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中碳冷镦钢盘条铁素体比例的控轧控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33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中碳冷镦钢盘条铁素体比例的控轧控冷方法。将钢坯在不高于1050℃温度经过1.5~2小时加热,使钢中铸态组织完全奥氏体化,但不造成奥氏体晶粒明显长大;精轧机组、减定径机组采用不高于720℃的超低温度轧制,使盘条组织中产生较多的变形诱导铁素体;吐丝温度采用不高于720℃的超低温度,使盘条吐丝后随即进入铁素体转变温度;控冷线上所有保温罩关闭,并增加石棉布密封保温罩之间的缝隙,使盘条在控冷线上的冷却速度不高于0.15℃/s。该工艺有效提高了盘条铁素体比例,显著降低了盘条的硬度和强度,获得了更高的塑性和冷镦性能。

A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oling method for increasing ferrite ratio of medium carbon cold heading steel wire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中碳冷镦钢盘条铁素体比例的控轧控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制
,涉及一种中碳冷镦钢盘条的轧制及冷却方法,具体是一种免退火中碳冷镦钢盘条冷镦钢的生产工艺。进一步涉及一种提高中碳冷镦钢盘条铁素体比例的控轧控冷方法。
技术介绍
冷镦钢又称冷镦与冷挤压用钢,是指用冷镦和冷挤压加工方法制造螺栓、螺母、螺钉、铆钉等紧固件用钢,国内俗称铆螺钢。冷镦成型是在常温下利用金属塑性成形的加工工艺,采用冷镦工艺制造紧固件,不但效能高、质量好,而且用料省、成本低。但是冷镦工艺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冷镦性能是冷镦钢的重要性能之一。冷镦钢应具备的主要性能是,具有良好的冷成形性;对于冷镦钢变形要具有尽可能小的阻力和可能高的变形能力。为此,一般要求冷镦钢的强度硬度应较低、屈强比应较低。同时,为避免在冷镦时表面开裂,要求钢材表面质量良好,同时钢材的表面脱碳要尽可能小。相关标准规定钢材应进行冷顶试验,要求试样冷顶锻后冷顶锻前高度之比为高级;1/4;较高级;1/3;普通级;1/2,一般标准规定为1/2。冷镦钢因冷成型性能良好,在机械加工行业用冷拔代替热轧材冷切削机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中碳冷镦钢盘条铁素体比例的控轧控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炉加热、精轧机组轧制、减定径机组轧制、吐丝、斯太尔摩控冷线缓冷,步骤如下:/n(1)钢坯通过加热炉加热,在不高于1050℃温度加热;/n(2)进入精轧机组轧制,精轧机组入口温度不高于720℃;/n(3)精轧机组轧制后的轧件进入减定径机组轧制成盘条成品规格,减定径机组入口温度不高于720℃,终轧温度不高于750℃;/n(4)终轧后盘条通过吐丝机成圈,吐丝温度不高于720℃;/n(5)吐丝成圈后在斯太尔摩控冷线上控制冷却,使盘条在控冷线上的冷却速度不高于0.15℃/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中碳冷镦钢盘条铁素体比例的控轧控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炉加热、精轧机组轧制、减定径机组轧制、吐丝、斯太尔摩控冷线缓冷,步骤如下:
(1)钢坯通过加热炉加热,在不高于1050℃温度加热;
(2)进入精轧机组轧制,精轧机组入口温度不高于720℃;
(3)精轧机组轧制后的轧件进入减定径机组轧制成盘条成品规格,减定径机组入口温度不高于720℃,终轧温度不高于750℃;
(4)终轧后盘条通过吐丝机成圈,吐丝温度不高于720℃;
(5)吐丝成圈后在斯太尔摩控冷线上控制冷却,使盘条在控冷线上的冷却速度不高于0.15℃/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碳冷镦钢盘条铁素体比例的控轧控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条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数计为C:0.32~0.38%,Si:0.10~0.35%,Mn:0.30~0.80%,P≤0.030%,S≤0.030%,Cr≤0.20%,Ni≤0.20%,Cu≤0.20%,A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振伟张盛华宋佳周淼屠兴圹沈艳冯李峰左锦中林俊万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