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36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涉及多层织物技术领域。该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连接后整体呈筒状,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分别包括上层面板、下层面板和接结经纱,接结经纱用于连接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通过织物结构设计,使上下层面板有效连接,形成一体化成型的筒型多层织物,且根据材料用途可对织物的壁厚和筒形尺寸进行调节,省去了裁剪与拼接,既能节省原材料,又能保证纤维在构件内连续完整,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Tubular fabric with hollow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织物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制备的中空织物多为平板型中空织物,在做圆筒型织物时需要将中空织物包覆在芯材外面,再对接头处进行拼接,以实现材料的整体性。此种方法效率低,且稳定性差,极大降低了中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采用连续纤维一体成型,不需要拼接接头,是目前多层织物
中急需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采用连续纤维一体成型,连接后整体呈筒状,省去了对织物裁剪、拼接的步骤,适用范围广,力学性能好。本专利技术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包括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所述上层织物和所述下层织物相互连接形成筒状。所述上层织物包括第一接结经纱、至少一个第一上层面板和至少一个第一下层面板,所述第一接结经纱既穿过所述第一上层面板,也穿过所述第一下层面板,将所述第一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一下层面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一下层面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所述下层织物包括第二接结经纱、至少一个第二上层面板和至少一个第二下层面板,所述第二接结经纱既穿过所述第二上层面板,也穿过所述第二下层面板,将所述第二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二下层面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二下层面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上层面板包括第一上层经纱和第一上层纬纱,所述第一上层经纱和所述第一上层纬纱交织在一起。所述第一下层面板包括第一下层经纱和第一下层纬纱,所述第一下层经纱和所述第一下层纬纱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上层面板包括第二上层经纱和第二上层纬纱,所述第二上层经纱和所述第二上层纬纱交织在一起;所述第二下层面板包括第二下层经纱和第二下层纬纱,所述第二下层经纱和所述第二下层纬纱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层面板、所述第二上层面板、所述第一下层面板与所述第二下层面板均采用双经轴送经。所述第一上层经纱、所述第二上层经纱、所述第一下层经纱、所述第二下层经纱均采用恒张力送经,所述第一接结经纱和所述第二接结经纱均采用定长送经。所述第一接结经纱的送经量分别大于所述第一上层经纱和所述第一下层经纱的送经量,所述第二接结经纱的送经量分别大于所述第二上层经纱和所述第二下层经纱的送经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结经纱的截面呈X型、V型、8字型或I型,所述第二接结经纱的截面呈X型、V型、8字型或I型。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织物的端部与所述下层织物的端部连接,且采用多层角连锁结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织物的经纱和所述下层织物的经纱交织成多层角连锁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一下层面板之间形成第一中空距离,所述第一中空距离为3mm至20mm。所述第二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二下层面板之间形成第二中空距离,所述第二中空距离为3mm至20mm。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织物和所述下层织物分别采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石英纤维、碳化硅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相互连接后整体呈筒状,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分别包括上层面板、下层面板和接结经纱,接结经纱用于连接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上层面板和下层面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通过织物结构设计,使上下层面板有效连接,形成一体化成型的筒型多层织物,且根据材料用途可对织物的壁厚和筒形尺寸进行调节,省去了裁剪与拼接,既能节省原材料,又能保证纤维在构件内连续完整,可以避免织物及复材拼接时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极大地提高材料的整体性,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可批量化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中空织物在复合材料领用的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采用多层角连锁结构连接时的经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标:110-上层织物;111-第一上层面板;113-第一下层面板;115-第一接结经纱;116-第一上层经纱;117-第一上层纬纱;118-第一下层纬纱;119-第一下层经纱;130-下层织物;131-第二上层面板;133-第二下层面板;135-第二接结经纱;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经纱;23-纬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中空织物经树脂复合后形成三维整体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相对于蜂窝材料以及泡沫材料而言,中空复合材料具有不易分层、可设计性强、可填充、预埋等优点,以及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效果,目前已经广泛于双壁储罐的制备。但是,目前市场上制备的中空织物多为平板型中空织物,若需要使用圆筒型中空织物时,会将板型中空织物包覆在芯材外面,再对接头处进行拼接,以实现材料的整体性。此种方法效率低,且稳定性差,极大降低了中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通过面层补强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中空复合材料的连接强度,然而该方案连接强度较差,同时织物无缝裁剪也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所述上层织物和所述下层织物相互连接形成筒状;/n所述上层织物包括第一接结经纱、至少一个第一上层面板和至少一个第一下层面板,所述第一接结经纱既穿过所述第一上层面板,也穿过所述第一下层面板,将所述第一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一下层面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一下层面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n所述下层织物包括第二接结经纱、至少一个第二上层面板和至少一个第二下层面板,所述第二接结经纱既穿过所述第二上层面板,也穿过所述第二下层面板,将所述第二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二下层面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二下层面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所述上层织物和所述下层织物相互连接形成筒状;
所述上层织物包括第一接结经纱、至少一个第一上层面板和至少一个第一下层面板,所述第一接结经纱既穿过所述第一上层面板,也穿过所述第一下层面板,将所述第一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一下层面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一下层面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
所述下层织物包括第二接结经纱、至少一个第二上层面板和至少一个第二下层面板,所述第二接结经纱既穿过所述第二上层面板,也穿过所述第二下层面板,将所述第二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二下层面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上层面板和所述第二下层面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上层面板包括第一上层经纱和第一上层纬纱,所述第一上层经纱和所述第一上层纬纱交织在一起;所述第一下层面板包括第一下层经纱和第一下层纬纱,所述第一下层经纱和所述第一下层纬纱交织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上层面板包括第二上层经纱和第二上层纬纱,所述第二上层经纱和所述第二上层纬纱交织在一起;所述第二下层面板包括第二下层经纱和第二下层纬纱,所述第二下层经纱和所述第二下层纬纱交织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结构的筒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层面板、所述第二上层面板、所述第一下层面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中甲申宏璇郑知江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