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317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包括圆柱支撑体、过圆柱支撑体轴心的旋转轴,旋转轴中部设为双轨道式圆锥体,与双轨道式圆锥体的轨道弹性抵接且可沿圆柱支撑体径向移动的至少2个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上与轨道的抵接端设有与轨道滚动接触的滚珠,旋转轴的上端活动套接有圆柱型标尺固定套,标尺固定套的侧部铰接有与标尺固定套轴心线相平行的标尺,且标尺固定套的侧壁上过铰接点设有与标尺固定套轴心线相平行的垂直度指示线,标尺上设有扇形刻度线,扇形刻度线的中间线为0度刻度线,当标尺的下端面与所述圆柱支撑体的轴心线垂直时,所述垂直度指示线与0度刻度线重合。该工装结构简单,兼容性好,操作方便、快速,实用性好。

Perpendicularity measuring tool for large round hole and end 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
本技术涉及测量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
技术介绍
针对目前机械加工零件中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的测量很少见到相关仪器,但是零件的加工中圆孔与端面的垂直关系到装配的是否可行,若待到装配时再返工等,严重影响到装配效率;此较大圆孔与端面的垂直度须在零件加工完成后即验校完成,则对后续工序尽可能减少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人员经过深入研究,遂有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结构简单,兼容性好,操作方便、快速,实用性好。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包括中空的圆柱支撑体、与圆柱支撑体轴心线重合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中部设为双轨道式圆锥体,还包括与双轨道式圆锥体的轨道弹性抵接的至少2个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可沿圆柱支撑体径向移动的固定于所述圆柱支撑体上,所述弹性支撑件上与轨道的抵接端设有与轨道滚动接触的滚珠,所述圆柱支撑体上下端部均固设上旋转轴套和下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的上端活动套接有圆柱型标尺固定套,所述标尺固定套的侧部铰接有与标尺固定套轴心线相平行的标尺,且标尺固定套的侧壁上过铰接点设有与标尺固定套轴心线相平行的垂直度指示线,所述标尺上设有扇形刻度线,所述扇形刻度线的中间线为0度刻度线,当标尺的下端面与所述圆柱支撑体的轴心线垂直时,所述垂直度指示线与0度刻度线重合。其中,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端部呈半球状,扭动旋转轴使两弹性支撑件沿旋转轴径向移动以使得两个弹性支撑件的自由端端部和圆孔内壁抵接且所述圆柱支撑体的外圆周外壁与所述圆孔内壁线接触。其中,所述旋转轴的下端部设有手动旋钮。其中,所述弹性支撑件通过端盖、紧固销钉、弹性件可沿圆柱支撑体径向弹性浮动的固定于所述圆柱支撑体上且部分凸出于所述圆柱支撑体的圆周外壁。其中,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抵接端设有滚珠凹槽,所述滚珠置于所述滚珠凹槽和所述双轨道式圆锥体的轨道之间,通过双轨道式圆锥体的旋转使得滚珠在双轨道式圆锥体的轨道内滚动进而形成弹性支撑件沿圆柱支撑体径向移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通过两个弹性支撑件和圆柱支撑体弹性抵接在较大圆孔内壁,兼容性好,再通过标尺的扇形刻度线和标尺固定套的侧壁上过铰接点设置的垂直度指示线是否重合以快速判断出测量结果;2、本技术的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结构简单,兼容性好,操作方便、快速,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标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标尺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圆柱支撑体-10;旋转轴-20;双轨道式圆锥体-21;轨道-211;弹性支撑件-30;抵接端-31;自由端-32;滚珠凹槽-33;滚珠-40;标尺固定套-50;垂直度指示线-51;标尺-60;扇形刻度线-61;端盖-71;紧固销钉-72;弹性件-7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结合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包括中空的圆柱支撑体10、与圆柱支撑体10轴心线重合的旋转轴20,旋转轴20中部设为双轨道式圆锥体21