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发泡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5000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发泡系统及方法,发泡系统包括发泡平台和发泡模具,发泡平台包括上层平台、下层平台和升降组件,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与上层平台连接,上层平台通过升降组件驱动而升降,实现发泡件支撑、发泡时压紧保压;下模具可沿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在上层平台与下层平台之间穿越,进入或者移出发泡平台,实现连续进料和出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发泡系统采用了纵向移动方式,使用多个下模具即可实现连续、批量化生产,设备闲置率低,同时也适用于产品试制及小批量生产,柔性化程度高。制备得到的发泡件是发泡保温材料与安装区域的外板一起发泡成为整体,发泡件隔热性能好。

An integral foaming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发泡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属于大型部件整体发泡
,具体涉及一种整体发泡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铁路机械冷藏车、隔热保温车等冷藏车均需要使用发泡保温材料,该发泡保温材料往往结构尺寸大,且形状不规则,例如铁路机械冷藏车的圆弧车顶,为长大异型圆弧发泡件。此外,一些冷藏仓库以及其他需要放置生鲜、冷冻品的场所,也需要大面积使用发泡保温材料。现有实际情况,发泡保温材料多采用分段式磨具发泡,得到发泡块,然后发泡块填充安装,例如铁路机械冷藏车、隔热保温车的圆弧车顶。采用分段式磨具发泡,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批量生产需求,且难以实现柔性化。发泡块填充安装会造成发泡块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极大降低发泡件的隔热性能。现有实际情况,发泡保温材料与安装区域的外板多采用胶粘固定,在长期的低温环境中胶粘固定处容易开裂,使得发泡保温材料与外板脱离。部分发泡保温材料与安装区域的外板采用螺纹紧固件连接,需要刺破外板与发泡保温材料,影响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体发泡系统及方法,发泡保温材料与安装区域的外板一起发泡成为整体,且可进行批量化生产。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整体发泡系统,包括发泡平台和发泡模具,所述发泡模具设置于所述发泡平台中;所述发泡平台包括上层平台、下层平台和升降组件,所述上层平台通过所述升降组件驱动而升降;所述下层平台位于所述上层平台的下方;所述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上层平台连接,所述下模具可沿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在所述上层平台与所述下层平台之间穿越,进入或者移出所述发泡平台;当所述下模具移动至所述下层平台上时,所述上模具随所述上层平台下降而与所述下模具合模,所述上模具随所述上层平台上升而与所述下模具开模。优选的,所述下模具通过移送装置驱动,沿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在所述上层平台与所述下层平台之间穿越,进入或者移出所述发泡平台;所述移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发泡平台中或者所述下模具上,或者所述移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发泡平台外部的外设设备。优选的,所述下层平台包括支撑基础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基础中的纵向运输设备,所述纵向运输设备沿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布置,构成所述移送装置,所述下模具设置于所述纵向运输设备上。优选的,所述纵向运输设备的两侧设置有导向辊,当所述下模具移动至所述纵向运输设备上时,所述下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导向辊接触。优选的,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上的前方和后方均设置有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与所述纵向运输设备对接。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组件和升降元件,所述升降元件安装在所述发泡平台上,所述升降元件的固定部分、可动部分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上层平台连接、另一个与所述下层平台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元件的数量为3个以上,3个以上所述升降元件间隔分布于所述发泡平台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升降元件的数量为4个以上,4个以上所述升降元件两两为一组、对称分布于所述发泡平台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各组所述升降元件在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上均匀且间隔分布。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动力元件和传动组件,所述升降动力元件输出的动力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递至所述升降元件。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层平台上。优选的,所述发泡平台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动连接的支撑杆和套筒,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套筒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上层平台连接、另一个与所述下层平台连接。优选的,所述发泡平台还包括倾斜升降装置和旋转支座,所述倾斜升降装置的可动部分与所述下层平台连接,所述下层平台与所述旋转支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下层平台上设置有横向调整装置,所述横向调整装置为可伸缩机构,所述可伸缩机构作用于所述下模具上,用于微调所述下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和/或所述下模具中设置有发热组件。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整体发泡系统的整体发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发泡件进行装模,所述待发泡件位于所述下模具上;(2)将承载有所述待发泡件的所述下模具沿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移送,进入所述发泡平台;(3)通过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上层平台和所述上模具下降至发泡位置并压紧,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合模;(4)进行灌注发泡并保压设定的时间,得到发泡件;(5)通过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上层平台和所述上模具上升至准备位置,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开模;(6)将承载有所述发泡件的所述下模具沿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移送,移出所述发泡平台。