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敷围及圈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5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肢体敷围及圈敷,包括敷围本体,所述敷围本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敷围本体固定于人体上的固定结,所述敷围中间段通过附着结构附着有用于放置不同形态的药物载体,所述载体为囊带,所述囊带背面为固定结构,并且所述囊带背面设置有注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圈敷本体周围采用不亲和液体材质,阻挡液体外渗,不会出现渗漏的情况,所述注液口与出液口均从囊带背面的固定结构穿出,注液口为常用输液尼龙针末尾部接口,可连接肝素帽、注射器、输液皮管接口,注液口末端设计常态类似肝素帽,可以通过输液器或针筒直接注入液态药物,所述囊带的正面为渗透性细网。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mb encircling and encircl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敷围及圈敷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肢体敷围及圈敷。
技术介绍
现如今,临床科室有许多患者静脉输注有刺激性、高浓度或化疗药物时出现液体外渗现象至局部肌肉软组织皮肤疼痛、肿胀、发黑、后期破溃糜烂等;有创伤性闭合性骨折、血栓等引发患者肢体肿胀患者;有各种原因引发肢体、手指、脚趾、局部皮下组织疼痛、肿胀、发红、硬结、脓肿等;有各种药物为油性药物,肌肉注射后局部硬结难以短时间消散吸收的;有胰岛素、低分子长期反复脐周注射出现淤斑硬结等;有尾骶部、骨突处破溃伤口需要使用某些药物等。目前临床上有使用一次性纱布临时安放固定的,有各种创面敷料不能固定药物的,或不牢固的、药物包裹不严外渗浪费严重的,需要人为监管的,最后导致使用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一种肢体敷围及圈敷。可以针对身体各部位和药物的形态更好的贴合人体体表并且选择合适的形态,有效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解决问题的一种肢体敷围及圈敷,通过可以更换多种载体来应对不同情况下需要使用不同形态的药物。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敷围及圈敷,其特征在于,包括敷围本体(1),所述敷围本体(1)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敷围本体(1)固定于人体上的固定结构(2),所述敷围中间段通过附着结构(3)附着有用于放置不同形态的药物载体(4),所述载体(4)为囊带(401),所述囊带(401)背面为固定结构(2),并且所述囊带背面设置有注液口(4011)和出液口(4012),所述囊带周围可设有一层防水隔离圈,不会使敷围本体自身吸取囊带内液体,可以清洗并反复使用,圈敷黏贴固定皮肤的材料可添加抗过敏微粒,防止皮肤过敏瘙痒,所述圈敷本体周围采用不亲和液体材质,阻挡液体外渗,不会出现渗漏的情况,所述注液口(4011)与出液口(4012)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敷围及圈敷,其特征在于,包括敷围本体(1),所述敷围本体(1)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敷围本体(1)固定于人体上的固定结构(2),所述敷围中间段通过附着结构(3)附着有用于放置不同形态的药物载体(4),所述载体(4)为囊带(401),所述囊带(401)背面为固定结构(2),并且所述囊带背面设置有注液口(4011)和出液口(4012),所述囊带周围可设有一层防水隔离圈,不会使敷围本体自身吸取囊带内液体,可以清洗并反复使用,圈敷黏贴固定皮肤的材料可添加抗过敏微粒,防止皮肤过敏瘙痒,所述圈敷本体周围采用不亲和液体材质,阻挡液体外渗,不会出现渗漏的情况,所述注液口(4011)与出液口(4012)均从囊带(401)背面的固定结构(2)穿出,注液口为常用输液尼龙针末尾部接口,可连接肝素帽、注射器、输液皮管接口,注液口末端设计常态类似肝素帽,可以通过输液器或针筒直接注入液态药物,所述囊带的正面为渗透性细网(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敷围及圈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4)的背面为固定结构(2),所述载体(4)的正面为吸附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波王春英陈燕徐小郁杨长春钟娜儿王天璐陈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