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64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装置,包括:细胞培养池,所述细胞培养池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块状物和聚碳酸酯膜,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块状物带有中心孔,所述聚碳酸酯膜对应于中心孔的底部位置,且其上设有空心纳米针管阵列,所述中心孔与聚碳酸酯膜形成的空腔用于存放细胞悬浮液;微流沟道,用于递送药物溶液,包括带有沟道的PDMS薄膜以及ITO玻璃,所述PDMS薄膜粘连ITO玻璃的导电面;所述细胞培养池与微流沟道通过未固化的PDMS作为粘连物,两者相互整合封装。该细胞检测装置能较好的完成CTC识别后器件内的原位药物调控,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有效的解决CTC识别中存在的血液细胞背景干扰问题。

A circulating tumor cell detection device and its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hollow nanoneedle electropo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循环肿瘤细胞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大多数癌症的确诊是由于患者所表现的体征症状或者通过筛查而被发现的,上述两种方法不足以得出准确的诊断,进一步的诊断结果需要对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检查,检查方法可分为三大类:(1)影像学检查;(2)活检组织诊断;(3)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CT扫描)和内窥镜检查等检查方法。第一、X射线检查通过X射线辐射产生二维图像,当X射线辐射通过人体时,部分辐射被人体吸收,不同部位吸收辐射的程度不同,被吸收产生衰减后的X射线辐射被图像接收器所接收,形成明暗不一的图像。第二、CT扫描从不同角度对检查部位采集X射线的图像,通过计算机对多角度收集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横断面层析图像。第三、内窥镜检查则使用内窥镜直接插入体内,检查身体中空器官或空腔的内部。活检组织诊断则可显示增殖细胞的类型、组织学分级、遗传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n细胞培养池,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块状物和聚碳酸酯膜,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块状物带有中心孔,所述聚碳酸酯膜对应于中心孔的底部位置,且其上设有空心纳米针管阵列,所述中心孔与聚碳酸酯膜形成的空腔用于存放细胞悬浮液;/n微流沟道,用于递送药物溶液,包括带有沟道的PDMS薄膜以及ITO玻璃,所述PDMS薄膜粘连ITO玻璃的导电面;/n所述细胞培养池与微流沟道通过未固化的PDMS作为粘连物,两者相互整合封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细胞培养池,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块状物和聚碳酸酯膜,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块状物带有中心孔,所述聚碳酸酯膜对应于中心孔的底部位置,且其上设有空心纳米针管阵列,所述中心孔与聚碳酸酯膜形成的空腔用于存放细胞悬浮液;
微流沟道,用于递送药物溶液,包括带有沟道的PDMS薄膜以及ITO玻璃,所述PDMS薄膜粘连ITO玻璃的导电面;
所述细胞培养池与微流沟道通过未固化的PDMS作为粘连物,两者相互整合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池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块状物的尺寸规格是:长度20-30mm,宽度15-25mm,厚度2-4mm,所述中心孔的尺寸是:直径为4-6mm的圆孔,所述中心孔的底部对应粘连在聚碳酸酯膜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DMS薄膜的尺寸规格是:长度20-30mm,宽度15-25mm,厚度为0.4-0.8mm,所述的PDMS薄膜上掏空的沟道是在其中央处掏空一长度8-15mm,宽度1-3mm的沟道。


4.一种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其具体步骤是:
(1)将含有肿瘤细胞的细胞悬浮液或者经过抗凝处理的血液样品放置在细胞培养池中培养,保证肿瘤细胞在空心针管阵列上贴壁生长并铺展开;
(2)完成培养后,对细胞培养池中的样品进行细胞核染色和胞内组分染色;
(3)完成核染色后,在微流沟道内注射入碘化丙啶(简称PI),在细胞培养池上放置与培养池液面接触的铂电极,同时在ITO玻璃导电面上粘贴铜箔引出导电线通过电穿孔法统计血液样品中肿瘤细胞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1)含有肿瘤细胞的细胞悬浮液或者经过抗凝处理的血液样品放置在细胞培养池的培养条件是:在37℃、5%CO2的条件下培养20-28小时,保证肿瘤细胞在空心针管阵列上贴壁生长并铺展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空心纳米针管电穿孔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空心针管阵列的制备过程是:
(11)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使用气相三甲基铝与水蒸气作为前驱体,依次通入腔室,在所使用的模板——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曦冯键铭何根杭天陈惠琄胡宁吴倩妮李湘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