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433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4:49
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它包括外壳、底座、充气桩、充气密封圈、气泵、电磁锁、信号灯和开关装置;所述底座与外壳下表面连接,充气桩设置于外壳内,底端与底座连接,充气密封圈套设在充气桩底部与其配合,充气桩和充气密封圈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电磁锁设置在外壳表面,信号灯和开关装置设置在底座上。该装置采用自动化设计,通过充气装置实现绝缘手套底部密封和检测,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手套完整性判断,解决了现有技术操作过程繁琐,操作难度大,成功率不高,易损坏手套,且无法强制操作人员检测的问题,具有操作便捷,成功率高,不易损坏手套,可防止操作人员违规佩戴未检测手套的特点。

A self checking device for insulating glo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操作保护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作业中需要佩戴完好的绝缘手套,在使用前需要对手套进行完整性检查,以保证其绝缘性能目前检查绝缘手套是否完好的方法是:将手套朝手指方向弯曲,当卷到一定程度时,内部空气因体积减小、压力增大,手指鼓起,不漏气即为良好。此方法存在以下不足:检测过程较为繁琐,导致使用人员在使用前很少会按规定进行检测;检测法中对手套的卷曲程度没有一个定量标准,导致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卷曲法对操作要求较高,要保证卷曲之后底部是完全密封的,实际操作有一定难度;经常卷曲手套会加快手套的磨损。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快速方便检测手套完整性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该装置采用自动化设计,通过充气装置实现绝缘手套底部密封和检测,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手套完整性判断,解决了现有技术操作过程繁琐,操作难度大,成功率不高,易损坏手套,且无法强制操作人员检测的问题,具有操作便捷,成功率高,不易损坏手套,可防止操作人员违规佩戴未检测手套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它包括外壳、底座、充气桩、充气密封圈、气泵、电磁锁、信号灯和开关装置;所述底座与外壳下表面连接,充气桩设置于外壳内,底端与底座连接,充气密封圈套设在充气桩底部与其配合,充气桩和充气密封圈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电磁锁设置在外壳表面,信号灯和开关装置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外壳包括盖板和壳体组成的中空透明块状体结构,其侧表面开有通气孔,盖板与壳体配合,可开闭外壳。所述底座包括与外壳下底面连接的平板结构,部分伸出外壳,作为装置操作台。所述充气桩包括底部与底座紧密接触的竖直中空柱状结构,其顶部开有气孔,气孔旁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充气密封圈为圆环状橡胶圈,圈内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电磁锁设置在盖板和壳体的连接处,同时连接盖板和壳体,控制外壳开闭。所述信号灯包括红灯和绿灯,设置在操作台上。所述开关装置包括测试按钮、解锁按钮和安全仓,解锁按钮设置在安全仓内,测试按钮和安全仓设置在操作台上。所述安全仓包括中空的密闭空腔,设有锁和钥匙,用来保护解锁按钮的操作权限。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它包括外壳、底座、充气桩、充气密封圈、气泵、电磁锁、信号灯和开关装置;所述底座与外壳下表面连接,充气桩设置于外壳内,底端与底座连接,充气密封圈套设在充气桩底部与其配合,充气桩和充气密封圈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电磁锁设置在外壳表面,信号灯和开关装置设置在底座上。该装置采用自动化设计,通过充气装置实现绝缘手套底部密封和检测,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手套完整性判断,操作便捷,成功率高,不易损坏手套,可防止操作人员违规佩戴未检测手套。在优选的方案中,外壳包括盖板和壳体组成的中空透明块状体结构,其侧表面开有通气孔,盖板与壳体配合,可开闭外壳。结构简单,使用时,透明外壳可以方便从外部观察检测情况,通气孔用来平衡内外气压,盖板可以方便检测人员取放手套。在优选的方案中,底座包括与外壳下底面连接的平板结构,部分伸出外壳,作为装置操作台。结构简单,使用时,底座可以增强装置放置时的稳定性,内部可以布设相关线路和控制器,操作台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检测。在优选的方案中,充气桩包括底部与底座紧密接触的竖直中空柱状结构,其顶部开有气孔,气孔旁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待检测的绝缘手套套在充气桩上,即可通过气泵给手套充气,检测其完整性,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进行结果反馈控制,给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确定值,达到设定压力值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在优选的方案中,充气密封圈为圆环状橡胶圈,圈内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结构简单,使用时,充气密封圈套设在充气桩外的手套底部,通过气泵给充气密封圈充气,充气密封圈膨胀后与手套底部接触密封,第二传感器检测密封圈是否有足够压力完成密封,当密封圈完成密封后,气泵开始通过充气桩对手套充气。