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东初专利>正文

一种两板式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00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板式注塑机,其结构包括合模系统、脱模机构、注射装置等,注射装置和合模系统在同一水平线上,二者之间水平连通,合模系统中设有脱模机构,脱模机构和合模系统机械配合,合模系统设有润滑机构、哥林柱、勾铰、二板、长铰、头板,二板的一端安装有二板,二板另一个端面设有两根以上的哥林柱,本发明专利技术两条以上的硬管和油泵配合,构成并联油路输送,多方向对勾铰、长铰进行润滑,同时加大润滑油的输出量,从而提高润滑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软管作为并联油路的输出管道,装配方便,不怕振动,并能部分地吸收来自油泵的冲击。

A two plat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板式注塑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注塑合模的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两板式注塑机。
技术介绍
二板注塑机和三板注塑机的区别在于,少了三板机的那第三块尾板和屈臂机构,因为二板注塑机是两个以上的液压缸直接作用在动板上,动板和顶板之间强力开合,在锁模机铰润滑不良情况下,开模时声音大,会产生过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两板式注塑机,其结构包括合模系统、脱模机构、注射装置等,所述注射装置和合模系统在同一水平线上,二者之间水平连通,所述合模系统中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和合模系统机械配合,所述合模系统设有润滑机构、哥林柱、勾铰、二板、长铰、头板,所述二板的一端安装有二板,所述二板另一个端面设有两根以上的哥林柱,这些哥林柱分布在二板的四个角落,这些哥林柱正中间设有润滑机构,所述二板和哥林柱之间安装有长铰、勾铰,所述勾铰和长铰垂直交叉,所述勾铰、长铰和润滑机构相互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润滑机构设有衔接润滑器、面板、硬管、油泵、进油口,所述油泵安装在面板正中间,所述衔接润滑器安装在面板的四个角落,所述面板和二板贴合,所述衔接润滑器和油泵之间通过硬管机械连接,所述油泵顶端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和油泵活动配合,硬管和油泵相互配合形成一条并联输送的油路,加大润滑油的输送量,确保勾铰、长铰足够的润滑油进行润滑。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油泵和硬管的连接处设有压力控制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衔接润滑器设有筒体、内环卡、软管,所述筒体垂直嵌于面板上,所述筒体远离油泵的那端设有内环卡,所述内环卡和筒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环卡处连接有软管。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软管和内环卡连接的这端直径大于另一端,所述软管材质为软性材料。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环卡为中空的环形结构,所述内环卡的内表面和外表面都是光滑的,所述内环卡中空的内表面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嵌卡,这些嵌卡呈均匀等距分布。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油泵和硬管的连接处设有止逆环,所述止逆环为漏斗状,所述止逆环底部朝向硬管的方向。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两板式注塑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两条以上的硬管和油泵配合,构成并联油路输送,多方向对勾铰、长铰进行润滑,同时加大润滑油的输出量,从而提高润滑效果。2.本专利技术采用软管作为并联油路的输出管道,装配方便,不怕振动,并能部分地吸收来自油泵的冲击。3.本专利技术通过软管的管内直径逐渐变小,润滑油的流量不变,来增加其管内压力,提高输送速度,防止软管压力损失对润滑油的影响。4.本专利技术通过油泵附近的压力控制器相互配合,来控制从硬管输出的压力,硬管作为并联油路的始发油管,硬管不弯曲,能承受较高的压力且牢固可靠。5.本专利技术硬管和油泵的连接处安装有止逆环,防止润滑油倒逆,避免润滑油使用过程中携带的杂质进入油泵中。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两板式注塑机的合模系统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润滑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衔接润滑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硬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止逆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润滑机构1、哥林柱2、勾铰3、二板4、长铰5、头板6、衔接润滑器21、面板22、硬管23、油泵24、进油口25、压力控制器26、筒体211、内环卡212、软管213、止逆环2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板式注塑机,其结构包括合模系统、脱模机构、注射装置等,所述注射装置和合模系统在同一水平线上,二者之间水平连通,所述合模系统中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和合模系统机械配合,所述合模系统设有润滑机构1、哥林柱2、勾铰3、二板4、长铰5、头板6,所述二板4的一端安装有二板4,所述二板4另一个端面设有两根以上的哥林柱2,这些哥林柱2分布在二板4的四个角落,这些哥林柱2正中间设有润滑机构1,所述二板4和哥林柱2之间安装有长铰5、勾铰3,所述勾铰3和长铰5垂直交叉,所述勾铰3、长铰5和润滑机构1相互配合。