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462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保护套,两个所述保护套分别保护人体左右两侧的股骨颈,两个所述保护套之间通过连接带(4)连接,所述保护套包括内垫(1)、缓冲垫(2)和外层(3),所述外层(3)包覆缓冲垫(2)和内垫(1),所述内垫(1)设于缓冲垫(2)靠近股骨颈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充分缓冲跌倒时外力对股骨颈的冲击力,避免出现股骨颈局部受伤过重的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

A protection device for femoral ne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得到了大大的增长,但同时伴随着老龄人的骨骼老龄化病症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老人漫步在路上,不小心被急冲冲赶路的年轻人撞倒了,多数情况下被撞倒的人都是以髋关节着地,而老人的髋关节十分脆弱,可能这一摔会使髋关节出现裂痕,出现老人一撞难起的现象,这无论对于老人、老人的家人、甚至是年轻人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故而现在市场上应运而生了许多髋关节保护器,但是大多数的髋关节保护器,只是通过弹力带、弹性护垫、松紧带组成,不能充分缓冲跌倒时外力对髋关节的冲击力,都是以减小损伤的方式为主,在一些跌倒过程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保护效果差,不能达到客户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充分缓冲跌倒时外力对股骨颈的冲击力,避免出现股骨颈局部受伤过重的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包括两个保护套,两个所述保护套分别保护人体左右两侧的股骨颈,两个所述保护套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所述保护套包括内垫、缓冲垫和外层,所述外层包覆缓冲垫和内垫,所述内垫设于缓冲垫靠近股骨颈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内垫,通过内垫与股骨颈的贴合,使本专利技术在穿戴后更佳舒适,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设有缓冲垫,通过缓冲垫的设计,在老人跌倒时,通过缓冲垫对作用力的充分缓冲,进而避免老人的股骨颈的受力位置受伤,有效的保护了老人的股骨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垫内设有多排缓冲管,多排所述缓冲管沿向内垫靠近的方向设置,所述缓冲管平行设置于股骨颈上大转子的相切面,通过所述改进,通过缓冲管平行设置于股骨颈上大转子的相切面,可以将跌倒时的作用力从作用于股骨颈的局部区域分散到股骨干区域,利用股骨干来共同承受作用力,作用于局部区域的作用力减小,进而实现保护股骨颈的目的,除非该作用力已经超过了股骨颈整体承受能力,否则均能有效的保护股骨颈,避免股骨颈出现裂痕的现象,通过多排缓冲管的多次缓冲,可以增加缓冲的充分性,使跌倒的作用力尽可能的进行分散开来,并且缓慢的作用于股骨颈,通过延长作用力的作用时间,来降低瞬间作用力的大小,来实现保护股骨颈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一排所述缓冲管与相邻的另一排所述缓冲管之间设有间隙,通过所述改进,可以降低作用力的传递性,避免作用力的直接传递,如果不同排的缓冲管是紧密相连的,在作用力发生时,缓冲管会同时变形,瞬间的缓冲效果会很好,但是缓冲的时间很短,持续的缓冲效果就会下降,股骨颈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而通过一排所述缓冲管与相邻的另一排所述缓冲管之间设有间隙的设计,可以在靠近作用力方向的缓冲管在变形后,才能作用于靠近股骨颈的缓冲管,与股骨颈相领的那一排缓冲管在出现变形时,已经经过了前几排缓冲管的缓冲,变形程度会下降,作用于股骨颈的作用力大小就会大幅度下降,而且充分延长的作用时间,充分的缓冲了作用力对股骨颈的影响,对股骨颈进行了充分的保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同一排中相邻的两根所述缓冲管之间设有间隙,通过所述改进,在老人跌倒过程中,其作用力并非都是以垂直于大转子的相切面进行作用的,大多数都是以倾斜的作用力作用于大转子,比如靠近身体前侧的方向跌倒或者靠近身体后侧的方向跌倒,而通过同一排中相邻的两根所述缓冲管之间设有间隙,可以对平行于大转子切面的分力进行充分的缓冲,同时提供缓冲管倾斜变形的空间,避免同一排的缓冲管在紧密相连的情况下,倾斜变形受阻,无法作用于靠近股骨颈那一排的缓冲管,导致缓冲效果不佳的情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管为中空管,通过所述改进,中空管较之实心管的缓冲角度更大,缓冲的效果更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靠近缓冲管两端设有多个缓冲块,通过所述改进,在缓冲管发生变形时其中间位置