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529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安装电容本体,冷却水管柱、IGBT连接柱和电容直流输出端子,壳体上设有直流快接插头;壳体内壁与各所述电容本体、各冷却水管柱以及各IGBT连接柱之间通过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固定于一体,电容直流输出端子以及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连接的直流快接插头一端均置于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内;冷却水管柱上端口伸出所述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冷却水管柱的下端管口与壳体密封连接,电容直流输出端子上端伸出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IGBT连接柱上端伸出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控制器内部电容本体冷却效果不好,过热使用,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New motor controller and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电机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热量。因此,需要通过散热结构将热量及时快速的向外部传导;否则,会影响控制器的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甚至控制器的相关电子元件被烧毁,最终导致电机无法工作,所以控制器的散热性能好坏直接关系着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受限于材料成本和材料特性,目前电容本体的耐温只能做到105℃,电机控制器内部的其它部件的耐温可以达到125℃,电容本体现已成为提升电机控制器功率上限的最短板,因此,为电容本体提供良好的冷却环境是当下探索研究的方向。专利CN201920401988.0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壳体总成,虽然在壳体外表面布设了若干散热翘片,但是还达不到直接接触电容本体,由此散热效率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急需提供一种新型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通过新型电机控制器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控制器内部电容本体冷却效果不好,过热使用,易损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机控制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呈并排间隔设置的电容本体,壳体内布设有多个冷却水管柱、多个IGBT连接柱和电容直流输出端子,壳体上设有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直接连接的直流快接插头;壳体内壁与各所述电容本体、各冷却水管柱以及各IGBT连接柱之间通过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固定于一体,且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的高度高于各电容本体的高度,电容直流输出端子以及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连接的直流快接插头一端均置于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内;冷却水管柱上端口伸出所述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与IGBT模块上的冷却水道连通,冷却水管柱的下端管口与壳体密封连接,电容直流输出端子上端伸出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与IGBT模块连接,IGBT连接柱上端伸出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进一步地,IGBT模块上方间隔叠放有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上方间隔叠放有控制电路板;驱动电路板上设有IGBT输出端子,IGBT输出端子内插接有导电铜柱,导电铜柱的底部深入到IGBT模块内部,导电铜柱的顶部与壳体上的交流快接插头连接。进一步地,直流快接插头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连接的一端套装有铁氧体共模电感,铁氧体共模电感封装于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内。进一步地,冷却水管柱包括进水管段和出水管段,进水管段和出水管段的上端均从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延伸出分别与IGBT模块上的冷却水道的IGBT进水口和IGBT出水口连通,进水管段的底部与壳体上的进水口连通,出水管段的底部与壳体上的出水口连通;进水管段和出水管段的上端口处均套设有橡胶密封圈。进一步地,电容本体上封装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IGBT连接柱顶端设有向IGBT连接柱内部延伸的穿装孔,IGBT模块周向设有与各穿装孔一一对应的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装有与IGBT连接柱连接的连接杆。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上插接有用于与外部插接件直接连接的专用插接件。进一步地,壳体呈一体化铸造成型。进一步地,壳体的材质为铝合金。本技术还包括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电机控制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1、本技术通过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呈并排间隔设置的电容本体,壳体内布设有多个冷却水管柱、多个IGBT连接柱和电容直流输出端子,壳体上设有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直接连接的直流快接插头;壳体内壁与各所述电容本体、各冷却水管柱以及各IGBT连接柱之间通过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固定于一体,且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的高度高于各电容本体的高度,电容直流输出端子以及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连接的直流快接插头一端均置于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内;冷却水管柱上端口伸出所述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与IGBT模块上的冷却水道连