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PU服务器及其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440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包括贴附于机箱外壳上的冷却板、设置于冷却板上并用于对机箱外壳的发散热量进行吸收的冷却管路、与冷却管路的进水口连通的冷水泵、与冷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的冷水池、与冷却管路的出水口连通的热水池、连通于热水池与冷水池之间的热水泵和冷凝器,冷水池、冷水泵、冷却管路、热水池、热水泵及冷凝器形成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却板上的冷却管路对机箱外壳发散的热量进行吸收,配合机箱外壳内的风扇一同对GPU服务器进行散热降温,能够进一步提高对GPU服务器的散热效果,防止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现象,同时减轻风扇负担,防止风扇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GPU服务器,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A GPU server and its case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PU服务器及其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及散热
,特别涉及一种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本技术还涉及一种GPU服务器。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服务器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根据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WEB服务器等。服务器的主要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在大数据时代,大量的IT设备会集中放置在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包含各类型的服务器、存储、交换机及大量的机柜及其它基础设施。每种IT设备都是有各种硬件板卡组成,如计算模块、存储模块、机箱、风扇模块等等。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应用于深度学习、科学计算等多种GPU计算场景的GPU服务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依据服务器本身特性,服务器需要24小时不间断、高负载进行工作,而这样就会导致服务器本身功耗过大,GPU服务器局部会产生大量的热。GPU服务器发热量过大会导致服务器计算性能、I/O效率下降,严重时会导致系统崩溃,机器宕机甚至是硬件损坏。GPU服务器传统的降温手段是通过风扇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低温度,但这样的效果不明显,也会出现局部超温现象,而且也加重了风扇的负担。现有GPU服务器散热设计,在机箱内安装散热风扇通过风冷对GPU服务器进行散热,散热设备比较单一。只通过调节风扇转速带走热量,散热是远远不够的,依旧会产生局部温度过高现象。而且风扇转速过快也加重风扇的负担,也可能导致风扇损坏。因此,如何提高对GPU服务器的散热效果,防止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现象,同时减轻风扇负担,防止风扇损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能够提高对GPU服务器的散热效果,防止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现象,同时减轻风扇负担,防止风扇损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GPU服务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包括贴附于机箱外壳上的冷却板、设置于所述冷却板上并用于对所述机箱外壳的发散热量进行吸收的冷却管路、与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水口连通的冷水泵、与所述冷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的冷水池、与所述冷却管路的出水口连通的热水池、连通于所述热水池与所述冷水池之间的热水泵和冷凝器,所述冷水池、所述冷水泵、所述冷却管路、所述热水池、所述热水泵及所述冷凝器形成循环回路。优选地,所述冷却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箱外壳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冷却板呈矩形、圆形或多边形。优选地,所述冷却板的边缘各个角落均开设有螺纹孔,且通过螺钉与所述机箱外壳相连。优选地,所述冷却管路埋设于所述冷却板的内腔中。优选地,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若干段首尾相连且曲折盘旋的U型管。本技术还提供一种GPU服务器,包括机箱和用于对其进行辅助散热的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其中,所述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本技术所提供的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冷却板、冷却管路、冷水泵、冷水池、热水池、热水泵和冷凝器。其中,冷却板贴附在机箱外壳上,冷却管路设置在冷却板上,主要用于吸收机箱外壳所发散的热量,配合机箱外壳内的风扇,为机箱外壳进行辅助降温。冷水池与冷水泵连通,同时冷水泵与冷却管路的进水口连通,可不断对冷却管路中通入冷却水。热水池与冷却管路的出水口连通,吸收了热量之后的热水将流回到热水池中。热水泵和冷凝器一端与热水池连通,另一端与冷水池连通,主要用于将热水池中的热水抽出并进行冷凝,重新形成冷却水后进入到冷水池中,进行下一次冷却作业。其中,冷水池、冷水泵、冷却管路、热水池、热水泵及冷凝器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循环回路。如此,本技术所提供的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通过冷却板上的冷却管路对机箱外壳发散的热量进行吸收,配合机箱外壳内的风扇一同对GPU服务器进行散热降温,能够进一步提高对GPU服务器的散热效果,防止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现象,同时减轻风扇负担,防止风扇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冷却板在机箱外壳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2中:机箱外壳—1,冷却板—2,冷却管路—3,冷水泵—4,冷水池—5,热水池—6,热水泵—7,冷凝器—8,螺纹孔—2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冷却板2、冷却管路3、冷水泵4、冷水池5、热水池6、热水泵7和冷凝器8。其中,冷却板2贴附在机箱外壳1上,冷却管路3设置在冷却板2上,主要用于吸收机箱外壳1所发散的热量,配合机箱外壳1内的风扇,为机箱外壳1进行辅助降温。冷水池5与冷水泵4连通,同时冷水泵4与冷却管路3的进水口连通,可不断对冷却管路3中通入冷却水。热水池6与冷却管路3的出水口连通,吸收了热量之后的热水将流回到热水池6中。热水泵7和冷凝器8一端与热水池6连通,另一端与冷水池5连通,主要用于将热水池6中的热水抽出并进行冷凝,重新形成冷却水后进入到冷水池5中,进行下一次冷却作业。并且,冷水池5、冷水泵4、冷却管路3、热水池6、热水泵7及冷凝器8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循环回路。如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通过冷却板2上的冷却管路3对机箱外壳1发散的热量进行吸收,配合机箱外壳1内的风扇一同对GPU服务器进行散热降温,能够进一步提高对GPU服务器的散热效果,防止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现象,同时减轻风扇负担,防止风扇损坏。如图2所示,图2为图1中所示的冷却板2在机箱外壳1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在关于冷却板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冷却板2具体可呈矩形、圆形或多边形。具体的,冷却板2的形状可根据机箱外壳1表面上的安装空间而定,当安装空间受限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贴附于机箱外壳(1)上的冷却板(2)、设置于所述冷却板(2)上并用于对所述机箱外壳(1)的发散热量进行吸收的冷却管路(3)、与所述冷却管路(3)的进水口连通的冷水泵(4)、与所述冷水泵(4)的进水口连通的冷水池(5)、与所述冷却管路(3)的出水口连通的热水池(6)、连通于所述热水池(6)与所述冷水池(5)之间的热水泵(7)和冷凝器(8),所述冷水池(5)、所述冷水泵(4)、所述冷却管路(3)、所述热水池(6)、所述热水泵(7)及所述冷凝器(8)形成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贴附于机箱外壳(1)上的冷却板(2)、设置于所述冷却板(2)上并用于对所述机箱外壳(1)的发散热量进行吸收的冷却管路(3)、与所述冷却管路(3)的进水口连通的冷水泵(4)、与所述冷水泵(4)的进水口连通的冷水池(5)、与所述冷却管路(3)的出水口连通的热水池(6)、连通于所述热水池(6)与所述冷水池(5)之间的热水泵(7)和冷凝器(8),所述冷水池(5)、所述冷水泵(4)、所述冷却管路(3)、所述热水池(6)、所述热水泵(7)及所述冷凝器(8)形成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水冷辅助降温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箱外壳(1)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水冷辅助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沅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