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领域用水泥搅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领域用水泥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会使用到混凝土来建造建筑,这些混凝土是通过水泥和水的搅拌经过冷却后形成的。由于人工搅拌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混凝土的需求,因此水泥和水搅拌时大多使用机械进行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进行。现有的大多搅拌装置,在搅拌水泥时,大多只会围绕一个旋转方向进行搅拌且转动轴无法移动,采用这种搅拌方式搅拌,搅拌效率较低,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搅拌效率高的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领域用水泥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领域用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外壳、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底端设置有出料口;还包括搅拌机构和上下往复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以及搅拌分杆;所述搅拌装置外壳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固定有搅拌电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领域用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外壳(1)、进料口(2)以及出料口(3);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底端设置有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和上下往复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5)、搅拌轴(6)以及搅拌分杆(7);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杆(4);所述滑动杆(4)的底部固定有搅拌电机(5);所述搅拌电机(5)的转动端与搅拌轴(6)相连;所述搅拌轴(6)的两侧对称分布有搅拌分杆(7);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上还设置有驱动搅拌机构上下往复移动的上下往复机构;所述上下往复机构包括往复电机(8)、第一连杆(9)、第二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领域用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外壳(1)、进料口(2)以及出料口(3);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底端设置有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和上下往复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5)、搅拌轴(6)以及搅拌分杆(7);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杆(4);所述滑动杆(4)的底部固定有搅拌电机(5);所述搅拌电机(5)的转动端与搅拌轴(6)相连;所述搅拌轴(6)的两侧对称分布有搅拌分杆(7);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上还设置有驱动搅拌机构上下往复移动的上下往复机构;所述上下往复机构包括往复电机(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以及往复滑杆(11);所述往复电机(8)固定在搅拌装置外壳(1)的外侧上方,且其转动端与第一连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0)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与往复滑杆(11)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往复滑杆(11)滑动且穿过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端,且其另一端与滑动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领域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分杆(7)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搅拌轴(6)竖直方向等距分布;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内部还设置有次级搅拌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领域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搅拌机构包括第二转动轴(15)和第三转动轴(16);所述第二转动轴(15)和第三转动轴(16)均转动设置在搅拌装置外壳(1)内且均设置有蛟龙叶片,两个蛟龙叶片旋向相反;所述第二转动轴(15)和第三转动轴(16)的右端均转动穿过搅拌装置外壳(1),且位于搅拌装置外壳(1)外侧的部分通过皮带相连;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的外侧还设置有驱动次级搅拌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