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流式自循环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流式自循环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反应器。
技术介绍
针对小型污水处理现阶段常用的工艺有A2O、MBR、MBBR、CASS等,在实践中运用中往往水量越小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出水越不稳定,出水越难达到排放标准。现有技术核心,通常都是采用水平流方式进行布置,每个单元单独设置具备独立的处理功能(如附图1)包含了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好氧池混合污泥回流系统、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每个单元需要设置一个独立的单体,每个系统(如:厌缺氧搅拌系统、混合液回流系统,污泥回流系统)需要单独配置动力设备,这样就造成了整个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大,投入成本高,维护频率高等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流式自循环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反应器,已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流式自循环移动床生物膜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流式自循环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箱体、外箱体(4)和管路控制系统;/n所述管路控制系统包括进水管路系统(1)和曝气管路系统(2),所述进水管路系统(1)包括用于进水的进水管,所述曝气管路系统(2)包括用于曝气的射流曝气器(201),所述射流曝气器(201)位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的上方,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所在位置的周围区域形成厌氧区(B1),所述射流曝气器(201)所在位置的周围区域形成有氧区(B3),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和射流曝气器(201)之间的区域形成兼氧区(B2);/n所述内箱体包括彼此相通的上箱体(5)和下箱体(6),所述进水管的出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流式自循环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箱体、外箱体(4)和管路控制系统;
所述管路控制系统包括进水管路系统(1)和曝气管路系统(2),所述进水管路系统(1)包括用于进水的进水管,所述曝气管路系统(2)包括用于曝气的射流曝气器(201),所述射流曝气器(201)位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的上方,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所在位置的周围区域形成厌氧区(B1),所述射流曝气器(201)所在位置的周围区域形成有氧区(B3),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和射流曝气器(201)之间的区域形成兼氧区(B2);
所述内箱体包括彼此相通的上箱体(5)和下箱体(6),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外箱体(4)的底部,所述射流曝气器(201)设置于所述外箱体(4)内、进水管的出水口之上,所述上箱体(5)的底部和下箱体(6)的顶部形成有一连通内箱体和所述沉淀区的缺口(7);所述内箱体与外箱体(4)之间围成的区域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以所述缺口为界,缺口以下的沉淀区为污泥堆积区(A1),缺口以上的沉淀区为清水区(A2),所述清水区设置有排水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流式自循环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6)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污水自下往上流动的开口,所述开口出设置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流式自循环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4)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抽取沉积于外箱体(4)底部污泥的泥浆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流式自循环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5)内设置有布水板,所述布水板上设置有布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俊,汪年成,何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隆科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