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搬运功能的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68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搬运功能的轮椅,包括一个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包括椅背,在主体框架下方固定设置有底板,在底板下端固定设置有滚轮座,在滚轮座内转动支承有第一滚轮,在底板上端设置有滚轮连接板,在滚轮连接板的后端上设置有卡扣件,滚轮连接板的前端和主体框架转动连接,在滚轮连接板的两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二滚轮,还包括一输送带,输送带被张紧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在底板上端设置有用于抬升滚轮连接板后端的举升机构和用于驱动输送带的输送带驱动机构;椅背包括与主体框架配合的靠背板,靠背板的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扣合在主体框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过输送带可直接将腿脚不方便的病人输送至床表面上,使用十分方便。

A wheelchair with carry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搬运功能的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椅,具体的,涉及一种可以将病人方便的从轮椅输送至床面上的轮椅。
技术介绍
目前,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也是很多腿脚受伤或者残疾人士的代步工具。然而,现有的轮椅在使用时,使用者很难从轮椅中移动到床面上,往往需要外人的帮助才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搬运功能的轮椅。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搬运功能的轮椅,包括一个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包括椅背,在所述主体框架下方固定设置有底板,在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设置有滚轮座,在所述滚轮座内转动支承有第一滚轮,且在所述滚轮座内设置有呈纵向的条形槽,所述第一滚轮的两端位于所述条形槽内,且通过一弹簧顶靠所述第一滚轮;在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滚轮连接板,所述滚轮连接板横向延伸至所述椅背后方,在所述滚轮连接板的后端上设置有卡扣件,所述滚轮连接板的前端和所述主体框架转动连接,在所述滚轮连接板的两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二滚轮,还包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被张紧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上;在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用于抬升所述滚轮连接板后端的举升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的输送带驱动机构;所述椅背包括与主体框架配合的靠背板,所述靠背板的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扣合在主体框架上。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滚轮连接板上盖设有盖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举升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被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的凸轮,所述第一电机和凸轮之间通过齿轮配合驱动,所述凸轮和所述滚轮连接板的底部顶靠;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带驱动机构包括一组主动滚轮,在所述主动滚轮上设置有齿轮部,还包括一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部啮合的大齿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通过输送带可直接将腿脚不方便的病人输送至床表面上,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图6为主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6,一种具有搬运功能的轮椅,包括一个主体框架1,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椅背9,在所述主体框架1下方固定设置有底板2,在所述底板2下端固定设置有滚轮座20,在所述滚轮座20内转动支承有第一滚轮3,且在所述滚轮座20内设置有呈纵向的条形槽,所述第一滚轮3的两端位于所述条形槽内,且通过一弹簧100顶靠所述第一滚轮3。在所述底板2上端设置有滚轮连接板4,所述滚轮连接板4横向延伸至所述椅背9后方。在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后端上设置有卡扣件40,所述卡扣件40用于和床体扣接配合。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前端和所述主体框架1转动连接,在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两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二滚轮5,还包括一输送带6,所述输送带6被张紧在所述第一滚轮3和所述第二滚轮5上。上述结构中,通过弹簧100顶靠第一滚轮3,利用弹簧的回复作用,使得输送带6始终处于拉紧状态,避免了输送带在传送过程中因为滚轮与传送带间的间隙而打滑的现象。且通过所述第二滚轮5支撑所述输送带6,从而使得被所述第二滚轮5支撑部分的所述输送带形成整个轮椅的座体部。在滚轮连接板4上盖设有盖板300。在所述底板2上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举升机构7,所述举升机构7包括第一电机70和被所述第一电机70驱动的凸轮71,所述第一电机70和凸轮71之间通过齿轮配合驱动,所述凸轮和所述滚轮连接板的底部顶靠,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电,70驱动所述凸轮71转动,进而使其推动所述滚轮连接板以其前端为转动点,向上转动。在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输送带驱动机构8,所述输送带驱动机构8包括一组主动滚轮80,在所述主动滚轮上设置有齿轮部81,还包括一第二电机82,所述第二电机82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部啮合的大齿轮83。所述椅背9包括与主体框架配合的靠背板90,所述靠背板90的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扣合在主体框架1上,上述结构中,在轮椅使用时,可以通过将椅背板的另一端扣合状态解除,然后转动靠背板90,进而使得整个靠背板90不会在对输送带上输送的病人进行阻挡。本专利技术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靠背被90转动至打开位置,此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使得所述滚轮连接板4抬升一定高度并且其一端的卡扣件40和床体边缘扣合,此时,再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整个输送带将病人从轮椅输送至床体表面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搬运功能的轮椅,包括一个主体框架(1),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椅背(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框架(1)下方固定设置有底板(2),在所述底板(2)下端固定设置有滚轮座(20),在所述滚轮座(20)内转动支承有第一滚轮(3),且在所述滚轮座(20)内设置有呈纵向的条形槽,所述第一滚轮(3)的两端位于所述条形槽内,且通过一弹簧(100)顶靠所述第一滚轮(3);在所述底板(2)上端设置有滚轮连接板(4),所述滚轮连接板(4)横向延伸至所述椅背(9)后方,在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后端上设置有卡扣件(40),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前端和所述主体框架(1)转动连接,在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两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二滚轮(5),还包括一输送带(6),所述输送带(6)被张紧在所述第一滚轮(3)和所述第二滚轮(5)上;在所述底板(2)上端设置有用于抬升所述滚轮连接板(4)后端的举升机构(7)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的输送带驱动机构(8);所述椅背(9)包括与主体框架配合的靠背板(90),所述靠背板(90)的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扣合在主体框架(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搬运功能的轮椅,包括一个主体框架(1),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椅背(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框架(1)下方固定设置有底板(2),在所述底板(2)下端固定设置有滚轮座(20),在所述滚轮座(20)内转动支承有第一滚轮(3),且在所述滚轮座(20)内设置有呈纵向的条形槽,所述第一滚轮(3)的两端位于所述条形槽内,且通过一弹簧(100)顶靠所述第一滚轮(3);在所述底板(2)上端设置有滚轮连接板(4),所述滚轮连接板(4)横向延伸至所述椅背(9)后方,在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后端上设置有卡扣件(40),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前端和所述主体框架(1)转动连接,在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两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二滚轮(5),还包括一输送带(6),所述输送带(6)被张紧在所述第一滚轮(3)和所述第二滚轮(5)上;在所述底板(2)上端设置有用于抬升所述滚轮连接板(4)后端的举升机构(7)和用于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玉飞郭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