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偏光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器技术

技术编号:235570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偏光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光学基膜和液晶材料,对所述光学基膜进行配向处理后,将所述液晶材料沉积于经配向处理后的所述光学基膜的表面后干燥及固化,在所述基膜上得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获取易黏着材料,将所述易黏着材料沉积于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远离所述光学基膜的另一侧表面,干燥得到易黏着层;获取偏光子材料,将所述偏光子材料沉积于所述易黏着层远离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的另一侧表面,干燥及固化得到偏光子层,制得圆偏光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圆偏光板光学延迟效果好,可有效的改善光反射问题,整体厚度较薄,可挠性好,稳定性佳,可灵活应用于柔性显示器中。

Circular polarizing pla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dis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偏光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圆偏光板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显示器。
技术介绍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中,金属电极容易反射环境中的自然光而导致其对比度降低,技术人员通过在OLED面板上贴合由线性偏光板及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所构成的圆偏光板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中,线性偏光板将自然光转换为线性偏极光,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将线性偏极光与圆偏极光进行可逆转换,而圆偏极光在镜面反射过程中可以进行转换,如原左旋圆偏极光在镜面反射过程中会转换为右旋圆偏极光,反之亦然。因此利用上述光学膜材以及圆偏极光的特性,将圆偏光板贴合于OLED容易反光的金属电极上,当外界自然光线入射线性偏光板后即被转换为线偏极光,再经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后又被转为左旋圆偏极光,接着经过金属电极的反射后,左旋圆偏极光会被转换为右旋圆偏极光,当其再通过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时,即被转换成与原来振动方向垂直的线偏极光,最后由于无法通过线性偏光板而被吸收,最终达成消除OLED显示器外界入射光源干扰的抗反光功效,进而改善自然光反射的问题。由此可见,偏光板是OLED显示设备不可或缺的组件。目前市面上的偏光板多使用聚乙烯醇(PVA)为偏光子,在染剂溶液中拉伸后,再于PVA上下两侧增加保护层,如三醋酸纤维素膜(TAC),用以阻隔水气渗入破坏PVA及染剂。而上下两侧三醋酸纤维素膜保护层与偏光子的贴合,通常是将三醋酸纤维素膜经过碱洗制程后,接着再以水胶制程进行贴合。因此,传统已知偏光板的最终结构主要包含一层偏光子与分别位于偏光子两侧的两个保护层。另一方面,为了使偏光板具有抗反光功能,通常透过黏接胶将一般高分子拉伸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贴合固定于保护层上,形成已知的外贴式圆偏光板,其迭构次序为保护层、偏光子、保护层、黏接胶以及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等。近来,为了减薄外贴式圆偏光板的厚度,目前的圆偏光板往往采用斜向拉伸的高分子拉伸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取代一层三醋酸纤维素膜保护层的内贴合的方式,将各功能膜层采用胶粘剂贴合在一起,从而制得厚度较薄的圆偏光板。然而,现有圆偏光板的整体厚度还是偏厚,对于柔性OLED显示器的可挠性发展有所限制;另一方面,现有采用内贴合方式制备圆偏光板时,内贴合的张力较不易调控,容易翘曲且容易产生皱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偏光板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外贴式及内贴合式圆偏光板整体厚度偏厚,容易翘曲,可挠性差,限制其在柔性显示器中的应用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偏光板。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一种圆偏光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获取光学基膜和液晶材料,对所述光学基膜进行配向处理后,将所述液晶材料沉积于经配向处理后的所述光学基膜的表面后干燥及固化,在所述基膜上得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获取易黏着材料,将所述易黏着材料沉积于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远离所述光学基膜的另一侧表面,干燥得到易黏着层;获取偏光子材料,将所述偏光子材料沉积于所述易黏着层远离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的另一侧表面,干燥及固化得到偏光子层,制得圆偏光板。优选地,所述沉积的方式包括:涂布和喷涂;和/或,所述配向处理的方式包括但并不限于:摩擦配向法和/或光配向法。优选地,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的厚度为500nm~15μm;和/或,所述偏光子层的厚度为50nm~3μm;和/或,所述易黏着层的厚度为10nm~700nm。所述光学基膜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三醋酸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烯烃聚合物、丙烯酸树脂、聚偏二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液晶材料选自:棒状液晶、碟状液晶、块状液晶、胆甾醇液晶、掺有掌性分子的棒状液晶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掌性分子的添加量为固含量的0.01~3%。优选地,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选自:液晶型逆分散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液晶型A板相位延迟膜、液晶型O板相位延迟膜、液晶型双轴相位延迟膜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偏光子材料选自:使用碟状、棒状、块状二色性染料中的至少一种所制作的偏光子材料;或者,使用碟状液晶、棒状液晶、块状液晶、胆甾醇液晶掺杂二色性染料中的至少一种所制作的偏光子材料;或者,使用碟状液晶、棒状液晶、块状液晶、胆甾醇液晶浸泡碘系染色液中的至少一种所制作的偏光子材料;或者,使用偶氮系衍生物、喹啉系衍生物、肉桂酸酯系衍生物、苯基苯乙烯基酮系衍生物、马来酰亚胺基系衍生物、双苯亚甲基系衍生物、香豆素酯系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制作的偏光子材料。