的变形幅度较大,而两端的变形幅度较小,所以两端的作用力缓冲不易见效,不利于缓冲管的多次使用,而通过缓冲块的作用,可以使缓冲管两端也进行作用力的缓冲,充分利用缓冲管的整体结构进行作用力的缓冲,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长期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垫靠近内垫的一侧与大转子相契合,通过所述改进,在缓冲垫与股骨颈的力的传递上更全面,同时在穿上本专利技术上,也不会使使用者难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层采用石墨烯面料制造而成,通过所述改进,石墨烯面料强韧,也有良好的弹性,作为保护套的最外层是保护套的主体面料,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抗菌性,是理想的外层材料,强韧有弹性使保护套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可以作为保护套的第一重缓冲结构,它的弹性对作用力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垫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造而成,通过所述改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和缓震能力,作为保护套的核心缓冲结构,能大幅减轻直接运用于股骨颈的力,降低骨受损的风险,同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易于加工成想要的结构,合理的结构可以有效的对作用力起到引导和缓冲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垫采用聚氨酯软泡棉制造而成,通过所述改进,聚氨酯软泡棉不仅是良好的缓震材料,它还有良好的透气性,作为与皮肤直接接触的部分,它可以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达到最大程度的舒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保护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Ⅰ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缓冲管与缓冲块分布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内垫,2、缓冲垫,2.1、缓冲管,2.2、间隙,2.3、缓冲块,3、外层,4、连接带,4.1、张力带,4.1.1、避让槽,5、母扣,6、子扣,7、腿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包括两个保护套,两个所述保护套分别保护人体左右两侧的股骨颈,两个所述保护套之间通过连接带4连接,所述保护套包括内垫1、缓冲垫2和外层3,所述外层3包覆缓冲垫2和内垫1,所述内垫1设于缓冲垫2靠近股骨颈的一侧,所述缓冲垫2靠近内垫1的一侧与大转子相契合,所述外层3采用石墨烯面料制造而成,所述缓冲垫2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造而成,所述内垫1采用聚氨酯软泡棉制造而成,连接带4包括缠绕人体后侧的张力带4.1,可以使保护装置适用于身材接近的人群,减小保护装置型号的生产,所述张力带4.1上设有避让臀部的避让槽4.1.1,在保护装置穿戴过程中,如果连接带4太窄,将无法达到将保护装置贴紧身体的作用,易出现翘起的情况,而连接带4太宽,连接带4容易包覆臀部,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保护套,两个所述保护套分别保护人体左右两侧的股骨颈,两个所述保护套之间通过连接带(4)连接,所述保护套包括内垫(1)、缓冲垫(2)和外层(3),所述外层(3)包覆缓冲垫(2)和内垫(1),所述内垫(1)设于缓冲垫(2)靠近股骨颈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保护套,两个所述保护套分别保护人体左右两侧的股骨颈,两个所述保护套之间通过连接带(4)连接,所述保护套包括内垫(1)、缓冲垫(2)和外层(3),所述外层(3)包覆缓冲垫(2)和内垫(1),所述内垫(1)设于缓冲垫(2)靠近股骨颈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2)内设有多排缓冲管(2.1),多排所述缓冲管(2.1)沿向内垫(1)靠近的方向设置,所述缓冲管(2.1)平行设置于股骨颈上大转子的相切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缓冲管(2.1)与相邻的另一排所述缓冲管(2.1)之间设有间隙(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股骨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排中相邻的两根所述缓冲管(2.1)之间设有间隙(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新黄铭灏刘孟男王云仙丰顺唐旭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