通,冷却水管柱的下端管口与壳体密封连接,电容直流输出端子上端伸出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与IGBT模块连接,IGBT连接柱上端伸出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的设计,壳体的底部在电容本体的周围布设了冷却水道,实现对电容本体的真正的水冷却,提升了电容本体的耐高温等级,对提升电机控制器整机的功率上限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电容本体直接注胶封装在壳体底部,提高壳体内部的利用空间,使得壳体空间得以最大化的应用;直流快接插头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直接相连,并置于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内,提高了直流快接插头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的散热效率,保证电机控制器的正常工作,延长电机控制器的使用时间;IGBT连接柱的设计,方便IGBT模块的安装固定,保证IGBT模块的稳固性,结构设计简单,无需增加多处焊接支架,安装及拆卸方便;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可以整体包括电容本体,增加散热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增加了电容本体的减震和抗冲击性。2、本技术通过IGBT模块上方间隔叠放有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上方间隔叠放有控制电路板;驱动电路板上设有IGBT输出端子,IGBT输出端子内插接有导电铜柱,导电铜柱的底部深入到IGBT模块内部,导电铜柱的顶部与壳体上的交流快接插头连接的设计,层叠设置,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导电铜柱直接将IGBT输出端子与交流快接插头连接,无需增加壳体内部的线束,避免壳体部线束的凌乱及过多热量的散出,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加工。3、本技术通过直流快接插头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连接的一端套装有铁氧体共模电感,铁氧体共模电感封装于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内的设计,铁氧体共模电感置于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内,有效的降低了铁氧体共模电感热量,保证电机控制器的有效工作,铁氧体共模电感设计成环形,穿套于直流快接插头后,固定于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内,安装简便,节省空间。4、本技术中的电容本体上封装有温度传感器;电容内部布置有温度传感器,设置电容过温保护机制,实时监测电容本体内部的温度,避免电容本体的温度超过上限值,导致电容本体内的电容本体的损坏;提高电容本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中所述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中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电路连接关系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电容本体;3、IGBT模块;4、驱动电路板;5、控制电路板;6、冷却水管柱;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呈并排间隔设置的电容本体(2),壳体(1)内布设有多个冷却水管柱、多个IGBT连接柱(10)和电容直流输出端子(7),壳体(1)上设有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7)直接连接的直流快接插头(8);壳体(1)内壁与各所述电容本体(2)、各冷却水管柱以及各IGBT连接柱(10)之间通过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固定于一体,且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的高度高于各电容本体(2)的高度,电容直流输出端子(7)以及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7)连接的直流快接插头(8)一端均置于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内;冷却水管柱上端口伸出所述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与IGBT模块(3)上的冷却水道连通,冷却水管柱的下端管口与壳体(1)密封连接,电容直流输出端子(7)上端伸出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与IGBT模块(3)连接,IGBT连接柱(10)上端伸出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呈并排间隔设置的电容本体(2),壳体(1)内布设有多个冷却水管柱、多个IGBT连接柱(10)和电容直流输出端子(7),壳体(1)上设有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7)直接连接的直流快接插头(8);壳体(1)内壁与各所述电容本体(2)、各冷却水管柱以及各IGBT连接柱(10)之间通过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固定于一体,且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的高度高于各电容本体(2)的高度,电容直流输出端子(7)以及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7)连接的直流快接插头(8)一端均置于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内;冷却水管柱上端口伸出所述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与IGBT模块(3)上的冷却水道连通,冷却水管柱的下端管口与壳体(1)密封连接,电容直流输出端子(7)上端伸出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与IGBT模块(3)连接,IGBT连接柱(10)上端伸出导热绝缘封装填充胶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IGBT模块(3)上方间隔叠放有驱动电路板(4),驱动电路板(4)上方间隔叠放有控制电路板(5);驱动电路板(4)上设有IGBT输出端子(41),IGBT输出端子(41)内插接有导电铜柱(42),导电铜柱(42)的底部深入到IGBT模块(3)内部,导电铜柱(42)的顶部与壳体(1)上的交流快接插头(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直流快接插头(8)与电容直流输出端子(7)连接的一端套装有铁氧体共模电感(9),铁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生吴庆国刘志钢吕学文吕佳明许嘉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