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高效多相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69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流量高效多相反应器,包括出气/液管、进气/液管、风/液管、顶盖、动盘、定盘、进液管、出液管,动盘同轴间隔设于定盘上部,动盘的底部与定盘的顶部形成间隙混合反应室,动盘近中心轴的盘面设有多个连通底部的通气/液孔,动盘上部设有密闭的顶盖,风/液管穿过顶盖的底部与通气/液孔连通,出气/液管、进气/液管分设于顶盖顶部或侧部,定盘近中心轴的盘面设有多个连通顶面的进液孔并与进液管连通,出液管设于定盘的底部并与定盘外缘侧形成的导流槽连通,动盘通过中心轴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处理量大、传质和传热速率高、可用于两相及多相的混合、可控制反应条件的特点。

A high efficiency multiphase reactor with large flow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流量高效多相反应器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量大、传质和传热速率高、可用于两相及多相、可控制反应条件的大流量高效多相反应器。
技术介绍
在冶金、化学、化工、石化、医药和食品等众多领域,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涉及气液或液液多相混合传质,特别是各大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火电厂和化工厂等产业的废气废水处理,由于产量大处理难导致很多行业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承需一种处理量大、效率高和能耗低的设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只有提高反应物间的传热和传质速率,才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传统的化学反应设备有填充塔、板式塔、喷淋塔、固定床和反应釜等,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两相接触时间短、传质距离长,难以达到反应平衡;2、两相接触表面更新不够;3、设备庞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超重力设备和旋转填充床设备使填料高速旋转的力量来切割液滴或气泡,形成液丝和液膜,起到增加两相接触面积和两相界面不断更新的目的,从而可强化了传质效果。但超重力设备和旋转填充床设备技术也存在两相接触时间短、旋转速度很高而造成能耗高的难题。当然,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传质过程的缺陷,也研究出了CN106111047及CN106111037两种单项及多项传真盘或反应装置,虽然有效提高了混合轻度和传质效率,但也存在着诸如由于传质盘进液口靠近轴的附近,造成空间小,进液和进气孔数量较少,处理量难以扩大;此外,由于结构限制,造成传质盘较小,处理量增大后就会造成接触时间变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量大、传质和传热速率高、可用于两相及多相、可控制反应条件的大流量高效多相反应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出气/液管、进气/液管、风/液管、顶盖、动盘、定盘、进液管、出液管,所述动盘同轴间隔设置于定盘上部,所述动盘的底部与定盘的顶部形成间隙混合反应室,所述动盘近中心轴的盘面设置有多个连通底部的通气/液孔,所述动盘的上部设置有密闭的顶盖,所述风/液管穿过顶盖的底部与通气/液孔连通,所述出气/液管、进气/液管分别设置于顶盖的顶部或侧部,所述定盘近中心轴的盘面设置有多个连通顶面的进液孔并与进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设置于定盘的底部并与定盘外缘侧形成导流槽连通,所述动盘通过中心轴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用转动的动盘高速旋转与固定的定盘所相对产生的剪切、破碎作用,将进入混合反应室的液相和/或固相切割成微米级物理尺寸的微滴,从而高效扩大使两相接触的比表面积,且两相微滴在两盘之间的运动轨迹由环形内侧向外侧呈渐开螺旋线状移动,不仅可以强化两相或多相微滴混合和表面更新,而且通过两盘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混合反应室内的物料流会在其中发生打旋形成湍流,延长了物料之间接触的反应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传质和传热速率,增强了反应速率。2、本技术根据需要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进液管及对应的进液孔,从而不仅能处理气-液或液-液两相,也能处理气-液-液、气-液-固或液-液-固多相,具有应用领域广的优点。3、本技术可根据不同的化学反应条件,通过调节各项物料进入混合反应室的流量、动盘的转速、动盘与定盘之间的间距,从而可控制反应物的混合强度、混合时间、反应温度,从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4、本技术混合反应后的生成物液相通过动盘高速旋转呈渐开螺旋线状移动到定盘的边缘,随重力自定盘外缘流下进入导流槽并自出液管自然流出,而气相从动盘顶部的出气/液管自然排出,并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因此整体能耗较低。