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上梁
本申请涉及电梯
,特别是涉及电梯上梁。
技术介绍
“包角”在工具书上也解释为“接触角”、亦称“卷绕角”,在电梯曳引系统中,是指曳引悬挂索(例如钢丝绳)与驱动绳轮(即曳引轮)接触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是决定电梯曳引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GB7588-2003附录M,一部电梯在正常工作运行中,应有足够的曳引能力,即钢丝绳不打滑,但当对重(或轿厢)滞留时,又要求曳引机打滑,轿厢(或对重)不能被提升。相同条件下,电梯曳引包角越大,电梯曳引能力越大,反之亦然。现有技术中,当电梯出现曳引能力不够或者曳引力过剩的情况时,只能通过更换曳引轮,调整配重块对重块数量,更改电梯结构等方式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方便调整电梯曳引包角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包角调整不便的问题。电梯上梁,包括:相对布置的两根边梁,以及安装在两根边梁之间的至少两个轿顶轮,沿各边梁的长度方向排布有多个安装位,安装位的数量至少比轿顶轮的数量多两个,所述轿顶轮安装在预定的安装位上以调节曳引悬挂索的包角。r>以下还提供了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梯上梁,包括:相对布置的两根边梁,以及安装在两根边梁之间的至少两个轿顶轮,其特征在于,沿各边梁的长度方向排布有多个安装位,安装位的数量至少比轿顶轮的数量多两个,所述轿顶轮安装在预定的安装位上以调节曳引悬挂索的包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上梁,包括:相对布置的两根边梁,以及安装在两根边梁之间的至少两个轿顶轮,其特征在于,沿各边梁的长度方向排布有多个安装位,安装位的数量至少比轿顶轮的数量多两个,所述轿顶轮安装在预定的安装位上以调节曳引悬挂索的包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轮为两个,各边梁上的安装位分为两组,两组安装位分别位于所在边梁的两端,各轿顶轮安装在对应组预定的安装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上梁,其特征在于,各轿顶轮通过轮座安装在边梁上,所述轮座包括:
底板;
固定在底板上的两个支架,轿顶轮的轮轴两端分别轴向限位固定在对应的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上梁,其特征在于,在每根边梁的各安装位处分别设有安装孔,通过贯穿底板和安装孔的螺栓固定连接底板和边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上梁,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位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杰,张洋,胡鹏飞,陈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