在优选的方案中,电磁锁设置在盖板和壳体的连接处,同时连接盖板和壳体,控制外壳开闭。结构简单,使用时,操作人员放入手套后进行充气检测,只有当第一压力传感器反馈检测结果为“合格”时,电磁锁开启,操作人员可以从外壳内拿出合格的手套,当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时或检测未完成时,电磁锁强制锁紧,保证操作人员无法违规拿出不合格或未检测的手套使用。在优选的方案中,信号灯包括红灯和绿灯,设置在操作台上。结构简单,使用时,气泵给手套充气额定时间,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信号控制信号灯,若手套完好,则压力值达到设定值,绿灯亮起,表示“合格”,若手套破损漏气,则压力值达不到设定值,则红灯亮起,表示“不合格”,检测结果一目了然,十分方便。在优选的方案中,开关装置包括测试按钮、解锁按钮和安全仓,解锁按钮设置在安全仓内,测试按钮和安全仓设置在操作台上。结构简单,使用时,操作人员按下测试按钮,则气泵开始依次对充气密封圈和充气桩充气,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气泵自动放气;解锁按钮用来强制开启电磁锁,取出“不合格”的手套,安全仓用来保证解锁按钮无法被误操作,或被权限外操作人员操作。在优选的方案中,安全仓包括中空的密闭空腔,设有锁和钥匙,用来保护解锁按钮的操作权限。结构简单,使用时,解锁按钮被锁在安全仓内,当检测出“不合格”绝缘手套时,只有相关安全负责人可以持钥匙打开安全仓,操作解锁按钮取出手套,其余操作人员无法操作,强制避免了操作人员违规使用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手套,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它包括外壳、底座、充气桩、充气密封圈、气泵、电磁锁、信号灯和开关装置;所述底座与外壳下表面连接,充气桩设置于外壳内,底端与底座连接,充气密封圈套设在充气桩底部与其配合,充气桩和充气密封圈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电磁锁设置在外壳表面,信号灯和开关装置设置在底座上。该装置采用自动化设计,通过充气装置实现绝缘手套底部密封和检测,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手套完整性判断,解决了现有技术操作过程繁琐,操作难度大,成功率不高,易损坏手套,且无法强制操作人员检测的问题,具有操作便捷,成功率高,不易损坏手套,可防止操作人员违规佩戴未检测手套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外壳1,盖板11,底座2,操作台21,充气桩3,第一压力传感器31,充气密封圈4,第二压力传感器41,气泵5,电磁锁6,红灯71,绿灯72,测试按钮81,解锁按钮82,安全仓8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中,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它包括外壳1、底座2、充气桩3、充气密封圈4、气泵5、电磁锁6、信号灯和开关装置;所述底座2与外壳1下表面连接,充气桩3设置于外壳1内,底端与底座2连接,充气密封圈4套设在充气桩3底部与其配合,充气桩3和充气密封圈4通过气管与气泵5连接,电磁锁6设置在外壳1表面,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1)、底座(2)、充气桩(3)、充气密封圈(4)、气泵(5)、电磁锁(6)、信号灯和开关装置;所述底座(2)与外壳(1)下表面连接,充气桩(3)设置于外壳(1)内,底端与底座(2)连接,充气密封圈(4)套设在充气桩(3)底部与其配合,充气桩(3)和充气密封圈(4)通过气管与气泵(5)连接,电磁锁(6)设置在外壳(1)表面,信号灯和开关装置设置在底座(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1)、底座(2)、充气桩(3)、充气密封圈(4)、气泵(5)、电磁锁(6)、信号灯和开关装置;所述底座(2)与外壳(1)下表面连接,充气桩(3)设置于外壳(1)内,底端与底座(2)连接,充气密封圈(4)套设在充气桩(3)底部与其配合,充气桩(3)和充气密封圈(4)通过气管与气泵(5)连接,电磁锁(6)设置在外壳(1)表面,信号灯和开关装置设置在底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包括盖板(11)和壳体组成的中空透明块状体结构,其侧表面开有通气孔,盖板(11)与壳体配合,可开闭外壳(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包括与外壳下底面连接的平板结构,部分伸出外壳(1),作为装置操作台(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手套自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充气桩(3)包括底部与底座(2)紧密接触的竖直中空柱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潘郁彭思远夏兵黄娟黄羽松赵岚顾佩颖郭玲范李平尹雯余剑峰周永煌周宇余超高安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