5、本技术可根据处理量,通过增加动盘内的通气/液孔、定盘内的进液孔及排液孔的通道数量,调整动盘与定盘之间的混合反应室距离和动盘的转速,以及扩大动盘及定盘的直径,都可以有效提高处理量,处理量的适应弹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图1之轴测图;图3为图1之动盘与定盘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之动盘的盘面方向三维剖切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之动盘的背面方向三维剖切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之定盘三维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气/液管,2-进气/液管,3-风/液管,4-顶盖,5-动盘,501-通气/液孔,502-环形凹槽,503-气相缓冲室,504-筋板Ⅰ,6-定盘,601-进液孔,602--导流沟,603-导流槽,604-筋板Ⅱ,7-进液管,8-出液管,9-轴承座、10-传动机构,11-电机,12-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之大流量高效多相反应器包括出气/液管1、进气/液管2、风/液管3、顶盖4、动盘5、定盘6、进液管7、出液管8,所述动盘5同轴间隔设置于定盘6上部,所述动盘5的底部与定盘6的顶部形成间隙混合反应室,所述动盘5近中心轴的盘面设置有多个连通底部的通气/液孔501,所述动盘5的上部设置有密闭的顶盖4,所述风/液管3穿过顶盖4的底部与通气/液孔501连通,所述出气/液管1、进气/液管2分别设置于顶盖4的顶部或侧部,所述定盘6近中心轴的盘面设置有多个连通顶面的进液孔601并与进液管7连通,所述出液管8设置于定盘6的底部并与定盘6外缘侧形成导流槽604连通,所述动盘5通过中心轴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定盘6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层绕中心轴且每层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流筋或导流沟602,所述动盘5的下表面近中心轴处设置有多层的环形凹槽502。所述环形凹槽502的深度为40.5~8.0mm且外倾角为40~80°,相邻各层凹槽的间距为5~30mm。所述定盘6绕中心轴设置有至少一层且每层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液孔601,所述动盘5绕中心轴设置有至少一层且每层多个均匀分布的通气/液孔501。所述定盘6上的导流筋或导流沟602为直条形或抛物线形结构,所述定盘6上的直条形导流筋或导流沟602为直轮辐形或倾斜轮辐形分布。所述动盘5的盘面上部设置有绕中心轴且密闭的气相缓冲室503,所述风/液管3与气相缓冲室503连通,所述通气/液孔501设置于气相缓冲室503内的动盘5盘面。所述动盘5的盘面在气相缓冲室503外设置有多个连通出气/液管1的排气孔。所述动盘5与定盘6之间的混合反应室间距为0.5~10mm,所述通气/液孔501和/或进液孔601的直径为0.2~10mm。所述定盘6绕中心轴均布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独立的进液孔601并与对应的不同进液管7连通,所述进液孔601均布对应于动盘5盘面直径的1/3处。所述动盘5的转速为50~5000r/min,所述所述的动盘5和/或定盘6的直径为300~10000mm。所述动盘5的上表面近边缘的一侧设置有平衡调节孔,所述平衡调节孔中镶嵌或螺钉紧固有平衡调节块。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流量高效多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液管(1)、进气/液管(2)、风/液管(3)、顶盖(4)、动盘(5)、定盘(6)、进液管(7)、出液管(8),所述动盘(5)同轴间隔设置于定盘(6)上部,所述动盘(5)的底部与定盘(6)的顶部形成间隙混合反应室,所述动盘(5)近中心轴的盘面设置有多个连通底部的通气/液孔(501),所述动盘(5)的上部设置有密闭的顶盖(4),所述风/液管(3)穿过顶盖(4)的底部与通气/液孔(501)连通,所述出气/液管(1)、进气/液管(2)分别设置于顶盖(4)的顶部或侧部,所述定盘(6)近中心轴的盘面设置有多个连通顶面的进液孔(601)并与进液管(7)连通,所述出液管(8)设置于定盘(6)的底部并与定盘(6)外缘侧形成导流槽连通,所述动盘(5)通过中心轴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高效多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液管(1)、进气/液管(2)、风/液管(3)、顶盖(4)、动盘(5)、定盘(6)、进液管(7)、出液管(8),所述动盘(5)同轴间隔设置于定盘(6)上部,所述动盘(5)的底部与定盘(6)的顶部形成间隙混合反应室,所述动盘(5)近中心轴的盘面设置有多个连通底部的通气/液孔(501),所述动盘(5)的上部设置有密闭的顶盖(4),所述风/液管(3)穿过顶盖(4)的底部与通气/液孔(501)连通,所述出气/液管(1)、进气/液管(2)分别设置于顶盖(4)的顶部或侧部,所述定盘(6)近中心轴的盘面设置有多个连通顶面的进液孔(601)并与进液管(7)连通,所述出液管(8)设置于定盘(6)的底部并与定盘(6)外缘侧形成导流槽连通,所述动盘(5)通过中心轴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流量高效多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盘(6)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层绕中心轴且每层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流筋或导流沟(602),所述动盘(5)的下表面近中心轴处设置有多层的环形凹槽(5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流量高效多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盘(6)绕中心轴设置有至少一层且每层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液孔(601),所述动盘(5)绕中心轴设置有至少一层且每层多个均匀分布的通气/液孔(5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大流量高效多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巨少华李熙腾杨尚平周澳彭金辉黎氏琼春田时泓王奇朱艳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