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水下垃圾打捞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工作机器人装置技术,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水下垃圾打捞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水下打捞领域,如打捞海底沉船物时或者是刑侦案件中对水下物证打捞时,常用大型专业打捞装置或者水下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船上物品,所采用的水下机器人上搭载机械手,可以部分代替潜水员完成一些水下作业,如拿取、移动、水下物体等作业。而针对水下垃圾打捞时,如某些河道或者湖底存在大量的垃圾,需要对湖底的垃圾进行清理以防止环境污染,上述机器人就显得力不从心,而目前现有的水下垃圾打捞工作尚未使用水下机器人操作,依旧使用传统的人工打捞,其自动化程度低,且工作效率低小,通常工作人员通过特制的打捞网进行打捞,不能很好的处理水底的细小垃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专利技术人经过研发设计了一种能有效在试验水池、浅水塘等水域水底下进行垃圾打捞的自动清洁机器人装置,能高效有效的进行对垃圾的收集作业。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水下垃圾打捞机器人,包括带密封仓体的机器人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水下垃圾打捞机器人,包括带密封仓体(2)的机器人本体(1),电力装置置于密封仓体(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水室(13)、过滤室、驱动行驶装置、垃圾打捞装置,其中:过滤室内安装有抽水过滤装置,过滤室底部连通安装有一根朝向机器人本体(1)底部下方的抽水管,所述电力装置驱动连接至抽水过滤装置和驱动行驶装置;清水室(13)前端具有排水阀(14),并和过滤室之间通过过滤板(12)连通连接;所述垃圾打捞装置安装于机器人本体(1)的前方,垃圾打捞装置包括可控制转动的卡斗(22)和位于卡斗(22)正下方的铲板(18);所述驱动行驶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底部的履带(29)轮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下垃圾打捞机器人,包括带密封仓体(2)的机器人本体(1),电力装置置于密封仓体(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水室(13)、过滤室、驱动行驶装置、垃圾打捞装置,其中:过滤室内安装有抽水过滤装置,过滤室底部连通安装有一根朝向机器人本体(1)底部下方的抽水管,所述电力装置驱动连接至抽水过滤装置和驱动行驶装置;清水室(13)前端具有排水阀(14),并和过滤室之间通过过滤板(12)连通连接;所述垃圾打捞装置安装于机器人本体(1)的前方,垃圾打捞装置包括可控制转动的卡斗(22)和位于卡斗(22)正下方的铲板(18);所述驱动行驶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底部的履带(29)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下垃圾打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过滤装置包括一根延伸至密封仓体(2)内与电机装置直接连接的主动轴(7),主动轴(7)的顶端轴承式安装于过滤板(12)上,以及安装于主动轴(7)上的若干个螺旋叶片(11),位于抽水过滤装置底壁上还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抽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水下垃圾打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仓体(2)内安装有电源(6)、与电源(6)连接并通过电机基座(4)安装在密封仓体(2)内的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直接连接主动轴(7),所述主动轴(7)上套装有第一锥齿轮(8),以及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传动连接安装的第二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3)传动连接至驱动行驶装置为其提供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水下垃圾打捞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打捞装置包括位于低位并向前横向延伸的铲板(18),置于铲板(18)后上方的液压缸(17),置于液压缸(17)前端上的活塞杆(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冲,张国光,周四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零试验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