所述润滑机构1设有衔接润滑器21、面板22、硬管23、油泵24、进油口25,所述油泵24安装在面板22正中间,所述衔接润滑器21安装在面板22的四个角落,所述面板22和二板4贴合,所述衔接润滑器21和油泵24之间通过硬管23机械连接,所述油泵24顶端设有进油口25,所述进油口25和油泵24活动配合,硬管23和油泵24相互配合形成一条并联输送的油路,加大润滑油的输送量,确保勾铰3、长铰5足够的润滑油进行润滑。所述油泵24和硬管23的连接处设有压力控制器26,因为软管材质软,润滑油输送更加不容易,输送过程中,利用压力控制器26对硬管23的管内压力的调控,确保软管213中有充足的压力进行输送。所述衔接润滑器21设有筒体211、内环卡212、软管213,所述筒体211垂直嵌于面板22上,所述筒体211远离油泵24的那端设有内环卡212,所述内环卡212和筒体2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环卡212处连接有软管213。所述软管213和内环卡212连接的这端直径大于另一端,所述软管213材质为软性材料,管径的逐渐缩小,流量不变,增加其管内压力,提高输送速度。所述内环卡212为中空的环形结构,所述内环卡21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都是光滑的,所述内环卡212中空的内表面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嵌卡,这些嵌卡呈均匀等距分布。所述油泵24和硬管23的连接处设有止逆环27,所述止逆环27为漏斗状,所述止逆环27底部朝向硬管23的方向,防止润滑油倒逆,避免润滑油使用过程中携带的杂质进入油泵24中。从进油口25将润滑油完全注入油泵24,油泵24通过两条以上的硬管23输送到软管213,构成并联油路输送,多方向对勾铰3、长铰5进行润滑,同时加大润滑油的输出量,从而提高润滑效果,采用硬管23作为并联油路的始发油管,硬管23不弯曲,承受较高的压力且牢固可靠,在这个过程中,硬管23和油泵24的连接处安装有止逆环27,防止润滑油倒逆,避免润滑油使用过程中携带的杂质进入油泵24中,另外,还安装压力控制器26,控制从硬管23输出的压力,增加从软管213流动润滑油的管内压力,接着,润滑油流过软管213,采用软管213作为并联油路的输出管道,装配方便,不怕振动,并能部分地吸收来自油泵24的冲击,把软管213对准勾铰3、长铰5,进行准确润滑,软管213和内环卡212的嵌卡相互卡合,摩擦力剧增,增强内环卡212和软管213的连接关系。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板式注塑机,其结构包括合模系统、脱模机构、注射装置等,所述注射装置和合模系统在同一水平线上,二者之间水平连通,所述合模系统中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和合模系统机械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系统设有润滑机构(1)、哥林柱(2)、勾铰(3)、二板(4)、长铰(5)、头板(6),所述二板(4)的一端安装有二板(4),所述二板(4)另一个端面设有两根以上的哥林柱(2),这些哥林柱(2)分布在二板(4)的四个角落,这些哥林柱(2)正中间设有润滑机构(1),所述二板(4)和哥林柱(2)之间安装有长铰(5)、勾铰(3),所述勾铰(3)和长铰(5)垂直交叉,所述勾铰(3)、长铰(5)和润滑机构(1)相互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板式注塑机,其结构包括合模系统、脱模机构、注射装置等,所述注射装置和合模系统在同一水平线上,二者之间水平连通,所述合模系统中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和合模系统机械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系统设有润滑机构(1)、哥林柱(2)、勾铰(3)、二板(4)、长铰(5)、头板(6),所述二板(4)的一端安装有二板(4),所述二板(4)另一个端面设有两根以上的哥林柱(2),这些哥林柱(2)分布在二板(4)的四个角落,这些哥林柱(2)正中间设有润滑机构(1),所述二板(4)和哥林柱(2)之间安装有长铰(5)、勾铰(3),所述勾铰(3)和长铰(5)垂直交叉,所述勾铰(3)、长铰(5)和润滑机构(1)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板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1)设有衔接润滑器(21)、面板(22)、硬管(23)、油泵(24)、进油口(25),所述油泵(24)安装在面板(22)正中间,所述衔接润滑器(21)安装在面板(22)的四个角落,所述面板(22)和二板(4)贴合,所述衔接润滑器(21)和油泵(24)之间通过硬管(23)机械连接,所述油泵(24)顶端设有进油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东初
申请(专利权)人:肖东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