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404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管路杀菌装置,其用以串接于一供水管路的二水管之间;管路杀菌装置包含有一本体及至少一杀菌光源;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二水管,本体具有至少一流道及至少一安装槽,流道贯穿该本体并使二水管相互连通,安装槽凹设本体相对两端的其中一端的端面;杀菌光源设于安装槽中且数量与安装槽相同,杀菌光源朝相对应的安装槽的开口照射;借此,本体的相对两端可分别连接供水管路的二水管,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取代现有供水管路中的一截水管而直接安装且在现有的供水管路中,无须在供水管路的周边另外寻找空间进行安装,安装上较方便。

Pipeline steriliz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杀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流体进行照射杀菌,抑菌或是培养微生物的装置,尤指一种安装在供水管路中的管路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管路杀菌装置如中国台湾第M534749号新型专利案所示,其筒体内部设置有一可透光导管,可透光导管将筒体的内部空间区隔为可透光导管与筒体之间的第一流道及可透光导管中的螺旋状的第二流道,水流从筒体的底部侧面的入水口流入第一流道后,流到筒体的顶部后流入第二流道内,经螺旋状的第二流道,再从筒体底面的出水口流出;紫外线灯管组设置于第一流道中,可同时对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中的流体进行杀菌。然而,因为入水口及出水口的设置位置相互垂直,且因为筒体内部需要设置可透光导管以形成内外流道,因此筒体直径明显大于现有的供水管路的水管直径,故现有的管路杀菌装置体积庞大而需要在供水管路的周边另外寻找合适的空间进行固定;例如,当安装于厨房的供水管路时,筒体需单独固定在厨房墙面上或是流理台的橱柜中,然后再将筒体的出水口及入水口串接至供水管路中,因此在安装时较不方便。因此,现有技术的管路杀菌装置实有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容易安装在现有的供水管路中的管路杀菌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管路杀菌装置,其用以串接于一供水管路的二水管之间,且包含:一本体,其相对两端分别用以连接该二水管;该本体具有至少一流道,其贯穿该本体,并且于该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水流口,该至少一流道使该二水管相互连通;至少一安装槽,各该安装槽凹设该本体的相对两端的其中一端的端面;至少一杀菌光源,其设于该至少一安装槽中,该至少一杀菌光源的数量与该至少一安装槽的数量相同,各该杀菌光源朝相对应的该安装槽的开口照射。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管路杀菌装置,其进一步包含有至少一聚光镜片,该至少一聚光镜片盖设该至少一安装槽的开口并且封闭该至少一安装槽。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管路杀菌装置,其中该至少一聚光镜片使该至少一安装槽中的该杀菌光源的照射角度范围介于45~90度之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管路杀菌装置,其中该本体进一步具有一接线孔,其凹设于该本体的一侧面,并且连通该至少一安装槽。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管路杀菌装置,其中该本体进一步具有二外螺纹部,其分别环绕形成于该本体该相对两端,该二外螺纹部分别用以螺合该二水管。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管路杀菌装置,其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O形环,其设于该至少一聚光镜片与该至少一安装槽之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管路杀菌装置,其中该本体进一步具有一抵靠部,其环绕形成于该本体的侧面;该二水管分别套设该本体的该相对两端,该二水管的一端面分别从相对方向抵靠该抵靠部;该管路杀菌装置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二O形环,其位于该抵靠部及其中一该水管的该端面之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管路杀菌装置,其进一步具至少一第三O形环,其设于该本体的其中一端与相对应的该水管之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体的相对两端可分别连接供水管路的二水管,使本技术可以取代现有供水管路中的一截水管而直接安装且在现有的供水管路中,无须在供水管路的周边另外寻找空间进行安装,安装上较方便;本技术连接供水管路后,位于本体中的杀菌光源即可对供水管路中的流体进行照射杀菌,以提高供水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两端连接转接管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以及转接管的组件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组件