,还包括与双轨道式圆锥体21的轨道211弹性抵接的至少2个弹性支撑件30,弹性支撑件30可沿圆柱支撑体10径向移动的固定于圆柱支撑体10上,弹性支撑件30上与轨道211的抵接端31设有与轨道211滚动接触的滚珠40,滚珠40分别在双轨道式圆锥体21的两个轨道上滚动,形成弹性支撑件30沿双轨道式圆锥体21的径向移动,以适应不同内径大小的圆孔;圆柱支撑体10上下端部均固设上旋转轴套和下旋转轴套,旋转轴20的上端活动套接有圆柱型标尺固定套50,标尺固定套50的侧部铰接有与标尺固定套50轴心线相平行的标尺60,且标尺固定套50的侧壁上过铰接点设有与标尺固定套50轴心线相平行的垂直度指示线51,标尺60上设有扇形刻度线61,扇形刻度线的中间线为0度刻度线,当标尺60的下端面与圆柱支撑体10的轴心线垂直时,垂直度指示线51与0度刻度线重合,将该测量工装置于圆孔内,将该标尺60下端面抵接圆孔的上端面,然后观察垂直度指示线51是否与0度刻度线重合,从而判断圆孔内壁与圆孔的上端面是否垂直,使该标尺60绕标尺固定套50多次旋转一定角度,并进行观察,从而得出圆孔与端面垂直,测量方便,快速。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弹性支撑件3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32,自由端32端部呈半球状,旋转轴20的下端部设有手动旋钮,扭动手动旋钮使双轨道式圆锥体21自转从而使得两弹性支撑件30沿旋转轴20径向移动,进而形成两个弹性支撑件30的自由端32端部和圆孔内壁抵接且圆柱支撑体10的外圆周外壁与圆孔内壁线接触;两个弹性支撑件30的自由端32端部和圆孔内壁的两个抵接点,与圆柱支撑体10的外圆周外壁与圆孔内壁的接触切线形成的形成一个垂直于圆柱支撑体10轴心线的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过该较大圆孔的轴心线。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弹性支撑件30通过端盖71、紧固销钉72、弹性件73可沿圆柱支撑体10径向弹性浮动的固定于圆柱支撑体10上且部分凸出于圆柱支撑体10的圆周外壁,弹性支撑件30的抵接端设有滚珠凹槽33,滚珠40置于滚珠凹槽33和双轨道式圆锥体21的轨道211之间,当扭动手动旋钮使双轨道式圆锥体21旋转使得滚珠40在双轨道式圆锥体的轨道内滚动进而形成弹性支撑件30沿圆柱支撑体10径向移动,从而适应不同内径大小的圆孔。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样式,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圆柱支撑体、与圆柱支撑体轴心线重合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中部设为双轨道式圆锥体,还包括与双轨道式圆锥体的轨道弹性抵接的至少2个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可沿圆柱支撑体径向移动的固定于所述圆柱支撑体上,所述弹性支撑件上与轨道的抵接端设有与轨道滚动接触的滚珠,所述圆柱支撑体上下端部均固设上旋转轴套和下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的上端活动套接有圆柱型标尺固定套,所述标尺固定套的侧部铰接有与标尺固定套轴心线相平行的标尺,且标尺固定套的侧壁上过铰接点设有与标尺固定套轴心线相平行的垂直度指示线,所述标尺上设有扇形刻度线,所述扇形刻度线的中间线为0度刻度线,当标尺的下端面与所述圆柱支撑体的轴心线垂直时,所述垂直度指示线与0度刻度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圆柱支撑体、与圆柱支撑体轴心线重合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中部设为双轨道式圆锥体,还包括与双轨道式圆锥体的轨道弹性抵接的至少2个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可沿圆柱支撑体径向移动的固定于所述圆柱支撑体上,所述弹性支撑件上与轨道的抵接端设有与轨道滚动接触的滚珠,所述圆柱支撑体上下端部均固设上旋转轴套和下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的上端活动套接有圆柱型标尺固定套,所述标尺固定套的侧部铰接有与标尺固定套轴心线相平行的标尺,且标尺固定套的侧壁上过铰接点设有与标尺固定套轴心线相平行的垂直度指示线,所述标尺上设有扇形刻度线,所述扇形刻度线的中间线为0度刻度线,当标尺的下端面与所述圆柱支撑体的轴心线垂直时,所述垂直度指示线与0度刻度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大圆孔与端面垂直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为自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姜运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鼎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