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57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收容于绝缘本体的一基部,自基部向上延伸且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上方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与电子元件抵接接触;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相互连接的一固定端和一第二弹性臂;固定端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上方且焊接于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与第一端子滑动接触。

Electr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双导电通道的端子将一芯片模块连接至电路板的一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习知一电连接器,其具有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中,每一端子具有收容于绝缘本体的一基部,所述基部上端向上延伸出绝缘本体上方的一主弹臂,所述主弹臂上端具有接触部用以与一芯片模组抵接接触,所述基部下端向上延伸出绝缘本体上表面的一辅助弹臂,该辅助弹臂自由末端具有一触头,向上抵接主弹臂,当芯片模组向下抵接主弹臂时,主弹臂向下移动,辅助弹臂沿着主弹臂滑动且向上对主弹臂起支撑作用。自基部侧向弯折延伸一导通部,导通部与电路板电性连通,从而使得电连接器能电性连接芯片模组和电路板。但是,触头为辅助弹臂的弹性末端,可以沿着主弹臂自由滑动,且该主弹臂和辅助弹臂均位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当运输过程或者安装过程中受到震动,主弹臂和辅助弹臂容易受到外力的作用,使得辅助弹臂容易发生变形而使得触头相对于主弹臂发生左右偏摆,造成触头与主弹臂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导致辅助弹臂与主弹臂之间分离,从而在主弹臂向下压时,辅助弹臂并没有向上支撑主弹臂,这就导致了芯片模组向下的压力只有主弹臂承担,主弹臂的弹性变形过大,使得电连接器与芯片模组之间电性传输不稳定。同时导电端子电信号只能通过主弹臂传输到导通部,而辅助弹臂形成了一个电气残桩,是传输电信号的无效路径,从而增加了端子的阻抗,不利于电连接器电气性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焊接固定形成接触稳定的双通道端子从而实现导电性能良好的电连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与所述电子元件抵接接触;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相互连接的一固定端和一第二弹性臂;所述固定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且焊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一端子滑动接触。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一第一部是自所述基部向上弯折延伸,一第二部自所述第一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弹性臂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进一步,所述基部决定一左右方向,所述第一部自所述基部朝着左侧延伸,所述第二部自所述第一部自左向右反折延伸,所述第二部向上延伸一接触部,用以与所述电子元件电性接触,所述第一部和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基部的左右两侧。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臂具有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一第三部和一第四部,所述第三部向上连接所述固定端,所述第四部自所述第三部向下弯折延伸,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四部位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部相接位置的左侧。进一步,所述第三部与所述第二部于所述左右方向上面对面设置,所述第四部与所述第一部于所述左右方向上面对面设置。进一步,自所述第四部向下延伸且呈弯折设置的一第五部,自所述第五部朝向所述基部延伸一抵接部,用以抵接所述基部,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抵接部和所述第五部,所述连接部自上而下朝向所述基部倾斜延伸。进一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固定端在上下方向上投影重叠。进一步,所述固定端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一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面向所述固定端的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贴合接触。进一步,所述基部下端连接一导通部,所述导通部连接一锡料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弹性臂下端具有所述导通部上方的一抵接部,用以滑动接触所述基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内。进一步,当所述电子元件抵接所述第一弹性臂时,所述第一弹性臂向下移动,所述抵接部沿着基部且靠近所述导通部移动。进一步,所述基部呈竖直设置,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抵接部沿着所述基部竖直滑移。进一步,进一步具有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上下贯穿的多个收容腔,用以对应收容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端子,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和每一所述第二端子位于同一所述收容腔。进一步,所述收容腔具有一第一腔和与所述第一腔相互连通的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腔的宽度,所述基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弹性臂至少部分横跨且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弹性臂自所述第一腔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臂下端具有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收容于所述第一腔且与所述基部滑动接触。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臂至少部分横跨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决定相互垂直的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多个所述收容腔在所述第一方向形成平行且错位设置的一第一排收容腔和一第二排收容腔,每一所述收容腔具有相互连通且贯穿所述绝缘本体上下表面的一第一腔和一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腔的宽度,所述第一排收容腔中的所述第一腔与第二排收容腔中的第二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重叠。进一步,所述第二腔收容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通过所述第二腔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绝缘本体的下表面。进一步,自上而下观察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弹性臂遮蔽所述第二弹性臂,自下而上观察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弹性臂遮蔽所述第二弹性臂。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收容腔上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腔之间具有所述第二排收容腔的一个所述第一腔。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向下延伸一导通部,所述导通部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下表面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腔在上下方向上投影重叠。还可以采用另一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端子,其具有固定于绝缘本体的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电性接触所述电子元件,自所述基部下端延伸一导通部,用以电性导通所述电路板;至少一第二端子,其具有一固定端和自所述固定端向下延伸具有一抵接部;所述固定端焊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抵接部于所述第一端子上具有一第一位置和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下方的一第二位置,当所述电子元件向下抵接所述第一弹性臂时,所述抵接部自所述第一位置滑移到所述第二位置。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臂上端具有一接触部,用以电性导接所述电子元件,所述固定端焊接于所述接触部的下方且与所述接触部上下方向上错位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导通部。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一收容腔,用以收容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固定端位于绝缘本体上方,由于固定端与第二部之间是焊接固定,两者之间稳固效果良好,抵接部抵接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基部上,当电连接器在安装或者运输过程中,端子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弹性臂和固定端之间不会因为外力轻易分开,从而两者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电性连接,有利于电性信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绝缘本体;/n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与所述电子元件抵接接触;/n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相互连接的一固定端和一第二弹性臂;/n所述固定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且焊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一端子滑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
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的一第一弹性臂,用以与所述电子元件抵接接触;
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相互连接的一固定端和一第二弹性臂;
所述固定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且焊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一端子滑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一第一部是自所述基部向上弯折延伸,一第二部自所述第一部向上弯折延伸,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弹性臂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决定一左右方向,所述第一部自所述基部朝着左侧延伸,所述第二部自所述第一部自左向右反折延伸,所述第二部向上延伸一接触部,用以与所述电子元件电性接触,所述第一部和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基部的左右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具有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一第三部和一第四部,所述第三部向上连接所述固定端,所述第四部自所述第三部向下弯折延伸,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四部位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部相接位置的左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与所述第二部于所述左右方向上面对面设置,所述第四部与所述第一部于所述左右方向上面对面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四部向下延伸且呈弯折设置的一第五部,自所述第五部朝向所述基部延伸一抵接部,用以抵接所述基部,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抵接部和所述第五部,所述连接部自上而下朝向所述基部倾斜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固定端在上下方向上投影重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一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面向所述固定端的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贴合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下端连接一导通部,所述导通部连接一锡料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弹性臂下端具有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导通部上方,用以滑动接触所述基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元件抵接所述第一弹性臂时,所述第一弹性臂向下移动,所述抵接部沿着基部且靠近所述导通部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呈竖直设置,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抵接部沿着所述基部竖直滑移。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上下贯穿的多个收容腔,用以对应收容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端子,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和每一所述第二端子位于同一所述收容腔。


1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志金左锋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