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于另一角度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横向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管路杀菌装置串接于一供水管路的二水管A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二水管A为转接管,转接管的一端为内螺纹接头,另一端为直插式接头,直插式接头可方便地将本技术连接至由塑料软管所组成的供水管路中,但不以此为限,当供水管路是由钢管组成时,水管A也可以是供水管路中的钢管;管路杀菌装置包含一本体10以及二杀菌光源20;且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有二聚光镜片30、二第一O形环40、二第二O形环50(如图5所示)及二第三O形环60。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前述的本体1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二水管A;本体10具有二外螺纹部11、一抵靠部12、二安装槽13、一接线孔14、及二流道15。外螺纹部11分别环绕形成于本体10的相对两端,二外螺纹部11分别螺合二水管A,但本体10连接水管A的方式不以螺合为限,例如当供水管路的水管A包含塑料软管时,本体10的两端或其中一端也可以是插心接头,以便于连接塑料软管;抵靠部12环绕形成于本体10的侧面,并且位于二水管A之间,二水管A的端面分别从相对方向抵靠抵靠部12;二安装槽13分别凹设于本体10的相对两端的端面,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只有一安装槽13凹设于本体10的其中一端的端面;接线孔14凹设于本体10的一侧面,并连通安装槽13;在本实施例中,接线孔14于本体10的相对两侧各形成有一开口,以确保本技术贴靠于墙面安装时,接线孔14的二开口不会同时被墙面阻挡而无法使用;请参阅图3、图6及图7所示,流道15贯穿本体10,并且于本体10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水流口151,流道15使二水管A相互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二流道15分别形成于安装槽13的相对两侧,水流口151则是形成于安装槽13的开口与外螺纹部11之间的弧形开口,且环绕安装槽13,但不以此为限,流道15的数量也可以只有一个;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前述杀菌光源20设于安装槽13中,杀菌光源20的数量与安装槽13的数量同样为二个,二杀菌光源20分别安装于二安装槽13内,各杀菌光源20朝相对应的安装槽13的开口照射,使本技术能同时对二水管A进行照射杀菌,但不以此为限,杀菌光源20的数量也可以对应安装槽13而只有一个;杀菌光源20的电源线由本体10的接线孔14穿入。前述聚光镜片30盖设安装槽13的开口并且封闭安装槽13;聚光镜片30系指能透过其形状而能使通过的光线集中的镜片,具体来说,聚光镜片30的两相对侧面具有不同的形状或微结构,以使杀菌光源20放射的光线产生折射在通过聚光镜片30时产生折射,进而使光线朝水管A的轴线L1方向集中;具体来说,杀菌光源20包含一颗以上的发光二极管,且发光二极管封装形式不限于炮弹形式,可为表面黏着(SMD)或是芯片直接封装(COB)等形式。发光二极管所放射出的光线在未经过聚光镜片30聚光时,光线会在杀菌光源20的发光二极管前端呈现半球状地发散,其中只有少量的光线会沿水管A的轴线L1方向照射,大部分的光线则是朝水管A的管壁照射而迅速衰减,无法有效杀菌;聚光镜片30则可将杀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以串接于一供水管路的二水管之间,且包含:/n一本体,其相对两端分别用以连接该二水管;该本体具有/n至少一流道,其贯穿该本体,并且于该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水流口,该至少一流道使该二水管相互连通;/n至少一安装槽,各该安装槽凹设该本体的相对两端的其中一端的端面;/n至少一杀菌光源,其设于该至少一安装槽中,该至少一杀菌光源的数量与该至少一安装槽的数量相同,各该杀菌光源朝相对应的该安装槽的开口照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以串接于一供水管路的二水管之间,且包含:
一本体,其相对两端分别用以连接该二水管;该本体具有
至少一流道,其贯穿该本体,并且于该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水流口,该至少一流道使该二水管相互连通;
至少一安装槽,各该安装槽凹设该本体的相对两端的其中一端的端面;
至少一杀菌光源,其设于该至少一安装槽中,该至少一杀菌光源的数量与该至少一安装槽的数量相同,各该杀菌光源朝相对应的该安装槽的开口照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至少一聚光镜片,该至少一聚光镜片盖设该至少一安装槽的开口并且封闭该至少一安装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聚光镜片使该至少一安装槽中的该杀菌光源的照射角度范围介于45~90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进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仁成
申请(专利权)人:奇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