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进行灌注发泡并保压的同时,在所述发泡平台旁,在又一下模具上进行下一待发泡件的装模;所述步骤(6)中,将承载有所述发泡件的所述下模具沿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移送,移出所述发泡平台;同时将承载有所述下一待发泡件的所述又一下模具沿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移送,进入所述发泡平台。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进行灌注发泡并保压设定的时间,包括:将所述发泡平台整体倾斜0~15°,进行灌注发泡;发泡完成后,将所述发泡平台整体回至水平状态,保压设定的时间。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发泡系统,包括发泡平台和发泡模具,发泡平台作为整体的发泡支撑框架及压紧装置,主要负责整体固定发泡模具、发泡件支撑、发泡时压紧保压、发泡进料和出料等。发泡模具主要负责转运待发泡件、支撑发泡件等。发泡平台包括上层平台、下层平台和升降组件,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与上层平台连接,上层平台通过升降组件驱动而升降,实现发泡件支撑、发泡时压紧保压;下模具可沿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在上层平台与下层平台之间穿越,进入或者移出发泡平台,实现连续进料和出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发泡方法,采用了纵向移动方式,将下模具纵向进入或者移出发泡平台,使用多个下模具即可实现连续、批量化生产,设备闲置率低,同时也适用于产品试制及小批量生产,柔性化程度高。制备得到的发泡件是发泡保温材料与安装区域的外板一起发泡成为整体,因而发泡件隔热性能好,且节省安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整体发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发泡平台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发泡平台的左视图;图4为图1中发泡平台的俯视图;图5为图1中发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整体发泡方法的实施状态图一;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整体发泡方法的实施状态图二;图6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整体发泡方法的实施状态图三;图7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整体发泡方法的实施状态图四;图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整体发泡方法的实施状态图五;附图标记说明:100-发泡平台;200-发泡模具;300-发泡件;10-上层平台;20-下层平台,21-支撑基础,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平台和发泡模具,所述发泡模具设置于所述发泡平台中;/n所述发泡平台包括上层平台、下层平台和升降组件,所述上层平台通过所述升降组件驱动而升降;所述下层平台位于所述上层平台的下方;/n所述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上层平台连接,所述下模具可沿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在所述上层平台与所述下层平台之间穿越,进入或者移出所述发泡平台;/n当所述下模具移动至所述下层平台上时,所述上模具随所述上层平台下降而与所述下模具合模,所述上模具随所述上层平台上升而与所述下模具开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平台和发泡模具,所述发泡模具设置于所述发泡平台中;
所述发泡平台包括上层平台、下层平台和升降组件,所述上层平台通过所述升降组件驱动而升降;所述下层平台位于所述上层平台的下方;
所述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上层平台连接,所述下模具可沿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在所述上层平台与所述下层平台之间穿越,进入或者移出所述发泡平台;
当所述下模具移动至所述下层平台上时,所述上模具随所述上层平台下降而与所述下模具合模,所述上模具随所述上层平台上升而与所述下模具开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通过移送装置驱动,沿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在所述上层平台与所述下层平台之间穿越,进入或者移出所述发泡平台;
所述移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发泡平台中或者所述下模具上,或者所述移送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发泡平台外部的外设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平台包括支撑基础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基础中的纵向运输设备,所述纵向运输设备沿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布置,构成所述移送装置,所述下模具设置于所述纵向运输设备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运输设备的两侧设置有导向辊,当所述下模具移动至所述纵向运输设备上时,所述下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导向辊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上的前方和后方均设置有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与所述纵向运输设备对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组件和升降元件,所述升降元件安装在所述发泡平台上,所述升降元件的固定部分、可动部分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上层平台连接、另一个与所述下层平台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元件的数量为3个以上,3个以上所述升降元件间隔分布于所述发泡平台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体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元件的数量为4个以上,4个以上所述升降元件两两为一组、对称分布于所述发泡平台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各组所述升降元件在所述发泡平台的长度方向上均匀且间隔分布。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动力元件和传动组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增光张宇黄春雨鄢胜全严志旺陈文兴袁宁刘华学兰明华杨华秦罗春易飞吕娅苗夏张存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