强朱威灵傅向向杨培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迈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