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环保工程全自动清洗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93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清洗台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环保工程全自动清洗台,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外套管,两个所述外套管的相视面均安装有第一喷管,左侧所述外套管的左侧底部安装有控制箱,两个所述外套管的外侧顶部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的清洗台上加装顶盖和第二喷管,能够有效的对车辆的顶部进行清洗,将车辆的顶部清洗干净,保障了车辆的清洁,减少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因清理不干净而造成扬尘,减少了环境的污染,通过沉淀箱对污水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清水通过第一抽液泵抽到蓄水箱内,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节约用水,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

A kind of automatic cleaning platform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环保工程全自动清洗台
本技术涉及清洗台
,具体为一种建筑环保工程全自动清洗台。
技术介绍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开始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的工程车,工程车长期在建筑工地上行驶,车身沾满污泥和灰尘,当工程车在正常的公路上行驶时,工程车高速行驶时,车身上的污泥和灰尘在风力的带动下会脱落,造成扬尘和在公路上留下污泥,造成环境的污染,为解决此项问题,现有的建筑工地上均都安装有清洗台,通过清洗台对工程车辆的进行清洗,有效的降低了扬尘和将污泥带入到公路上,造成环境的污染,但是现有的清洗台均都没有顶盖,无法对工程车的顶部进行清洗,造成工程车清洗不完全,无法有效的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清洗,工程车在行驶过程中,还是会造成一定的扬尘,污染环境,并且冲洗后的污水随意的流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环保工程全自动清洗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清洗台均都没有顶盖,无法对工程车的顶部进行清洗,造成工程车清洗不完全,无法有效的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清洗,工程车在行驶过程中,还是会造成一定的扬尘,污染环境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环保工程全自动清洗台,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外套管,两个所述外套管的相视面均安装有第一喷管,左侧所述外套管的左侧底部安装有控制箱,两个所述外套管的外侧顶部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两个所述外套管的顶部均插接有内套管,两个所述内套管的顶部均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左右两侧均与液压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所述顶盖的底部横向安装有第二喷管,所述第二喷管在两个内套管之间,所述支撑框的底部连接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内腔左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集水箱的右侧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排污泵,所述第一排污泵的右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前表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沉淀箱的左侧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排污泵,所述沉淀箱的左侧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抽液泵,所述第一抽液泵通过管道连接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右侧顶部插接有进水管,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抽液泵,所述支撑框的内腔均横向连接有三个横梁,三个所述横梁的前表面均开设有喷口,顶部所述横梁与支撑框的内腔顶部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一纵梁,顶部所述横梁与中端横梁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二纵梁,中端所述横梁与底部横梁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三纵梁,底部所述横梁与支撑框的内腔底部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四纵梁,所述支撑框的内腔安装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在横梁与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之间所形成的空隙内,所述控制箱的内腔左侧从上到西安依次连接有接收模块、PLC控制器和继电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接收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通过导线与第一排污泵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喷管的相视面与第二喷管的底部均安装有喷嘴。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杆和内套管的顶部均焊接在的底部。优选的,所述观察窗的前表面安装有钢化玻璃,并且光滑玻璃与观察窗之间镶嵌有密封胶条。优选的,所述第二抽液泵通过管道与第一喷管、第二喷管和横梁连接。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内腔插接有输水管,并且输水管的顶部安装有喷嘴,且喷嘴的顶部贯穿喷口并且与横梁的顶部平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传统的清洗台上加装顶盖和第二喷管,能够有效的对车辆的顶部进行清洗,将车辆的顶部清洗干净,保障了车辆的清洁,减少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因清理不干净而造成扬尘,减少了环境的污染,通过沉淀箱对污水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清水通过第一抽液泵抽到蓄水箱内,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节约用水,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台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箱剖视图。