优选地,所述易黏着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树脂系材料、硅系材料、环氧树脂材料、聚氨酯材料、聚乙烯醇材料、硅烷偶合剂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相应地,一种如上述方法制备的圆偏光板,所述圆偏光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易黏着层和偏光子层。优选地,所述圆偏光板还包括沉积在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远离所述易黏着层的一侧表面的黏接胶,所述圆偏光板通过所述黏接胶贴合于显示器面板上。相应地,一种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包含有上述的圆偏光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偏光板的制备方法,首先,液晶材料沉积于经配向处理后的光学基膜的表面,干燥及固化在所述光学基膜上得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然后在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表面依次沉积得到易黏着层和偏光子层,制得圆偏光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偏光板的制备方法,一方面,通过涂布、喷涂等沉积工艺直接制备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易黏着层和偏光子层,从而获得各膜层间贴合紧密的圆偏光板,显著降低了圆偏光板的整体厚度,提高了偏光板的可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以液晶材料制备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通过液晶材料的光学异向性使相位延迟膜对偏振光具有更优异的光学延迟现象,从而更好的改善光反射问题;并且,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具有更优异的光学延迟功效,在达到同样光学延迟效果时,所需的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的厚度远低于常规高分子延迟膜,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圆偏光板的厚度。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偏光板具有优异的光学延迟现象,可有效的改善光反射问题,并且整体厚度较薄,可挠性好,稳定性佳,可灵活应用于柔性显示器中,应用更灵活方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偏光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易黏着层和偏光子层。本专利技术圆偏光板采用上述各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制得,各功能膜层通过涂布、喷涂等沉积工艺直接制备获得,各膜层结合紧密,稳定性好,整体膜层较薄,可挠性好,更有利于应用在柔性显示器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器,由于包含有上述具有优异的光学延迟作用,且厚度薄,可挠性好,性能稳定的圆偏光板,可有效改善光反射问题,消除外界入射光源的干扰。本专利技术显示器可以是OLED、QLED、LCD等显示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板的光学相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偏光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n获取光学基膜和液晶材料,对所述光学基膜进行配向处理后,将所述液晶材料沉积于经配向处理后的所述光学基膜的表面后干燥及固化,在所述基膜上得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n获取易黏着材料,将所述易黏着材料沉积于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远离所述光学基膜的另一侧表面,干燥得到易黏着层;/n获取偏光子材料,将所述偏光子材料沉积于所述易黏着层远离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的另一侧表面,干燥及固化得到偏光子层,制得圆偏光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偏光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获取光学基膜和液晶材料,对所述光学基膜进行配向处理后,将所述液晶材料沉积于经配向处理后的所述光学基膜的表面后干燥及固化,在所述基膜上得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
获取易黏着材料,将所述易黏着材料沉积于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远离所述光学基膜的另一侧表面,干燥得到易黏着层;
获取偏光子材料,将所述偏光子材料沉积于所述易黏着层远离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的另一侧表面,干燥及固化得到偏光子层,制得圆偏光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光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的方式包括:涂布和喷涂;和/或,
所述配向处理的方式包括:摩擦配向法和/或光配向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偏光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型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的厚度为500nm~15μm;和/或,
所述偏光子层的厚度为50nm~3μm;和/或,
所述易黏着层的厚度为10nm~700n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圆偏光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基膜的材料选自:三醋酸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烯烃聚合物、丙烯酸树脂、聚偏二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液晶材料选自:棒状液晶、碟状液晶、块状液晶、胆甾醇液晶、掺有掌性分子的棒状液晶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掌性分子的添加量为棒状液晶固含量的0.0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大任裴晓明冯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怡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