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织物毛细导水能力进行差别导水面料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36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织物正反二面纱线和织物单位面积毛细输水能力(LP)的计算,并由此来设计与织造差别化吸湿排汗织物的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1)在进行织物结构设计之前首先对织物布面和布底用纱之润湿特性进行测量与选择,要求布面用纱的接触角小于或等于布底用纱的接触角,优选布面用纱的接触角小于布底用纱的接触角10°以上;(2)提出了纱线毛细管数量估算公式,利用此公式对布面纱与布底纱纱线毛细导湿特性进行推算,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的选择标准选择合适的面或底纱;(3)推算单一纱线之毛细输水能力(4)结合织物的结构设计,计算面和/或底纱分别在布面与布底的覆盖面积,由此推算出单位面积布面与布底总体的毛细效应液态水传输能力LP,要求LPu>LPb,优选LPu>1.3LPb。由此设计与实现的织物可以达到有效的织物二面差别化导湿的效果既织物布面的含水量高于布底的含水量。

Design method of differential water conducting fabric based on capillary water conducting ability of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织物毛细导水能力进行差别导水面料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对织物纱线的润湿特性接触角测量及选择,并根据纱线的材料特性,纤维的毛细管输水理论对单支纱线及织物面或底单位面积毛细输水能力的计算进行织物结构设计。要求织物布面毛细导水能力比织物布面毛细导水能力至少大1.3倍,优选大2倍以达到织物具有二面差别化导水功能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差别导湿能力织物是一种织物正面与底面具有不同的导湿能力从而使该织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液态水(汗液)能更方便地从织物导湿能力弱的一侧传递到导湿能力强的一侧。在正常的穿着过程中,特别在运动出汗时能将汗液排离皮肤从而感受到更好的干爽舒适的感觉。如果布底的导湿能力强于布面时,对于某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冬季皮肤干燥,则可以达到锁水保湿的功效。具有差别导湿能力织物的设计与制备已经有了诸多先有的专利技术,并且织物差别导湿能力也可以按标准AATCC195“LiquidMoistureManagementPropertiesofTextileFabrics”或GB/T21655.2“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作面和底具有不同毛细输水能力的织物的方法,包括对(a)单支纱线,(b)织物内表面,和(c)织物外表面的毛细输水能力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和调节织物结构,以达到织物面毛细导水能力比织物布面毛细导水能力至少大1.3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面和底具有不同毛细输水能力的织物的方法,包括对(a)单支纱线,(b)织物内表面,和(c)织物外表面的毛细输水能力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和调节织物结构,以达到织物面毛细导水能力比织物布面毛细导水能力至少大1.3倍。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织物面毛细导水能力比织物布面毛细导水能力至少大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所述单支纱线之毛细输水能力的计算包括:测量纱线之接触角θ以确定其材料之气液固三相间润湿特性;然后计算纱线毛细管当量半径r,毛细管数量及毛细输水能力LP;最后根据下述公式得到毛细输水能力:

式中:
LP:纱线毛细效应输送液体的能力(m3/s);
C:纱线中纤维有效毛细管系数,0.95>=C>=0.35,典型参数C=0.8;
X:长丝纤维上的沟槽数量,典型纤维如圆形X=0;三角形X=0;Y形X=3;H型X=2;W形X=3;十字形X=4;C形X=1;
F:单一纱线中长丝数量;
r:毛细管当量半径(m);
σ:液气界面张力(N/m),20℃水为0.0725(N/m);
η:液体的粘度(Pa.s);和
L:毛细管的长度(m)。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织物布面用纱线的接触角不大于80°;毛细管当量半径不大于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岩王勇杨从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