图中:1支撑框、2外套管、3第一喷管、4控制箱、5液压伸缩杆、6内套管、7顶盖、8第二喷管、9集水箱、10液位传感器、11第一排污泵、12沉淀箱、13观察窗、14第二排污泵、15第一抽液泵、16蓄水箱、17进水管、18第二抽液泵、19横梁、20喷口、21第一纵梁、22第二纵梁、23第三纵梁、24第四纵梁、25钢丝网、26接收模块、27PLC控制器、28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环保工程全自动清洗台,包括支撑框1,支撑框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外套管2,两个外套管2的相视面均安装有第一喷管3,左侧外套管2的左侧底部安装有控制箱4,两个外套管2的外侧顶部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5,液压伸缩杆5的型号为NKLA22,两个外套管2的顶部均插接有内套管6,两个内套管6的顶部均连接有顶盖7,顶盖7的底部左右两侧均与液压伸缩杆5的顶部连接,顶盖7的底部横向安装有第二喷管8,第二喷管8在两个内套管6之间,支撑框1的底部连接有集水箱9,集水箱9的内腔左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0,液位传感器10的型号为PTS601S,设定液位传感器10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集水箱9的右侧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排污泵11,第一排污泵11的右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沉淀箱12,沉淀箱12的前表面开设有观察窗13,沉淀箱12的左侧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排污泵14,第一排污泵11和第二排污泵14的型号均为125ZWP120-14,沉淀箱12的左侧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抽液泵15,第一抽液泵15的型号为XD-160,第一抽液泵15通过管道连接有蓄水箱16,蓄水箱16的前表面纵向安装有视窗,通过视窗能够观察蓄水箱16内的水位高度,蓄水箱16的右侧顶部插接有进水管17,蓄水箱16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抽液泵18,第二抽液泵18的型号为CS-20EP-250-5T,第二抽液泵18与第一喷管3、第二喷管8和横梁19之间安装有增压泵,通过增压泵对被第二抽液泵18抽出的清水进行增压,增大从第一喷管3、第二喷管8和横梁19上喷出的水的水压,通过水压将车辆上的顽固的泥沙冲走,支撑框1的内腔均横向连接有三个横梁19,三个横梁19的前表面均开设有喷口20,顶部横梁19与支撑框1的内腔顶部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一纵梁21,顶部横梁19与中端横梁19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二纵梁22,中端横梁19与底部横梁19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三纵梁23,底部横梁19与支撑框1的内腔底部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四纵梁24,支撑框1的内腔安装有钢丝网25,钢丝网25在横梁19与第一纵梁21、第二纵梁22、第三纵梁23和第四纵梁24之间所形成的空隙内,控制箱4的内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环保工程全自动清洗台,包括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外套管(2),两个所述外套管(2)的相视面均安装有第一喷管(3),左侧所述外套管(2)的左侧底部安装有控制箱(4),两个所述外套管(2)的外侧顶部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5),两个所述外套管(2)的顶部均插接有内套管(6),两个所述内套管(6)的顶部均连接有顶盖(7),所述顶盖(7)的底部左右两侧均与液压伸缩杆(5)的顶部连接,所述顶盖(7)的底部横向安装有第二喷管(8),所述第二喷管(8)在两个内套管(6)之间,所述支撑框(1)的底部连接有集水箱(9),所述集水箱(9)的内腔左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0),所述集水箱(9)的右侧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排污泵(11),所述第一排污泵(11)的右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沉淀箱(12),所述沉淀箱(12)的前表面开设有观察窗(13),所述沉淀箱(12)的左侧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排污泵(14),所述沉淀箱(12)的左侧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抽液泵(15),所述第一抽液泵(15)通过管道连接有蓄水箱(16),所述蓄水箱(16)的右侧顶部插接有进水管(17),所述蓄水箱(16)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抽液泵(18),所述支撑框(1)的内腔均横向连接有三个横梁(19),三个所述横梁(19)的前表面均开设有喷口(20),顶部所述横梁(19)与支撑框(1)的内腔顶部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一纵梁(21),顶部所述横梁(19)与中端横梁(19)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二纵梁(22),中端所述横梁(19)与底部横梁(19)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三纵梁(23),底部所述横梁(19)与支撑框(1)的内腔底部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四纵梁(24),所述支撑框(1)的内腔安装有钢丝网(25),所述钢丝网(25)在横梁(19)与第一纵梁(21)、第二纵梁(22)、第三纵梁(23)和第四纵梁(24)之间所形成的空隙内,所述控制箱(4)的内腔左侧从上到西安依次连接有接收模块(26)、PLC控制器(27)和继电器(28),所述液位传感器(10)通过导线与接收模块(26)连接,所述接收模块(26)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27)连接,所述PLC控制器(27)通过导线与继电器(28)连接,所述继电器(28)通过导线与第一排污泵(1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环保工程全自动清洗台,包括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外套管(2),两个所述外套管(2)的相视面均安装有第一喷管(3),左侧所述外套管(2)的左侧底部安装有控制箱(4),两个所述外套管(2)的外侧顶部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5),两个所述外套管(2)的顶部均插接有内套管(6),两个所述内套管(6)的顶部均连接有顶盖(7),所述顶盖(7)的底部左右两侧均与液压伸缩杆(5)的顶部连接,所述顶盖(7)的底部横向安装有第二喷管(8),所述第二喷管(8)在两个内套管(6)之间,所述支撑框(1)的底部连接有集水箱(9),所述集水箱(9)的内腔左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0),所述集水箱(9)的右侧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排污泵(11),所述第一排污泵(11)的右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沉淀箱(12),所述沉淀箱(12)的前表面开设有观察窗(13),所述沉淀箱(12)的左侧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排污泵(14),所述沉淀箱(12)的左侧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抽液泵(15),所述第一抽液泵(15)通过管道连接有蓄水箱(16),所述蓄水箱(16)的右侧顶部插接有进水管(17),所述蓄水箱(16)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抽液泵(18),所述支撑框(1)的内腔均横向连接有三个横梁(19),三个所述横梁(19)的前表面均开设有喷口(20),顶部所述横梁(19)与支撑框(1)的内腔顶部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一纵梁(21),顶部所述横梁(19)与中端横梁(19)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二纵梁(22),中端所述横梁(19)与底部横梁(19)之间均纵向连接有是三个第三纵梁(23),底部所述横梁(19)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重举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小布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