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性超细纤维用PET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超细纤维用PET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超细纤维合成革被认为是第三代合成革技术,是合成纤维向高仿真化发展的典型代表。由于其能够模拟真皮纤维的结构,相关的研发和工业化应用工作广受关注。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需要经过含浸、烘干、减量、染色、水洗等工艺过程,以最终获得类似于真皮胶原纤维结构,进而制得高仿真的超纤革制品。通常,按照减量方式的不同,超细纤维可分为甲苯减量型和碱减量型两种,即所谓的“油性”(甲苯碱量型)和“水性”(碱减量型)超纤。“水性”超纤由于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溶剂为水,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因此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按照所使用的无纺布基材的不同,水性超纤又可分为锦纶型和涤纶型。涤纶型“水性”超纤中,由于聚酯(PET)分子结构的影响故而不易染色。一方面,传统的水溶性染料无法有效吸附在PET分子上,分散型染料具备一定的染色能力,其虽能与纤维及聚氨酯形成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但终产品也易发生色迁移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水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超细纤维用PET色母粒,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n载体30~80%、着色剂10~50%、分散剂3~15%、增容剂3~15%、滑爽剂3~10%、抗静电剂3~20%、改性无机填料0.5~20%、抗氧剂0.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超细纤维用PET色母粒,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载体30~80%、着色剂10~50%、分散剂3~15%、增容剂3~15%、滑爽剂3~10%、抗静电剂3~20%、改性无机填料0.5~20%、抗氧剂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超细纤维用PET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超细纤维用PET色母粒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载体45~65%、着色剂20~40%、分散剂7~11%、增容剂7~11%、滑爽剂5~8%、抗静电剂8~15%、改性无机填料6.5~14%、抗氧剂0.35~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超细纤维用PET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磺酸化聚酯和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多元醇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且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磺酸化聚酯和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多元醇酯共聚物的熔点均在230~260℃,使用前均须在100~120℃烘干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超细纤维用PET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为酞菁红、酞菁蓝、酞菁绿、耐晒大红、大分子红、大分子黄、永固黄、永固紫、偶氮红、镉红、镉黄、钛白粉、炭黑、氧化铁红、氧化铁黄、铁蓝、群青、钴蓝和钴紫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且所述酞菁红、酞菁蓝、酞菁绿、耐晒大红、大分子红、大分子黄、永固黄、永固紫、偶氮红、镉红、镉黄、钛白粉、炭黑、氧化铁红、氧化铁黄、铁蓝、群青、钴蓝和钴紫的粒径均在1μm以下,目数均在1500目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超细纤维用PET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钠、硬脂酸钙、超细TAS-2A粉、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低分子蜡和极性改性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且所述硬脂酸钠、硬脂酸钙、超细TAS-2A粉、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低分子蜡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君新,宋兵,严思佳,吴儒伟,余嵘,
申请(专利权)人:明新孟诺卡辽宁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