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机械旋转扩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软煤岩钻孔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机械旋转扩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软煤岩钻孔施工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钻孔施工过程中,由于软煤岩体强度低,孔壁变形量大,孔壁局部易失稳破坏,钻孔内易形成钻屑堆积并导致钻孔堵塞,导致钻孔施工难以进行,近些年,我国煤矿企业和钻进装备生产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钻进装备实力不断提高,钻进装备趋于大功率、高扭矩、机械化,但并没有解决软煤层钻孔问题,许多煤炭企业为解决松软煤层钻进问题,消耗大量资金,引入国外千米钻机,但并未达到预期使用效果。解决软煤岩钻进难题,不应只注重“孔外装备”的发展,同时也应注重钻杆、钻头等“孔内装备”的研究,目前有一种双套管钻具用于软煤层钻孔,但该钻具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该钻机配套设备庞大,需要较大钻场,难以适应井下条件,钻进工艺相对复杂,钻进效率偏低,另一方面,在软煤岩区域施工钻孔时,钻孔变形量大,作为起护孔作用的外管与钻孔壁完全接触,其摩擦阻力大,钻进过程中,卡钻、断钻现象频繁,致使钻孔深度浅、钻进效率低。因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机械旋转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孔钻杆(1)、扩孔钻杆(2)和护孔钻杆(3),开孔钻杆(1)为水平横向的杆状零件且开孔钻杆(1)内部沿长设有贯通开孔钻杆(1)的通水孔(7),开孔钻杆(1)最右端为圆台状出水口(4)且出水口(4)左部直径大于右部直径,出水口(4)左部从右到左依次设有三层钻杆突起(5),每层钻杆突起(5)结构形状相似,三层钻杆突起(5)从右到左每层突起(8)最外圈直径依次增加,每层钻杆突起(5)沿开孔钻杆(1)周向均匀分布有4个突起(8),突起(8)从开孔钻杆(1)表面为起点逆时针向外螺旋凸起,突起(8)根部尺寸大且尺寸向上逐渐缩小直到突起(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机械旋转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孔钻杆(1)、扩孔钻杆(2)和护孔钻杆(3),开孔钻杆(1)为水平横向的杆状零件且开孔钻杆(1)内部沿长设有贯通开孔钻杆(1)的通水孔(7),开孔钻杆(1)最右端为圆台状出水口(4)且出水口(4)左部直径大于右部直径,出水口(4)左部从右到左依次设有三层钻杆突起(5),每层钻杆突起(5)结构形状相似,三层钻杆突起(5)从右到左每层突起(8)最外圈直径依次增加,每层钻杆突起(5)沿开孔钻杆(1)周向均匀分布有4个突起(8),突起(8)从开孔钻杆(1)表面为起点逆时针向外螺旋凸起,突起(8)根部尺寸大且尺寸向上逐渐缩小直到突起(8)顶部缩小为一个尖点,开孔钻杆(1)通水孔(7)左端设有内螺纹;开孔钻杆(1)左部设有扩孔钻杆(2),扩孔钻杆(2)为水平横向布置的杆状零件且内部沿长设有贯通扩孔钻杆(2)的通水孔(7),扩孔钻杆(2)最右端设有外螺纹,扩孔钻杆(2)右端外螺纹与开孔钻杆(1)内螺纹配合固定连接,扩孔钻杆(2)外螺纹左部从右到左依次设有三层沿扩孔钻杆(2)周向布置的扩孔突起(6),扩孔突起(6)结构与钻杆突起(5)结构形状相似,三层扩孔突起(6)从右到左每层突起(8)高度依次增加,扩孔钻杆(2)通水孔(7)左端设有内螺纹;扩孔钻杆(2)左部设有护孔钻杆(3),护孔钻杆(3)为水平横向布置且内部沿长设有通水孔(7)的圆形管道,护孔钻杆(3)右端设有向右的圆柱凸起且圆柱凸起上设有外螺纹,护孔钻杆(3)外螺纹和扩孔钻杆(2)内螺纹相互配合固定连接,护孔钻杆(3)通水孔(7)左端设有内螺纹,护孔钻杆(3)内螺纹与护孔钻杆(3)外螺纹相适配;最左端扩孔突起(6)外圈直径略大于护孔钻杆(3)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机械旋转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突起(8)右侧为向后倾斜的前面(11),突起(8)左侧为向前倾斜的后面(12),第一层钻杆突起(5)后面(12)与第二层钻杆突起(5)前面(11)所成角度为X4=100°以此类推,每层突起(8)的后面(12)与下一层突起(8)的前面(11)所成角度依次为X3=100°、X2=70°、X1=70°,每层突起(8)的后面(12)与下一层突起(8)的前面(11)连接处为连接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卫永,黄小明,于民,杨亚俊,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